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华环保宣传网
气候变化导致鄱阳湖生态环境改变 中国应提高重大工程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月底前浮梁婺源鄱阳等地发生地质灾害风险最高 英国多地在水患中迎来圣诞节 旅客假期出行受阻 2012年11月下旬以来全国平均气温28年来“最低” 湖南25县市出现冻雨 77县市被积雪覆盖 受冷空气影响广西现低温冷冻灾害近10万人受灾 四川大部面临春夏连旱危险 86万人饮水困难 受降雪及路面结冰影响 沪渝湘部分高速省道关闭 香港发布寒冷天气警告 未来数天天气寒冷 雾气围困中东部 华北江淮能见度低 极端天气轮番登场:自然和人为,谁是主因? 阳光匿了阴雨要来 福建今天多云到阴有阵雨或雷阵雨 川多地暴雨黄色预警成都橙色预警 警惕泥石流塌方 非洲沙漠怪圈之谜破解:白蚁建生态绿洲 南极部分地区近期经历剧烈气候变化 大雪侵袭致安徽30万余人受灾 90间房屋倒塌 湖南道县特大暴风灾情致全县经济损失超4亿元 部分地区低温冰冻天气 贵州江西湖南积极应对 江西73个县市出现降雪 南昌所有长途客运停开 贵州今日低温湿冷 明后天冻雨强度将会减弱 北京空气污染今日继续加重 将达严重污染级别 河南开封再现大雾 气象台发布橙色预警 陕西延安遭遇强降雨袭击已导致13人死亡 城市高温排行榜热传:吐鲁番最热 从未被超越 贵州毕节山体塌方事故搜救结束 确认5死8伤 北京:降水"像雾像雨又像雪" 路面成了"溜冰场" 河北河南四川多条高速因大雾封闭 新疆2012年发生沙尘等灾害61次 极端天气创记录 海南进入汛期需防御气象灾害 今日最高气温35℃ 风、沙、雨、热 申城四月天气走“混搭”路线 云南去年气象灾害损失高于近10年平均值 新疆2013年将加强地震重灾区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热浪席卷澳大利亚致山火肆虐 总理赴灾区视察灾情 云龙水库水位连续上升 昆明供水形势仍较严峻 泉州抑郁患者增多自杀案频发 气候变化是一大诱因 京北部地区昨降大到暴雨 今年首个汛情蓝色预警发布 福建持续阴雨寡照 蔬菜生长受影响 武汉迎来今冬的首场降雪 较往年推迟近半月 黄河宁夏段封河178公里 中宁县部分河道出现漫滩 北京持续低温:“元旦”寒冷将贯穿整个元月 中央气象台:未来一周北方持续降雨 南方高温依旧 财政拨款2.8164亿元 广东支持洪涝灾害地区复产 最新研究:史前文明消失与气候快速变化有关 华北平原有大雾 南方低温雨雪迅速发展 科学家数鸟以了解鸟类如何适应气候变化 雾霾蓝色预警齐发 新疆局部有暴 华南将迎较强降雨 北方多阵性降雨 上海气温创入冬来新低 3日起再迎雨雪 中东部气温先升后降 江南华南持续升温

您的位置:首页 >环保推荐 >

气候变化导致鄱阳湖生态环境改变

来源:更新时间:2013-01-06

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泊和国际重要湿地,该区域的气候状况对于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受气候变化影响,鄱阳湖区域自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发生的改变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本期嘉宾: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 郑有飞 江西省气象局博士 傅敏宁

采访人:本报记者 丁继武

江西省防灾减灾研究基金项目“鄱阳湖地区生态环境与气象灾害监测系统研究”通过对鄱阳湖区域的温度、降水等气候变量以及生态环境指标进行监测和诊断分析,从气候环境角度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提供了决策依据。科研人员围绕鄱阳湖区域气候变化及其对社会经济、自然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设计了科学目标,对环境系统中大气、水、土壤、生物等多种要素和变量进行动态观测,获得生态环境和气象灾害等指标的三维立体监测信息。

近年水域面积呈缩小变化趋势

鄱阳湖汇集了江西省境内赣、抚、饶、信、修五大河流的水,向北外泄进入长江干流,平均每年为长江贡献约15%的水量。生长在鄱阳湖滨湖地区的群众流传着“洪水一片、枯水一线”的说法,指的是鄱阳湖在丰水季节碧波千里,一望无际,而在枯水季节却宛若一条细长的河流,可见鄱阳湖有着非常重要的天然蓄洪功能,对于长江防洪保安具有重要作用。

鄱阳湖是典型的季节性湖泊,水域面积随季节变化较大。根据对1992~2007年15年间的卫星遥感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近十几年来受气候变化影响,鄱阳湖水域面积呈逐渐缩小的变化趋势。资料显示,鄱阳湖水域面积最大的年份是1995年,为4786平方千米,最小的年份是2006年,仅为2886平方千米。其中20世纪90年代平均面积为3898平方千米,比2002年~2007年的平均值高11%。特别是2006年8月至2007年4月期间,由于降水偏少,鄱阳湖流域上游来水减少,加上长江上游四川、重庆等地出现严重的高温干旱,导致汛期长江上游来水偏少,长江水位偏低,致使鄱阳湖水位连续9个月突破历史同期最低水位。

气候变化导致湿地功能退化

民谣云:“鄱湖鸟,知多少?飞时能遮云和月,落时不见湖边草。”被世人誉为“珍禽王国”、“候鸟乐园”、“人间仙境”的鄱阳湖湿地,指的是长江和陆地常年有浅层积水或土壤过湿的地段,是介于陆地和水生二者之间的过渡生态系统。著名学者张友茂先生说:“鄱阳湖生态湿地,是长江下游气候的肺脏。”

鄱阳湖区域气候复杂,生物多样,生态类型众多,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物质、能量、热量通量交换差异很大,在陆面过程和边界层偶合模式中不同地表植被生态类型水、热通量交换和能量平衡存在显著差异。

监测结果表明,鄱阳湖持续较长时间的干涸现象,导致了湿地面积的锐减和生态功能的缺失。据调查结果,除距水体10米以内的湖滩还保持湿地特征外,稍远的湖滩表面迅速变硬,基本失去了湿地的生态功能。距水体15米以外,地表呈干涸状况,出现许多裂缝和裂口,一般裂口宽度直径达2~3厘米,地表草皮、植被枯死。鄱阳湖湿地功能的退化,导致候鸟栖息、觅食、繁殖过程和其他动植物种群、群落受到严重影响。据统计,2006年在鄱阳湖越冬栖息的候鸟只有40多万只,比2005年同期减少了43.6%。监测结果还表明,鄱阳湖区土地沙化严重,现有沙化土地面积近4万平方公里。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湖区土地沙化具有明显加大的趋势,鄱阳湖风化沙和流动沙以3~5米/秒的速度向湖区外围推进,侵占和吞没大量农田,造成沙化面积不断扩大。

气候异常是导致鄱阳湖区湿地功能退化和土地沙化的重要原因。2003年特大高温干旱以及2006~2007年的旱情,一度使鄱阳湖部分湖滩、湖床呈裸露现象。同时,人为采砂活动也加剧了对湖滩植被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

鄱阳湖区域气候状况具指示作用

鄱阳湖地区是国家十大生态功能保护区之一和国际重要湿地,在粮食安全、调蓄洪水、调节气候、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改善长江中下游的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气候变化将对鄱阳湖地区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质量产生明显影响,其作用可能是正反馈也可能是负反馈,存在着很多不确定因素。由于鄱阳湖区域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生态系统,对该地区的生态环境,气象灾害和气候变化进行综合监测分析,对于研究和揭示气候变化背景下日益增多的气象灾害对鄱阳湖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重要价值。

经过多年的发展,江西省已经在鄱阳湖区域建立了综合运用气象卫星、天气雷达、高空探测、地面观测、雷电探测、大气成分与生态监测等多种技术手段于一体的现代气象综合观测系统,实时监测风、温、压、湿、降水、蒸发、土壤温湿度、雷电、紫外线、酸雨、负离子、颗粒物、黑炭等大气物理化学要素;气象卫星观测可实时监测鄱阳湖区域的土地覆盖变化、湖面面积变化、水体浑浊度、湖水表层温度、湖冰等生态环境信息。综合观测网为鄱阳湖区域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应急服务以及生态环境监测提供了重要基础。作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泊,鄱阳湖区域气候状况在研究气候变化方面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

热点图文

“零废弃”婚礼引领新风尚
“零废弃”婚礼引领新风尚
环保志愿 | 我文明,我环保,我为港城平安站“大岗”!
环保志愿 | 我文明,我环保,我为港城平安站“大岗”!
美的创始人捐60亿做慈善
美的创始人捐60亿做慈善
第二届中国海洋公益论坛在深圳开幕:让更多人认识海洋
第二届中国海洋公益论坛在深圳开幕:让更多人认识海洋
大漠隐士,一生隐于敦煌
大漠隐士,一生隐于敦煌
第二届中欧校友商道论坛
第二届中欧校友商道论坛
食品安全科普创新公益大赛正式启动
食品安全科普创新公益大赛正式启动
看!这就是未来的生活
看!这就是未来的生活
本站部分图片和新闻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版权所有:中 华 环 保 宣 传 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