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华环保宣传网
衣食住行 未来皆有节能大作为 上海市推进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建设 加强节能工作 建筑节能成智能家居行业发展核心要素 重庆400万平方米公共建筑 将进行节能改造 金陵石化优化循泵运行节电45万千瓦时 银川新建住宅节能标准全达标 应用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热水系统 水源热泵中央空调由湘江水供能 年节电375万度 通用新科研中心在沪落成 主攻节能技术 科学家将到沙漠利用太阳能开发“沙电” “手提箱大小”核电站助力太空探索 鹤山供电局服务携手客户提升用电可靠率 美最新发明:生活垃圾制成可降解生物塑料 美在氢燃料电池技术上获新突破 有效提取存储氢 餐厨废弃物无害化利用将获发展专项资金支持 成都高新企业环保技术 一年为企业省电7500万度 18项技术新标发布 陆、海风电比翼齐飞 美国发明“水”电池 利用含盐量差发电 利津构筑绿色低碳产业体系 促新型工业化发展 三峡水电站累计发电量突破8000亿千瓦时 中国液流储能电池技术将为新能源利用提供支持 贵州交通运输厅着力构建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 家居地暖业发展应充分利用节能技术 五大拯救地球工程方案:太空安装巨大反射镜 化腐朽为神奇:变生活垃圾为再生煤炭 建筑节能成新宠 世界部分国家建筑太阳能利用现状 山东济宁华能嘉祥电厂打造环保节约型企业 发展绿色建筑 推进建筑节能 建设美丽六安 陕太阳能吸收式制冷技术研发成功 通过专家鉴定 美研究出用于纤维素合成生物燃料的无酶离子液 “十二五”将完成北方建筑节能改造4亿平 环保新材料引发农村沼气池第三次变革 忠县:打造低碳交通 促进绿色出行 成都开建首个低碳幼儿园 不装空调也能“冬暖夏凉” 风力发电领域中的紫金桥——风电控制系统 建筑节能的实现需要环保中央空调的帮助 红河供电局“五方面”做好节能减排工作 煤灰当宝 环保汽车或由其提取物来制造 云南将建能发电的高速公路:低碳节能示范路 铁刨花:绿色改造变身“净水高手” 扬州首个低碳示范项目下月完工多项节能技术抢先看 新技术能提高热电转化效率年省数十亿 地源热泵技术助推可再生新能源建筑 美日欧大力开发增效减排技术:烧煤可以挺干净 做全国低碳清洁电力领域领跑者 今夏持续高温“烤”问南方建筑节能 低电压穿越成功测试助力建设友好型风电产业 光热发电正在崛起 储热技术或成拦路虎 北京加快六大送电工程建设保外电畅通进京 生态科技创新城缔造生态宜居之梦 水滴状建筑利用太阳能魔术般将空气转化成水

您的位置:首页 >环保推荐 >

衣食住行 未来皆有节能大作为

来源:更新时间:2012-08-02

未来的服装可以发电,新能源汽车普及也不再只是“纸上谈兵”。7月29日下午,第144期新民科学咖啡馆走进东方艺术中心内的巴黎上海餐厅,四位主讲嘉宾与市民共同展开了一场关于衣食住行的能源“头脑风暴”,并带来了最前沿的“能源情报”。

本期新民科学咖啡馆也是道达尔“能源知识大碰撞”系列讲堂之“衣食住行与能源”专场,由市科协、本报和道达尔集团联合主办。

衣 未来衣服也可以发电

未来我们穿什么?怎么穿更节能?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朱美芳教授指出,天然的棉麻丝毛远不能满足人类穿着的需求,因此需要开发利用各种合成纤维,这就必然需消耗一定的石油资源。去年我国化学纤维产量达3300多万吨,其中用于服装的纤维达1500万吨。但全球化石能源的逐步耗竭已不可回避,非石油基原料和生物制造,将是未来战略。

朱美芳说,其实你仔细留意,就会发现身边不少能源都有可能成为身上衣,比如塑料的矿泉水瓶切碎熔化后再利用,可以做成地毯、窗帘、衣服。“我们正在研发非石油基可再生纤维原料等新型材料,比如,通过微生物发酵的方法获取可降解的生物聚酯,来替代现在常用的石油基纤维,以减少服装用纤维产业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据朱美芳介绍,未来服装不仅节能,而且能自个儿导电、发光发电,实现更多功能甚至智能。比如,用导电纤维编织的电子织物可测量人体心电信号;柔性太阳能电池可“穿”上身,为USB接口的便携电子设备供电;利用纳米技术和静电纺等方法还能纺出有压电效应的纤维,将人们活动时的机械能转换为电能,收集起来加以利用,也就是说,边跑步边听音乐将不再需要其他电源,你可以用自己跑步发的电来给音乐播放器供电哦。

食 农业“变废为宝”制燃料

由于能源危机,世界各国调整能源政策,把生物质能源摆在重要位置,但也引发了生物能源与食物“争地盘”的矛盾,加剧了粮食消耗。据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植物科学系主任蔡润教授介绍,玉米等粮食被大量收购,用来生产生物柴油,有逐渐增多的趋势。

要燃料还是要面包?生物能源会不会和食物抢夺自然资源?蔡润认为,土地是有限的,粮食产量也难再提高,生物能源应更多拿非粮食作物、最好是农业废弃物来做文章。“从长远来看,以农作物秸秆、林业加工废料、甘蔗渣及城市垃圾中所含的废弃生物等纤维素为原料的燃料乙醇,才应该是今后行业的发展方向。”

但目前,纤维素制造乙醇还遇到一道“成本关”,每吨的成本达到6000元到7000元,而一般粮食制乙醇的成本只有4800元到5000元。据介绍,秸秆制乙醇正在研究过程中,纤维素技术的成熟应用可能需要3年或更长的时间。

住 住户变成“节能大师”

未来,每个房屋的住户都会成为“节能大师”。道达尔集团下属特种化学品事业部资深技术顾问贾青松说,绿色节能建筑已不再是空想,越来越多的节能手段正在推动“建筑革命”。“人要晒太阳,房子也要晒太阳。绿色建筑的屋顶将铺上太阳能光伏板,既能发电,又能利用太阳能采暖。建筑自带的雨水利用和污水处理系统,能降低水资源的浪费。”

今年夏初,申城已遭遇37℃的连续酷暑天。贾青松说,越来越热的地球其实和人类的能源使用习惯有关———空调已被越来越多的使用。“那么,绿色建筑里比较高效的空调和冷却系统能有助于节能环保。比如,水冷空调是利用地下水来进行空调控制,能源消耗非常低。自然通风的建筑结构设计也能达到空气交换和能源降低的功效。”

行 混合动力车有望2015年普及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个人的出行需求势必会存在。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正逐步迈向市场。”同济大学汽车学院院长余卓平教授表示,未来新能源汽车之路可以有三种:混合动力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

混合动力车是目前最接近市场最易推广的。业内预计,到2015年,有望满大街都能看到混合动力车。但混合动力车也有其“软肋”———虽然能节能,但它不改变能源结构,不解决根本问题。“现在的高度混合动力汽车节油率在30%左右,普通混合动力车的节油率只有5%-10%。因此,大家认为这是过渡品。”

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之路也充满崎岖。纯电动汽车的电池技术仍是一大瓶颈,要想汽车跑得快、跑得远,用电量就大,大用电量又需要大电池,加重了汽车的负担,影响汽车的速度和行驶距离。“电动汽车的问世比内燃机汽车还早,当时无法推广的原因便是电池太笨重。”还有一点很重要,电动汽车会改变人们现在的汽车文化———“你愿意改变你的用车习惯吗?上下班开电动汽车,回到家利用晚间给车充电。短途出游则不用私家车,坐火车,或者租个车。”余卓平介绍说,有调查显示,北京八成的私家车日行驶里程不到50公里,上海平均不到40公里。

余卓平说,燃料电池汽车用氢做燃料,其能源密度已可与汽油相提并论,排放物是纯水,基本不存在环境污染问题,但它的普及意味着整个能源结构的巨大改变。“国际上认为燃料电池汽车的商业化元年是2015年,但按照混合动力汽车的经验,要形成大规模的市场,至少还需10年以上。”本报记者 马丹 董纯蕾

热点图文

“零废弃”婚礼引领新风尚
“零废弃”婚礼引领新风尚
环保志愿 | 我文明,我环保,我为港城平安站“大岗”!
环保志愿 | 我文明,我环保,我为港城平安站“大岗”!
美的创始人捐60亿做慈善
美的创始人捐60亿做慈善
第二届中国海洋公益论坛在深圳开幕:让更多人认识海洋
第二届中国海洋公益论坛在深圳开幕:让更多人认识海洋
大漠隐士,一生隐于敦煌
大漠隐士,一生隐于敦煌
第二届中欧校友商道论坛
第二届中欧校友商道论坛
食品安全科普创新公益大赛正式启动
食品安全科普创新公益大赛正式启动
看!这就是未来的生活
看!这就是未来的生活
本站部分图片和新闻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版权所有:中 华 环 保 宣 传 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