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华环保宣传网
洛阳钼业被指污染后一走了之 神秘富豪隐身控制 禅城污染案涉案者被捕 所排污水重金属超标50多倍 三峡水库连片漂浮垃圾带触目惊心 限产企业半夜加大马力偷排污 唐山沧州存违规情况 巴威公司系污染环境"累犯"被加倍处罚领60万罚单 每天10万连罚10天 山东开出首张环保按日计罚罚单 北京两罐车追尾汽油喷涌 周边用电紧急切断 污水治理工程 有的成了摆设 武汉部分市民燃放孔明灯 污染江滩岸 郑州千棵杨树在污水池塘死亡 环保局称是淹死 网传蘑菇含重金属 专家:武汉产蘑菇无污染 昆仑山口河流污染原因查明:输油管破裂致油污泄露 江苏灌云县惊现排污暗管 酱油色污水流向黄海 兰州石化冒黑烟被罚10万 公司分管副总经理被约谈 甘肃超七成农膜回收有效减少耕地“残膜污染” 北京1处“垃圾山”自燃1周 居民关窗戴口罩 水源地周边建别墅 环保局:没义务提供环评手续 兰州自来水再次出现异味 环保部专家参与调查 女环卫工劝阻发传单者被骂哭 同行称这种事很常见 湖南桃源县确认涉事铝厂废渣处理存在问题 句容河突现死鱼为哪般? 赤峰九联煤化黑烟飘荡 气味刺鼻屡遭投诉 污染超标8倍多 山水集团遭环保部门挂牌督查 环保部突查:房山沥青厂烟雾滚滚 杭州自来水现异味 两农药厂非法倾倒数万吨废液 江苏射阳千余亩农田被污染 粮食产量剧减或绝收 中国养殖场兔子被指活体拔毛 协会称是个别现象 济南趵突泉公园泉水河道被污染 三天未找到污染源 中铝回应秘鲁铜矿排污野生动物保护区:正调查 宜昌一石墨矿被指污染环境 山东德州45亩鱼死光 事发后附近排污口离奇堵死 兰州:将苯纳入自来水日常检测 尽快启动第二水源地建设 福州河流遭粪便直排变黑 曾花4亿巨资整治 华北钢铁业抹黑京津冀天空 80%项目无环评审批 宜昌污水处理厂向长江排污续:谁在“忽悠”长江 高雄气爆追责:肇事管线30年无人检修 江苏淮安金湖县43万斤鱼暴死 环保局:与排污无关 东营多家化工石化企业存在违法问题 安徽芜湖新兴铸管污水偷排青弋江 污染十年不改 深圳一河水变墨汁:村民河边种菜 污染严重不敢吃 严重污染地下水 北方药业5年被举报6次才停产 复旦教授:“PM2.5致鲜肺6天变黑”是自己吓自己 雾霾致宁波高速6车追尾 27吨汽油槽罐车侧翻泄漏 广西村民受铅锌矿污染关节变形 自治区派出调研组 廊坊水源地受新机场影响将选址重建 博罗"红蓝河"污染事件追踪 四名偷排责任人被抓 内江果渣成河 百吨烂果皮臭气熏天“倒胃口” 央视曝希杰生物制药厂污染水源 饮用水上一层油 北京现"惊三角"非法洗砂场 废水直排温榆河 谈后马上改 确保改彻底

您的位置:首页 >探索研究 >

新疆成全国“白色污染”重灾区 作物大片减产

来源:经济参考报更新时间:2014-01-06

一些农业生态专家指出“白色污染”已经超过了当地农田生态环境所能承受的上限,如不加快治理和防范,农田生态将进一步恶化。在这一背景下,新疆向白色污染“宣战”,然而投入严重不足、处理手段少、治理成本高等困难,使得新疆“净土工程”工作难以推进。

“白色革命”变“白色污染”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新疆开始在棉花种植上大范围推广使用地膜覆盖技术,使得棉花产量大幅度提高。2012年新疆棉花产量已占国内总产量的半壁江山。新疆农业厅资源与环境保护站站长秦晓辉说“‘白色革命’给新疆的农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极大地推进了农民增产增收,促进了新疆现代农业的发展。”

但与此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理措施,废旧地膜在农田土壤中逐年增多,污染持续加剧,这场“白色革命”逐步演变成触目惊心的“白色灾难”。经过30年的“累积”,新疆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白色污染”最严重的区域。在过去两年中,新疆农业厅资源与环境保护站连续对全疆20个县的农田进行取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当地农田平均每亩残留地膜量已经达到16.88公斤,是我国平均水平的4-5倍。

而在新疆南部地区的一些乡镇,地膜残留量甚至达到40多公斤,按每年每亩铺膜4公斤计算,这相当于给农田铺了10层地膜。“毫不夸张地说,过去是拨开土地找地膜,现在是拨开地膜找土地,形势堪忧。”新疆农业厅厅长艾克拜尔·吾甫尔忧心忡忡地说。

秦晓辉说,播种时,种子点到残膜上无法扎根,作物的出苗成活率和产量都受到极大影响。据新疆农科院提供的研究报告显示,作物产量随残膜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以棉花为例,当土壤中残膜量达到每亩3.5公斤时,至少减产15%。一些农业专家指出,近年来,新疆各地都大力推广普及测土配方施肥、高新节水等技术,但作物的增产效果基本被残膜抵消。

农田地膜残留的危害逐步显露,而其潜在的后果却难以估量。新疆农田水利专家董新光说“现在我们能看到的最严重的后果只是农作物减产,但残膜会不会对地下水和土壤产生其他形式的污染,眼下还没有人去进行长期、系统深入和覆盖较大范围的跟踪调查研究,因此关于它的危害,我们没有看到的可能要比能看到的多得多。”

超薄地膜是“白色污染”泛滥之根源

随着高新节水技术在新疆的继续推广普及,使用地膜的农田还在逐年增加,治理“白色污染”更显得愈发紧迫。据新疆农业厅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新疆地方地膜覆盖面积达到3500万亩,如果再加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整个新疆地膜覆盖总面积已超过5000万亩,约占全国的1/4以上。

一些基层干部和专家指出,造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农民大量使用超薄地膜,这样的地膜一扯就烂,无法回收,只能任其埋在地下;而多年来埋入地下的残膜碎屑,更是没有办法清理,成为农田的永久垃圾。

记者调研中发现,现有地膜生产的标准是上世纪90年代制定的,虽然规定了0.008mm的厚度标准,但同时又规定,允许有±0.003mm的误差,这意味着厚度只要不低于0.005mm,就属于合格地膜,这就为一些企业生产超薄地膜打开了方便之门,执法部门对此束手无策。

记者在一些县市的农资市场上了解到,如果使用达到国家标准的地膜,每亩农田需要4.5公斤左右,而用厚度为0.006mm的地膜,只需要不到3.5公斤,每亩地能减少投入12元以上,因此为了降低亩均生产成本,在不严重影响生产的同时,农民往往选择较薄的地膜。

新疆农科院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已经进行了20年的残膜回收机械研究,但是对于超薄膜依然一筹莫展“机械无法回收,因为机械回收要求它基本上是连片的才能够回收起来,所以说在0.005至0.006mm之间的地膜回收效果就很差了,只能达到50%左右。”新疆农科院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副所长王学农说。

而与此同时,一些残膜回收企业也因为农膜回收效果差而吃不饱。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汇丰塑业有限公司是新疆尉犁县的一家残膜回收加工企业,企业设计生产能力是1600吨,但是2012年仅仅生产了400吨废旧地膜加工颗粒。“人工成本比较高,而且工人难找,很多农民图省事能不收就不收了,另外如果光是企业自己的力量去收,力量很单薄,因为面积这么大,都要靠企业派人下去收,人员、运输、车辆、安全等等都是问题。”公司经理石明磊说。

治理“白色污染”面临重重困难

为了治理白色污染,近几年,新疆农业部门已经在一些县市进行了试点,在示范区所有铺地膜农田严格使用厚度达标地膜,并对回收达标地膜的农民实施补贴。

2013年,新疆又投入3800万元“净土工程”专项资金,在13个县市开展农田废旧地膜污染综合治理,同时通过以旧换新的形式,对农民回收残膜和使用0.01mm以上厚度标准地膜进行补贴。此外,国家农业清洁生产地膜回收项目将在新疆部分县市实施,扶持地膜回收企业并建立残膜回收及资源化利用的长效运转机制。

从今年起,新疆还将在玛纳斯县和尉犁县开展废旧地膜污染综合治理整县推进试点,将通过禁止超薄地膜进田、加快废旧地膜回收站网点建设、扶持废旧地膜回收加工企业,探索总结出符合新疆实际并能推广使用的治理模式。

“目前,全疆农田废旧地膜污染治理规划已经出台,还需要多部门联动,从源头抓起,推广地膜机械化回收技术,建立激励政策体系,构建由政府、农民、企业和社会共同参与的地膜资源化利用体系。”新疆农业厅农村环境保护与能源发展处处长努尔穆罕默德·祖农说。

一些专家和基层干部建议,针对目前农用地膜残留的严峻形势,应尽快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一是增加农用地膜的厚度和强度,建立完善的残膜回收体系;二是加大可降解膜研发推广力度。

新疆天业塑料制品总厂副厂长陈鹏元说,如果能把薄膜适当做厚,做成0.012mm和0.015mm,对提高残膜的回收率,是一条比较可行的路。

此外,由于可降解地膜成本高,技术有待完善,短期内还无法在新疆大范围应用推广;而残膜回收成本高,难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新疆农科院土壤肥料与农业节水研究所所长王新勇说,治理“白色污染”必须加大科研投入,加快地膜回收机械和可降解地膜的研发速度,使之尽快投入市场。建议给予生产企业或农民适当的补贴,形成示范效应,以利于推广,这样才有可能逐步撬开可降解地膜的巨大市场容量,破解目前的困局。(记者 赵春晖 蔡国栋)

热点图文

限产企业半夜加大马力偷排污 唐山沧州存违规情况
限产企业半夜加大马力偷排污 唐山沧州存违规情况
句容河突现死鱼为哪般?
句容河突现死鱼为哪般?
南京河边冒出“垃圾山” 居民天天被动“吃灰”
南京河边冒出“垃圾山” 居民天天被动“吃灰”
长庆油田采油厂再发泄漏事故 管道破裂原油流成河
长庆油田采油厂再发泄漏事故 管道破裂原油流成河
昆明野鸭湖源头水体泛白 环保部门称已介入调查
昆明野鸭湖源头水体泛白 环保部门称已介入调查
药肥变“毒药” 广西2000多亩蔗田减产近五成
药肥变“毒药” 广西2000多亩蔗田减产近五成
宁波一砖瓦厂排污 附近河流成“牛奶河”
宁波一砖瓦厂排污 附近河流成“牛奶河”
兰溪一混凝土厂污水殃及梅溪 环保部门令其整改
兰溪一混凝土厂污水殃及梅溪 环保部门令其整改
本站部分图片和新闻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版权所有:中 华 环 保 宣 传 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