欢迎您,访问中华环保宣传网
洛阳钼业被指污染后一走了之 神秘富豪隐身控制 禅城污染案涉案者被捕 所排污水重金属超标50多倍 三峡水库连片漂浮垃圾带触目惊心 限产企业半夜加大马力偷排污 唐山沧州存违规情况 巴威公司系污染环境"累犯"被加倍处罚领60万罚单 每天10万连罚10天 山东开出首张环保按日计罚罚单 北京两罐车追尾汽油喷涌 周边用电紧急切断 污水治理工程 有的成了摆设 武汉部分市民燃放孔明灯 污染江滩岸 郑州千棵杨树在污水池塘死亡 环保局称是淹死 网传蘑菇含重金属 专家:武汉产蘑菇无污染 昆仑山口河流污染原因查明:输油管破裂致油污泄露 江苏灌云县惊现排污暗管 酱油色污水流向黄海 兰州石化冒黑烟被罚10万 公司分管副总经理被约谈 甘肃超七成农膜回收有效减少耕地“残膜污染” 北京1处“垃圾山”自燃1周 居民关窗戴口罩 水源地周边建别墅 环保局:没义务提供环评手续 兰州自来水再次出现异味 环保部专家参与调查 女环卫工劝阻发传单者被骂哭 同行称这种事很常见 湖南桃源县确认涉事铝厂废渣处理存在问题 句容河突现死鱼为哪般? 赤峰九联煤化黑烟飘荡 气味刺鼻屡遭投诉 污染超标8倍多 山水集团遭环保部门挂牌督查 环保部突查:房山沥青厂烟雾滚滚 杭州自来水现异味 两农药厂非法倾倒数万吨废液 江苏射阳千余亩农田被污染 粮食产量剧减或绝收 中国养殖场兔子被指活体拔毛 协会称是个别现象 济南趵突泉公园泉水河道被污染 三天未找到污染源 中铝回应秘鲁铜矿排污野生动物保护区:正调查 宜昌一石墨矿被指污染环境 山东德州45亩鱼死光 事发后附近排污口离奇堵死 兰州:将苯纳入自来水日常检测 尽快启动第二水源地建设 福州河流遭粪便直排变黑 曾花4亿巨资整治 华北钢铁业抹黑京津冀天空 80%项目无环评审批 宜昌污水处理厂向长江排污续:谁在“忽悠”长江 高雄气爆追责:肇事管线30年无人检修 江苏淮安金湖县43万斤鱼暴死 环保局:与排污无关 东营多家化工石化企业存在违法问题 安徽芜湖新兴铸管污水偷排青弋江 污染十年不改 深圳一河水变墨汁:村民河边种菜 污染严重不敢吃 严重污染地下水 北方药业5年被举报6次才停产 复旦教授:“PM2.5致鲜肺6天变黑”是自己吓自己 雾霾致宁波高速6车追尾 27吨汽油槽罐车侧翻泄漏 广西村民受铅锌矿污染关节变形 自治区派出调研组 廊坊水源地受新机场影响将选址重建 博罗"红蓝河"污染事件追踪 四名偷排责任人被抓 内江果渣成河 百吨烂果皮臭气熏天“倒胃口” 央视曝希杰生物制药厂污染水源 饮用水上一层油 北京现"惊三角"非法洗砂场 废水直排温榆河 谈后马上改 确保改彻底

您的位置:首页 >低碳经济 >

为什么原住民可以与自然和谐相处,而我们不能?

来源:中国环境报更新时间:2017-06-04

中国环境报见习记者张倩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世界环境日,今年的国际主题是:人与自然,相联相生。其实,我们也是自然中的一员。很久以前,人类的祖先带领我们从自然走向现代文明。正因为如此,在我们的血液中,流淌着对自然的特殊情怀。

人类就像长不大的孩子,自以为离开了襁褓,就可以自由翱翔。于是,任性地追求发展,给自然造成了伤害。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遭到了破坏、生态系统失去平衡、自然灾害频发、全球气候随之恶化……这一切都证明,不论我们离开自然有多远,仍然是这个大家庭的一份子,我们的每一个举动,都会对自然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于是,我们展开了漫长的思考,开始探索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开始意识到,要让我们的子孙后代在回归的路上不会迷失,当下,也许我们该做些什么……

留在自然里的人——原住民

当我们试图在人与自然之间寻一条隧道,互通往来,那么居住在原始部落里的原住民无疑是最好的向导。他们之中,很多人用了一辈子时间待在最原始的自然之中,享受并回馈自然的给予。他们是从远古时代到如今,一直留在自然里的人。

在新西兰毛利人的文化中,人类与自然两者平等并相互依存,可以说亲密无间。这个理念也反映在毛利语“kaitiakitanga”中,意思是通过保护自然环境来尊重祖先,确保未来的繁荣。谁能说这不是一种颇有远见的智慧呢?不仅毛利人与土地和自然环境的关系亲密,世界其他地区的原住民也是这样,他们隐匿于自然的怀抱,对自然心存敬畏。

长久以来,原住民们都一直虔诚地遵守传统,将自然作为一种与生俱来的精神信仰,这使得他们对自然报以更多的爱护和敬畏,同时,拥有着不同于城市人群的强烈的领地意识和归属感。

当前,世界原住民人口约3.7亿,这个数字很小,仅占世界总人口的5%。但他们拥有的土地面积达18%,所以称他们为自然的守护神,一点也不过分。他们的家园从北极至南太平洋,横跨70个国家,遍布世界各个角落,其中包括不少生物多样性重点区域。

随着现在社会的高速发展,城市的面积不断向自然扩张,自然保护区的面积逐渐缩小,有的甚至在逐渐消失。不少原住民的生活也因此受到困扰,失去家园、居住环境遭到破坏、相伴左右的动物遭到非法猎杀……

如今,这些易被遗忘的边缘群体正逐步得到世界的认可,但处境依旧艰难。

原住民坚决抵制外来人口强行在他们的领地谋取发展。他们捍卫自己的土地,制止非法入侵和破坏性剥削,不论是穿河建坝、开荒垦地,还是砍木伐林。有赖于他们的努力,不少热带雨林保护良好,加强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在2000年~2012年期间,玻利维亚、巴西和哥伦比亚境内原住民永久森林保护区的砍伐率比其他区域低2~3倍。但是,纵观全球,各地的原住民只对很少一部分土地拥有永久森林权。根据国际维权组织“全球见证人”(GlobalWitness)的资料,2015年,16个国家的185人因捍卫其土地、森林和河流免遭破坏而丧生,其中大多数是原住民。

唯利是图的经济和政治利益集团将他们看作眼中钉,甚至将他们比作自然保护区内的“难民”,原住民的生存和世代延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加拿大环境部长凯瑟琳·麦肯纳表示,建立原住民保护区将推动加拿大实现“到2020年,保护地至少覆盖17%的陆地”这一目标,也顺应了原住民的想法,“他们最了解如何在保护土地的同时,创造更健康、更繁荣的社区。”

大自然最坚实的守护者,他们的声音需要被听见。

度假村可以与自然环境保护可并存

夏天来了——紧随而来的,是人们想要度假的心。

都市文明给人们带来了新鲜、变化和财富,也带来了繁忙、紧张和压力。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厌倦都市生活,渴望重回自然,寻找人类最后的精神家园。

实际上,在自然的环境中,压力的确能得到疏解,能够更加轻松自在。日本在早些时候就发现了森林的调养功能,在地方政府推动“森林疗法”,并且研究人员发现,在森林中漫步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系统。

正因为如此,旅游业快速发展。而去往更神秘更原始的自然地区,成为更热门的选择。不少旅游业者也从中找到商机,度假村应运而生,成了香饽饽,让来往的游客既可以感受自然风光,又可以享受成熟的配套服务。

尽管不论是在我国还是在全球范围,度假村的选址一般是在生态价值较低的非核心保护区,但实际上度假村的规划和建设对生态产生的影响仍然很大。不仅关键栖息地的破坏可能会影响动植物的生存繁衍,移除海边的沙丘、湿地和其他自然栖息地,也可能会威胁鸟类、鱼类和哺乳类动物的筑巢、繁殖和觅食。酒店灯具和照明,可能会对当地野生动物造成负面影响,例如影响海龟的筑巢等。

是不是度假村的存在与自然保护之间一定是矛盾不可调和呢?

答案是否定的。在巴拿马的IslaPalenque岛,就有一个IslaPalenque度假区,这里拥有丰富的天然林、红树林和海滩。

2008年开发商承包下这个小岛后,制定了总体规划,并随之开展了目的地设计、度假村开发和生态保护在内的一系列活动。

IslaPalenque岛超过50%的面积(包括森林、红树林和泻湖)成为受保护区域,度假村则修建在生态价值较低的区域,道路比巴拿马普通的道路窄50%,还在采伐基地上修建了生态果园以供度假村日常所需。

同时,度假村在运营中也努力降低资源消耗,并保护海龟等野生物种。这样用心建造的度假村怎么会不受青睐?度假村虽然可能会对自然保护区造成影响,但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可以让优美的度假村与自然环境保护并存。

不过,当前不少度假村的建设依然缺乏对自然保护的理念。不当的施工导致对自然侵蚀加剧、土壤肥力下降、水位下降及水体淤积。关键栖息地的破坏则会严重影响动植物生长。在设计花园和酒店地面时,使用非本地的植物、对人工景观进行改造和使用维护所需的化肥、杀虫剂和除草剂,也可能会加剧外来物种入侵。

当然除了经营者,度假村的游客也应当避免对自然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如不过度食用当地动植物制成的食物,避免造成物种生态链失衡;入境时不带入可能会造成物种入侵的物品;对自然环境心存敬畏和感激,不随意破坏等。

度假村看似好建,但建一个能与自然长久地共荣共生的度假天堂,还须要人们将自然常挂心中。

科学为人们亲近自然打开了入口

原住民花了一辈子,与自然和谐相处。度假的人们或许小心翼翼地投入自然的怀抱。但是,我们真的弄明白如何与自然打交道了吗?

我们所掌握的自然,离我们所需要了解的自然,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在探索科学的道路中,科学家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但在整个人类社会中只占极少一部分。实际上,了解和发现自然、甚至参与自然研究,已经不再是科学家的专职,而是每个公众都需要掌握的本领。只有当越来越多的人了解自然,我们在与之相处的过程中,才能做到科学的保护。

如今,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更多的渠道和平台的涌现,可以允许更多公众参与到对大自然的研究中来。

在北美,美国“失落的瓢虫计划”正通过向纽约州的公民们出售罕见的九星瓢虫幼虫来恢复及扩大九星瓢虫种群。同时,这些瓢虫专食毁坏庄稼的蚜虫,是除害小能手,也能减少化肥、杀虫剂的使用,保护自然环境。

去年,数百人在肯尼亚北部发起寻找濒临灭绝的细纹斑马活动。人们拍摄到近2000只侧腹拥有独特“条形码”的斑马,并汇报了它们的GPS坐标。在以上信息的指引下,科学家对这一斑马物种的年龄结构有了深入的了解,并成功定位了肯尼亚80%的细纹斑马群。

所以不论是科学家还是普通公民,都可以加入到对自然的研究中来。自然可以不是离我们很远的亚马逊热带雨林,可以是近郊的树林稻田,更可以是小河池塘。

现在,康奈尔大学的鸟类研究项目,就通过手机APP和科普网站,吸引业余鸟类爱好者和专业人士都能注册并使用,上传自己的观察记录,追踪相关研究,为科研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热点图文

北京两罐车追尾汽油喷涌 周边用电紧急切断
北京两罐车追尾汽油喷涌 周边用电紧急切断
环保部突查:房山沥青厂烟雾滚滚
环保部突查:房山沥青厂烟雾滚滚
汉江遇最严重水葫芦污染 居民称今年水格外浑浊
汉江遇最严重水葫芦污染 居民称今年水格外浑浊
罗牛山定安种猪场污染环境被关停 负责人被拘留
罗牛山定安种猪场污染环境被关停 负责人被拘留
黑作坊五颜六色污水直排雨水沟 被环保部门关停
黑作坊五颜六色污水直排雨水沟 被环保部门关停
脸盆大小的排污管里 污水源源不断地涌入东新河
脸盆大小的排污管里 污水源源不断地涌入东新河
秦岭遭遇前所未有开发破坏 生态忧虑几何?
秦岭遭遇前所未有开发破坏 生态忧虑几何?
福州一排污口流
福州一排污口流"墨汁"环保部门称将派人处理
本站部分图片和新闻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版权所有:中 华 环 保 宣 传 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