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华环保宣传网
洛阳钼业被指污染后一走了之 神秘富豪隐身控制 禅城污染案涉案者被捕 所排污水重金属超标50多倍 三峡水库连片漂浮垃圾带触目惊心 限产企业半夜加大马力偷排污 唐山沧州存违规情况 巴威公司系污染环境"累犯"被加倍处罚领60万罚单 每天10万连罚10天 山东开出首张环保按日计罚罚单 北京两罐车追尾汽油喷涌 周边用电紧急切断 污水治理工程 有的成了摆设 武汉部分市民燃放孔明灯 污染江滩岸 郑州千棵杨树在污水池塘死亡 环保局称是淹死 网传蘑菇含重金属 专家:武汉产蘑菇无污染 昆仑山口河流污染原因查明:输油管破裂致油污泄露 江苏灌云县惊现排污暗管 酱油色污水流向黄海 兰州石化冒黑烟被罚10万 公司分管副总经理被约谈 甘肃超七成农膜回收有效减少耕地“残膜污染” 北京1处“垃圾山”自燃1周 居民关窗戴口罩 水源地周边建别墅 环保局:没义务提供环评手续 兰州自来水再次出现异味 环保部专家参与调查 女环卫工劝阻发传单者被骂哭 同行称这种事很常见 湖南桃源县确认涉事铝厂废渣处理存在问题 句容河突现死鱼为哪般? 赤峰九联煤化黑烟飘荡 气味刺鼻屡遭投诉 污染超标8倍多 山水集团遭环保部门挂牌督查 环保部突查:房山沥青厂烟雾滚滚 杭州自来水现异味 两农药厂非法倾倒数万吨废液 江苏射阳千余亩农田被污染 粮食产量剧减或绝收 中国养殖场兔子被指活体拔毛 协会称是个别现象 济南趵突泉公园泉水河道被污染 三天未找到污染源 中铝回应秘鲁铜矿排污野生动物保护区:正调查 宜昌一石墨矿被指污染环境 山东德州45亩鱼死光 事发后附近排污口离奇堵死 兰州:将苯纳入自来水日常检测 尽快启动第二水源地建设 福州河流遭粪便直排变黑 曾花4亿巨资整治 华北钢铁业抹黑京津冀天空 80%项目无环评审批 宜昌污水处理厂向长江排污续:谁在“忽悠”长江 高雄气爆追责:肇事管线30年无人检修 江苏淮安金湖县43万斤鱼暴死 环保局:与排污无关 东营多家化工石化企业存在违法问题 安徽芜湖新兴铸管污水偷排青弋江 污染十年不改 深圳一河水变墨汁:村民河边种菜 污染严重不敢吃 严重污染地下水 北方药业5年被举报6次才停产 复旦教授:“PM2.5致鲜肺6天变黑”是自己吓自己 雾霾致宁波高速6车追尾 27吨汽油槽罐车侧翻泄漏 广西村民受铅锌矿污染关节变形 自治区派出调研组 廊坊水源地受新机场影响将选址重建 博罗"红蓝河"污染事件追踪 四名偷排责任人被抓 内江果渣成河 百吨烂果皮臭气熏天“倒胃口” 央视曝希杰生物制药厂污染水源 饮用水上一层油 北京现"惊三角"非法洗砂场 废水直排温榆河 谈后马上改 确保改彻底

您的位置:首页 >环保科技 >

海洋生物数量缘何逐年减少?

来源:中国环境报更新时间:2019-07-19

中国环境报记者张倩

如果你去过美国,你一定对密西西比河不陌生。从爱达荷州到纽约州,这条将美国一分为二的河流包括了41%的内陆水域,最终流入三角洲附近的墨西哥湾。

每年夏天,墨西哥湾就会出现一条“死亡带”。在这条“死亡带”上,死气沉沉,几乎看不到任何海洋生命的迹象。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近日发布一份研究报告称,预计今夏墨西哥湾“死亡带”的面积将扩大至约7829平方英里。报告称,这个数值将大于“死亡带”近5年来的平均面积5770平方英里。

1.“死亡带”幕后推手

养猪场和玉米园

如果事实真如报告预测的那样,那么今年“死亡带”的大小将相当于一个马萨诸塞州。报告指出,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废水排放是墨西哥湾“死亡带”形成的主要原因。今夏“死亡带”面积预计将扩大,在于密西西比河流经的许多地区遭遇了今春的强降雨,导致河流流量创历史新高,致使墨西哥湾的养分负荷增加。

长时间以来,生活、生产污水随着密西西比河流入墨西哥湾,为部分藻类提供养料,刺激海藻疯长,导致海洋中的氧被大量消耗,从而形成低氧区甚至是缺氧区,让海洋动物难以生息繁衍。

墨西哥所靠近的五大湖西南角,既是美国最主要的玉米园之一,也是美国猪肉生产的核心区。这里有大型的工业化养猪场,大量人工肥料和猪粪肥被用来给农作物施肥。因而这里形成了玉米种植带,为美国种植了大量大豆和玉米。然而,农业生产工业化造成了土壤中硝酸盐和磷酸盐过量累积。这些化学物质污染地下水,流入世界上第四长的河流密西西比河,最后汇入新奥尔良以南的墨西哥湾,形成了生命绝迹的缺氧区。

美国地质调查局指出,2019年5月,共计15.6万公吨硝酸盐、2.53万公吨磷排放到密西西比河,最终进入墨西哥湾。硝酸盐含量比1989年—2019年的长期平均值高约18%,磷含量则高出49%。

据了解,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发布的这份报告是基于径流养分和河流数据作出的预测,旨在调整密西西比河在美国境内的污水减排目标。

全球范围的海洋“死亡带”并非只有墨西哥湾。上海海洋大学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院长唐议告诉记者:“全球最大的几个缺氧区,有些是因为人类活动,而有些是天然形成的,如位于热带地区的秘鲁和阿拉伯半岛沿海。但一般来说,河流三角洲附近的‘死亡带’通常是人为造成的,而且这个趋势在不断扩大。”

2.海水中的慢性毒药

缺乏管控的塑料污染

如果一只海龟足够幸运,它可能生活在离上述缺氧区很远的海域。但不幸的是,下一个转身,它可能游入一片被塑料垃圾覆盖的海域,一不小心,一根细小的塑料吸管进入鼻子,让它呼吸困难而死。

对很多像海龟这样的水生生物而言,塑料垃圾就是海洋中的“PM2.5”。

“最终出现在海洋里的塑料垃圾仅有20%来自海洋,剩余80%来自陆地,主要来自没有垃圾管理、或是管理不当的国家。”致力于海洋塑料污染和海洋公约研究的资深科学家MelissaWang告诉记者,“虽然目前全球关于海洋塑料垃圾和微塑料有关的全球性文书有18项、区域性文书36项,但重点有所区别,真正能促进海域管控的公约、条款却不多。”

“比如《联合国海洋公约》和《联合国水道公约》旨在保护海洋环境和水道,但并未明确提出解决海洋塑料垃圾和微塑料的对策。《生物多样性公约》和《移栖物种公约》是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物种迁徙,但对塑料垃圾的影响不够重视。再比如,《国际化学品管理战略方针》中的确提到塑料等化学品的范围、周期等,但尚没有明确解决海洋塑料垃圾和微塑料的内容,缺乏广泛的约束性,并且将于2020年到期,后续条款还需要进一步探讨。”MelissaWang补充道。

近年来,塑料制品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孔不入,随之而来的塑料污染在海洋中逐渐凸显。在一些海域,塑料的数量甚至是浮游生物的6倍,因此有些鱼类错把塑料微粒当成浮游生物误食。误食后,较小的塑料微粒可能渗入鱼类的肠道壁,囤积在周围的组织中,由此进入食物链。

“加速全球海洋中的塑料污染管控十分必要。”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安立会告诉记者,“这既包括各国的政策、举措,也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塑料垃圾解决路线图。”

“现在我们迫切需要一种渐进的整体方法,不仅对已经存在于环境中的塑料废弃物‘对症下药’,还应探索出可行的方法,降低塑料变成海洋塑料垃圾的风险。最重要的是,必须设计政策框架,以便让从生产到处置的整个环节都有利于海洋环境的保护。”MelissaWang表示。

3.逼死海洋生物的最后稻草

非法捕捞

当前,由于水体污染、塑料垃圾数量骤升等原因,在一些本应鱼、贻贝、甲壳类水生动物等资源富足的地区,部分食材已经慢慢消失在人们的餐桌、甚至水产市场了。

讽刺的是,在一些地区渔获逐渐减少的同时,欧洲餐馆里的海鲜食材依旧新鲜且充足。

而在这些珍馐背后,是一张张非法渔获织就的网。据估计,每年流通的非法渔获量约50万吨。非法、不报告和不管制捕鱼(IUU)已经成为当前阶段保护并维持鱼类数量的一大难点。

长期从事远洋渔业相关事务的资深研究员潘文婧告诉记者,“当前,世界上一些国家与地区非法捕捞、丢弃渔获、数据统计不当或者不向FAO(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汇报相关数据等,使得现有数据无法完全体现海洋生物所处的险境,也给全球渔业资源保护带来了极大的阻碍。”

《海洋地图集》(2017)数据显示,非法渔获占全球渔获总量的31%。一些渔船在如印尼群岛这样难以追踪IUU船只的地方非法捕鱼。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白令海,IUU捕捞率高达33%。

如何有效预防和惩治非法捕捞以及如何平衡可持续捕捞与海洋物种保护,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各国亟待解决的问题。

说到非法捕捞,一名韩国艺人近日就在泰国捅了篓子。韩国野外生存综艺节目《金炳万的丛林法则》因捕捞濒危物种引起热议。韩国艺人李烈音拍摄时,非法捕捞并且煮食泰国濒危巨型蛤蜊——砗磲,或将面临泰国5年监禁。李烈音表示事先并不知道砗磲是濒危物种,但泰国政府态度坚决,指控这是明显的刑事犯罪行为并表示将不会撤销指控。

案件发生后,舆论不断发酵,也让公众对海洋物种的敬畏之心提升到新高度。事实上,不论是企业行为,还是个人行径,对海洋生态环境心存敬畏不可缺失,否则等来的也许是牢狱之灾,或者更可怕的后果。

海洋生物的存亡直接影响着整个海洋生态系统,对人类的影响更是无法估量的“蝴蝶效应”。在海洋生态系统越发脆弱的今天,与其挖空心思想要靠海吃海,不如探索可持续的方法管护海洋自然资源,为海洋生物、也为人类自己营造更健康、可持续的生存环境。

热点图文

内江果渣成河 百吨烂果皮臭气熏天“倒胃口”
内江果渣成河 百吨烂果皮臭气熏天“倒胃口”
青岛龙发热电厂排污数据造假:锅炉拆了,数据还在传
青岛龙发热电厂排污数据造假:锅炉拆了,数据还在传
河南虞城回应工业园污水染黑河道:为“达标废水”
河南虞城回应工业园污水染黑河道:为“达标废水”
三峡库区一河道
三峡库区一河道"绿油油" 官方称未污染库区正清漂
探讨未来15年全球森林政策
探讨未来15年全球森林政策
常州“毒地”修复 未按规定建封闭设施
常州“毒地”修复 未按规定建封闭设施
欧美12个地区政府签署《低于2摄氏度谅解备忘录》
欧美12个地区政府签署《低于2摄氏度谅解备忘录》
听不懂的话说了何用?
听不懂的话说了何用?
本站部分图片和新闻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版权所有:中 华 环 保 宣 传 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