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华环保宣传网
三峡10年发电7600多亿千瓦时 照亮中国半壁河山 南方供暖:水源热泵节能技术大显身手 衣食住行 未来皆有节能大作为 上海市推进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建设 加强节能工作 建筑节能成智能家居行业发展核心要素 重庆400万平方米公共建筑 将进行节能改造 金陵石化优化循泵运行节电45万千瓦时 银川新建住宅节能标准全达标 应用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热水系统 水源热泵中央空调由湘江水供能 年节电375万度 通用新科研中心在沪落成 主攻节能技术 科学家将到沙漠利用太阳能开发“沙电” “手提箱大小”核电站助力太空探索 鹤山供电局服务携手客户提升用电可靠率 美最新发明:生活垃圾制成可降解生物塑料 美在氢燃料电池技术上获新突破 有效提取存储氢 餐厨废弃物无害化利用将获发展专项资金支持 成都高新企业环保技术 一年为企业省电7500万度 18项技术新标发布 陆、海风电比翼齐飞 美国发明“水”电池 利用含盐量差发电 利津构筑绿色低碳产业体系 促新型工业化发展 三峡水电站累计发电量突破8000亿千瓦时 中国液流储能电池技术将为新能源利用提供支持 贵州交通运输厅着力构建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 家居地暖业发展应充分利用节能技术 五大拯救地球工程方案:太空安装巨大反射镜 化腐朽为神奇:变生活垃圾为再生煤炭 建筑节能成新宠 世界部分国家建筑太阳能利用现状 山东济宁华能嘉祥电厂打造环保节约型企业 发展绿色建筑 推进建筑节能 建设美丽六安 陕太阳能吸收式制冷技术研发成功 通过专家鉴定 美研究出用于纤维素合成生物燃料的无酶离子液 “十二五”将完成北方建筑节能改造4亿平 环保新材料引发农村沼气池第三次变革 忠县:打造低碳交通 促进绿色出行 成都开建首个低碳幼儿园 不装空调也能“冬暖夏凉” 风力发电领域中的紫金桥——风电控制系统 建筑节能的实现需要环保中央空调的帮助 红河供电局“五方面”做好节能减排工作 煤灰当宝 环保汽车或由其提取物来制造 云南将建能发电的高速公路:低碳节能示范路 铁刨花:绿色改造变身“净水高手” 扬州首个低碳示范项目下月完工多项节能技术抢先看 新技术能提高热电转化效率年省数十亿 地源热泵技术助推可再生新能源建筑 美日欧大力开发增效减排技术:烧煤可以挺干净 做全国低碳清洁电力领域领跑者 今夏持续高温“烤”问南方建筑节能 低电压穿越成功测试助力建设友好型风电产业 光热发电正在崛起 储热技术或成拦路虎 北京加快六大送电工程建设保外电畅通进京

您的位置:首页 >环保科技 >

三峡10年发电7600多亿千瓦时 照亮中国半壁河山

来源:更新时间:2012-10-23

三峡电站最后一台机组今年10月悄然通过“首稳百日”运行。自此,世界最大水利枢纽——三峡至葛洲坝水利枢纽步入持续平稳发电阶段。

从三峡枢纽发出第一度电开始至今,十年间,长江干流的两座主力电站——三峡和葛洲坝电站,已累计发电7600多亿千瓦时,不仅实现了“照亮大半个中国”的梦想,也见证了我国大型水电设备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从粗放管理到集约经营的质的飞跃。

“水资源银行”从长江“揽储”2.5亿吨标准煤

随着三峡地下电站最后一台机组通过“首稳百日”运行,三峡电站32台70万千瓦机组全部投产达标,加上防汛保安电源,总装机容量达到2250万千瓦,三峡发电能力得到充分印证。

三峡电站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和清洁能源基地,又被称为蓄丰补枯的“水资源银行”。每年汛末,三峡枢纽在国家防总科学调度下,合理“储蓄”丰裕来水,在冬春枯水期“支出”宝贵水资源为下游补水,并最大限度利用其发电。

有这样一组关于三峡枢纽的数字:按每千瓦时0.26元的上网价格,三峡电站满负荷发电一天,水资源转化成电能的直接效益达1.4亿元。

有人测算过,三峡枢纽十年发出的7600多亿千瓦时电量,相当于从源源不断的长江中捞起了约2.5亿吨标准煤。

记者了解到,为了提高三峡枢纽机组发电效率和水资源利用率,负责三峡电站电力生产的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近年来在科学调度和精细管理上下足了功夫。

三峡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长江电力总经理张诚说:“长江汛期来水非常充沛。通过科学调度,在充分发挥三峡枢纽防洪效益的同时,变害为利,增发电量,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清洁能源。”

通过不断优化生产管理和操作流程,三峡机组始终在平稳状态运行,保持了无重大生产事故的“零”记录。三峡-葛洲坝梯级枢纽的年发电量,从起初不足200亿千瓦时,到现在超过1000亿千瓦时,增长了将近5倍,水能利用提高率在行业领先。

统筹兼顾 发电服从防洪大局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董事长曹广晶说:“三峡工程具有多个目标、多项功能,汛期防洪是三峡枢纽的第一目标。要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统筹兼顾航运、发电功能。”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自古桀骜不驯,水患不断,平均十年发生一次洪水灾害。三峡枢纽修建后,防洪局势大为改观。每年汛期,在国家防总、长江防总的科学调度下,三峡枢纽发挥拦洪蓄洪功能,通过控制下泄流量,利用220多亿立方米的防洪库容迎战洪水。

2010年汛期,长江全流域突发多次大洪水,三峡工程在防洪运用中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累计拦洪260多亿立方米。据长江防总测算,三峡工程当年的防洪经济效益高达266.3亿元。

今年汛期,长江三峡遭遇蓄水成库9年以来最强洪峰考验,洪峰流量超过1998年,达到每秒7.12万立方米。三峡枢纽日均下泄流量控制在每秒4.3万立方米,也就是说,约有1/3的洪水被有效拦截。

因为有三峡枢纽调蓄洪水,曾饱受长江水患折磨的江汉平原如今是一片安静祥和的景象。

“三峡大坝让我们安心很多。”荆州市长江河道管理局防洪科科长张根喜说。

“世界第一坝”成为我国水电起跳平台

如果用一个词形容三峡机组,那就是“庞大”。

一台台70万千瓦的发电机组,每一台有近7层楼高。要设计和制造这些机组十分不易,而要在没有经验可循的情况下,运行、维护好这些当时世界最大的水轮机组,也非常困难。

“长江电力”作为中国三峡集团的电力生产经营主体,肩负三峡枢纽运行管理,充分发挥其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的重要使命。

从2003年接管三峡机组开始,长江电力以“创建国际一流电厂”为目标,通过技术和管理创新,实现机组安全高效稳定运行。“年轻”的三峡电站机组全部实现远程化无人值守操作。

而在已经跨越而立之年的葛洲坝电站,机组在精细化管理中也焕发出青春。通过技术改造和创新,葛洲坝电站设备可靠性大大提高,可在超过额定功率下平稳运行。

走进长江电力,现代化的管理流程映入眼帘。十年间,长江电力在三峡枢纽这个平台,形成了雄厚的电站运营、梯级调度、机组检修、市场营销和资本运营等五项核心能力,成为世界水电行业领跑者。

如今,包括向家坝和溪洛渡水电站在内的一系列梯级水电站,将在长江上游金沙江流域陆续投产。80万千瓦、百万千瓦的巨型机组将相继问世,刷新单机容量世界纪录。

10月底,向家坝首批机组将按计划并网发电。长江电力负责人表示,将扎实做好这些电站的运行管理工作,生产更多清洁能源,为中国水电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热点图文

“青山绿水”公益项目验收
“青山绿水”公益项目验收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 ofo小黄车启动“一公里计划”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 ofo小黄车启动“一公里计划”
乡村校长是一首诗,带我们去到远方
乡村校长是一首诗,带我们去到远方
马德里最后的40多小时
马德里最后的40多小时
绿色足迹
绿色足迹
“草帽”汤圆 呆萌有创意
“草帽”汤圆 呆萌有创意
布达拉宫免门票5个月 可以省下200元门票钱
布达拉宫免门票5个月 可以省下200元门票钱
以开放之态 引全民参与
以开放之态 引全民参与
本站部分图片和新闻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版权所有:中 华 环 保 宣 传 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