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张文辉博士
◆本报记者郭婧
“建坝和拆坝都要经过审慎的考量,要考虑对环境和经济的长远影响,以及库区人民的迁徙,要有永续发展的观念。”美国陆军工程师兵团水资源研究所高级经济师张文辉博士(Dr.WenhueiChang)不久前在美国驻华大使馆接受采访时说。
在刚刚召开的全国“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提出有关水利建设方面的议案和提案。在水利建设与生态保护方面,美国等一些国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供我国参考,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张文辉博士。
据悉,张文辉博士于2014年11月中旬抵达北京,实地考察了三峡水利枢纽、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都江堰等水利工程,对我国的水电建设有一定了解。
环评时间比施工期长
张文辉介绍说,美国和中国的地理环境比较相似。美国有密西西比河、中国有长江,分别是这两个国家最长的河流,是两个国家战争的枢纽、经济的命脉,也是目前常常拿来做比较和研究的方向。两国就这两条河多次开展研讨会,尤其是生态保护方面。
“美国现在基本上不再建大坝,一是因为环评标准越来越高,越来越难通过,另一个是美国人口增长速度没有中国那么快,美国的水利建设基本上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完成了,建得比较早,也比较有规划,所以目前在美国没有很多新大坝的建设。”张文辉说,“目前重点是研究如何管理和利用已有的一些基础设施,例如,以前建的功能单一的防洪坝,也可以用来供水,利用已有的工程建设衍生出多样性的价值。”
“美国有《清洁水法》和《环境保护法》,这两个法案是任何工程开始施工前必须要遵守的。例如,有时开展一项水利工程建设,环境评估的时间会和施工期一样长,甚至更长,因为必须首先确定环评条件都能够通过。但据我了解,在中国,环评通过的时间好像通常比较快一点。”张文辉说。
建坝不伤水生动物
之前有媒体报道称,美国密西西比河中泛滥的亚洲鲤鱼让美国人大伤脑筋,对此,张文辉表示,美国陆军工程师兵团正在与大自然保护协会合作,应对亚洲鲤鱼的问题。张文辉所在的陆军工程师兵团是美国军方下属单位,目前有3.7万人,其中只有不到2%是军人,98%都是联邦政府体系的公务员,从事水利工程建设工作。
“长江的问题是鱼都不见了,而密西西比河的问题是出现了很多的亚洲鲤鱼。”张文辉表示,“生态保护也是美国与中国交流最密切的话题,这方面双方正在进行大量的技术交换。我们采用了很多方法,包括用电网、拦坝等,当务之急是进行区域性控制,不能让这些亚洲鲤鱼进入五大湖区,否则情况将变得无法控制。”
如何尽量减轻建坝对水生生态系统造成的破坏?张文辉举了一个例子加以说明。美国西北部的华盛顿州和俄勒冈州之间有一条哥伦比亚河,河上建了很多水力发电站,建坝初期不断有民间团体抗议建坝破坏生态,还有人主张把其中几座水坝拆掉。陆军工程师兵团为恢复河流生态做了很多努力,建了很多鱼梯,让三文鱼洄游,美国农业部甚至专门派了一个人坐在窗口数鱼的数量,用采样的方式看有多少条鱼洄游,确保列入保护名单的鱼种不被破坏。
开发库区休闲游憩功能
“生态保护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除了水资源建设,我们目前很关心的一点是如何在不破坏生态的情况下,做到永续发展。”张文辉说。
据张文辉介绍,美国几乎所有的水坝都是多功能的,全美400多个人工湖被国会认定具有休闲游憩功能。通常库区不会离城市太远,为人们提供野餐、戏水、泛舟等休闲游憩的场所,其中经济效益最高的是露营,能拉动当地经济发展,增加收入,带动就业。
每一个人工湖旁边都建了若干个公园,全美有4200多个公园为陆军工程师兵团所有或委托给县市政府经营,每年来访的游客达3.6亿人(次),比游览国家公园的人还要多,衍生出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很高。建坝只发挥了水资源的一小部分作用,而库区几百公里的范围,提供了非常好的水上活动环境。
除旅游休闲外,建坝还有环境保护功能。“我们有一个自然资源组,负责环境保护和旅游休闲。美国这方面工作已经做了好几十年,中国目前的水利资源开发还是无外乎防洪、水力发电和航运3个功能,其他的附加效应还没有体现出来,日后要向多功能的方向发展。”张文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