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华环保宣传网
环境部:1月20日以来全国累计处置医疗废物42.2万吨 贵州整改赤水河流域突出问题 乐山市中区“一盘棋”治理流域水环境 河北建立首个按流域设置的生态环境监测机构 5月“2+26”城市和汾渭平原11城市降尘监测结果公布 前三季度江西省环境空气质量居中部六省第一 2020年黑龙江环保领域投入达544亿元 柳州前四月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5% 内蒙古前10个月空气优良天数占比90.2% 新疆阿勒泰推进露天矿山整治 2020年河北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0.8% 长江黄河将迎来新一轮洪水过程 环境部发布《2019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云南40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全部有效联网 黑龙江完成40处城市黑臭水体治理 2020年高平PM2.5年均浓度改善率晋城第一 青岛发放近两千万元生态补偿金 淮北上半年PM2.5年均浓度同比下降13.1% 安徽公布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情况 工程院报告:全国90%以上农地适合耕种 昆明引入市场机制倒逼流域治理提质 河北近岸海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四川制订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排放标准 环境部通报2月上半月全国空气质量预报会商结果 湖南“三线一单”编制成果全部完成发布 两部委联合印发《林业草原生态保护恢复资金管理办法》 陕西推进秦岭勘界立标试点 全国生态保护和修复综合性规划正式发布 河北省规范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 青海发布第二次污染源普查结果 贺兰山生态治理修复取得积极成效 《昆明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3月起实施 《江西省流域综合管理暂行办法》出台 4月酒泉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排名出炉 昆明抓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 宁夏实现劣Ⅴ类水体清零目标 黑龙江“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正式实施 川渝启动蓝天保卫战联动检查 环境部:1月20日以来全国累计处置医疗废物39.8万吨 西安亮剑“冬防期”扬尘污染 江浙交界国控断面首次达Ⅱ类水质 上半年北京四项大气主要污染物齐降 河北:对扬尘污染严重的列入失信名单 北京探索智慧型移动源监管新模式 南昌以移动源污染治理为抓手护蓝天 水利部:我国水土流失状况持续好转 长三角示范区生态环境专项规划有望年内出台 江西空气质量在中部率先省级达标 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镉成农田土壤首要污染物 长江流域浙江45个断面Ⅰ-Ⅲ类比例达91.1%

您的位置:首页 >污染防治 >

环境部:1月20日以来全国累计处置医疗废物42.2万吨

来源:中国环境报更新时间:2020-06-02

中国环境报记者 牛秋鹏 北京报道 截至2020年5月30日,全国医疗废物处置能力为6179.4吨/天,相比疫情前的4902.8吨/天,增加了1276.6吨/天。5月30日当日,全国共收集处置医疗废物3559.7吨,医疗废物处置负荷率57.6%。自1月20日以来,全国累计处置医疗废物42.2万吨。

全国医疗污水处理平稳有序,均严格落实消毒措施。

2020年1月20日至5月30日,337个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自动监测结果表明,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7.3%,优良天数比例比去年同期上升5.0个百分点。全国PM2.5平均浓度为3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6%。1871个国家水质自动站预警监测数据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Ⅰ类-Ⅲ类水质比例上升8.2个百分点,Ⅳ类、Ⅴ类水质比例下降5.5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比例下降2.7个百分点。

累计对饮用水水源地开展监测52651次,包括湖北省、武汉市、牡丹江市、满洲里市、吉林市在内,未发现受疫情防控影响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情况。

热点图文

环境终身追责倒逼官员终身负责
环境终身追责倒逼官员终身负责
如何破解“重化工围江”难题?
如何破解“重化工围江”难题?
深圳新一轮控烟车轮战打响
深圳新一轮控烟车轮战打响
丹江口首次进行危险废物行政代处置
丹江口首次进行危险废物行政代处置
成品油监管严重缺位 机动车尾气检测滞后
成品油监管严重缺位 机动车尾气检测滞后
西安举办执法人员竞赛比武
西安举办执法人员竞赛比武
济南趵突泉公园泉水河道被污染 三天未找到污染源
济南趵突泉公园泉水河道被污染 三天未找到污染源
漓江水质变差了吗?
漓江水质变差了吗?
本站部分图片和新闻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版权所有:中 华 环 保 宣 传 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