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华环保宣传网
环境部:牡丹江医废处置能力提高到18.5吨/天 化工企业需从全流程减排监管危废 松江区解决小微企业危废处置难题 减碳可量化,低碳得实惠 河东区开展夏季专项执法行动 推进治理 971个村庄不再“污水靠蒸发” 湖北随州垃圾围城:处理场库容告急 紧急开辟临时堆放点 “瞄准”臭氧生成重要前体物 成都创新举措频频出击 “10+3”项指标均达到优质目标 27日后中东部气温大幅上升 广西推动泛珠三角区域生态环境保护 深圳一季度空气质量全国排名第6 黑龙江坚持全域全时段全面禁烧秸秆 龙泉建设垃圾循利用项目 美能超滤膜技术 助力保卫城市供水安全 河北省加强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监督管理 大连医废处置监管做到三落实 嘉兴港区固废处置“大胃王”升级 每年能吃4万吨! 工业废液变身再生原料 假如大气会说话 大连机动车污染防控升级加码 “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已安排工程项目429项,涉资金1244亿 高科技助力疫情防控和污染防治两不误 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中信环境技术再中标开封污水处理项目 太原190套“千里眼”盯紧排污单位 中冶长天:紧随钢铁行业烟气减排技术发展脚步 河南:环境质量同比显著改善 今年着力解决结构性污染 济宁借力智慧平台实现精准管控 深圳福田河“变形记”见证深圳河流域治理 梅钢还长江优美岸线 用经营收益反哺生态公益,推进黄河保护治理 三亚启动绿色旅游饭店初评 助力打造“无废城市” 青海:提升监测评估与服务能力 助力祁连山生态保护 南宁秸秆利用实现“三赢” 华南环保行业首展广州环博会羊城盛大开幕 日处理能力达2110吨 江苏常熟实现“其他垃圾”全量焚烧处理 人人都当“云河长” 河南交办省委“三散”污染治理专项督察清单 海南“十四五”生态环保规划编制工作征求公众“声音” 盐城在全国先行先试废盐处置 厂界全开放 邻避变邻利 做深医废全生命周期跟踪管理 厦门医废监管支新招 临沂启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 夏季臭氧污染治理加快推进 深圳“无废城市”建设再添新动能 解决了污染养殖才有“新希望” 整治黑臭水体 提升治污能力 河北邢台对149处废弃矿山进行生态修复 深圳宝安:就地取材 就地消化 变废为“宝”

您的位置:首页 >企业报道 >

环境部:牡丹江医废处置能力提高到18.5吨/天

来源:中国环境报更新时间:2020-04-22

中国环境报记者 牛秋鹏 北京报道 截至2020年4月18日,全国医疗废物处置能力为6100.0吨/天,相比疫情前的4902.8吨/天,增加了1197.2吨/天。其中,湖北省能力从疫情前的180吨/天提高到了667.4吨/天,武汉市能力从疫情前的50吨/天提高到了265.6吨/天。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能力从疫情前的8吨/天提高到了18.5吨/天。自1月20日以来,全国累计处置医疗废物28.0万吨。

4月18日当日,全国共收集处置医疗废物3470.8吨,其中定点医疗机构的涉疫情医疗废物205.4吨,湖北省收集处置185.5吨医疗废物,武汉市收集处置98.7吨医疗废物,牡丹江市收集处置11.0吨医疗废物。

对全国医疗机构污水处理设施和接受医疗污水的城镇污水处理厂进行排查,累计发现三大类434个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成。目前,全国医疗污水处理平稳有序,均严格落实消毒措施。

2020年1月20日至4月18日,337个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自动监测结果表明,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7.9%,优良天数比例比去年同期上升6.6个百分点。全国PM2.5平均浓度为4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3.0%。1863个国家水质自动站预警监测数据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Ⅰ-Ⅲ类水质比例上升7.9个百分点,Ⅳ、Ⅴ类水质比例下降4.5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比例下降3.3个百分点。

累计对饮用水水源地开展监测34674次,未发现受疫情防控影响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情况。湖北省累计对饮用水水源地开展监测1499次,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武汉市累计对饮用水水源地开展监测193次,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

热点图文

嘉兴港区固废处置“大胃王”升级 每年能吃4万吨!
嘉兴港区固废处置“大胃王”升级 每年能吃4万吨!
天眼遥测“盯紧”地面污染物
天眼遥测“盯紧”地面污染物
湘潭蓝 天天见
湘潭蓝 天天见
铅蓄电池集中收集和跨区域转运制度试点工作推进会在泰安召开
铅蓄电池集中收集和跨区域转运制度试点工作推进会在泰安召开
绍兴城投开展泥浆再生利用
绍兴城投开展泥浆再生利用
深圳宝安率先破题但仍需政策支持
深圳宝安率先破题但仍需政策支持
专业解读:北京重度霾是怎么来的?
专业解读:北京重度霾是怎么来的?
煤炭产业破解难题还需“组合拳”
煤炭产业破解难题还需“组合拳”
本站部分图片和新闻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版权所有:中 华 环 保 宣 传 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