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华环保宣传网
佛山多日PM2.5臭氧超标 两站点重度污染 金隅年处理垃圾飞灰过万吨 明年或将突破3万吨 大连农村要建垃圾处理体系 综合整治农村环境 中国冬季大气重污染城市兰州将公布PM2.5指数 医院装上物联网医疗垃圾处理将全程监控 灰霾减轻 广州10个监测点全转“橙色” 武汉主要受PM10污染 PM2.5实时数据将发 长沙县餐厨垃圾统一收运 实现GPS全程监控 南京:机关单位垃圾分类 不规范的将被通报 PM2.5监测明年起分为6档 生态城市应包括自然生态、经济生态和社会生态三个系统 太原将建大气污染严控区 六城区范围建无燃煤村 废旧节能灯污染环境 上海人大代表提议制订规范 生态产业 张家界市举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管理办法听证会 北京建千亿环保产业园 确立全国生态建设核心地位 中国海平面每年上涨2.6毫米 土壤盐渍化将加重 中新天津生态城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不断上升 山西右玉“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通过专家评审 郑州中原区推进污染防治工作 改善空气环境质量 聊城日产生活垃圾约450吨 垃圾分类非一时之功 西安空气污染指数升高 10月环境空气优良为23天 北京昌平四万分类垃圾桶免费发居民 山东淄博: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 建生态城市 南充创四川省环保模范城市 “七大工程”建成投入运行 济南:自动餐厨垃圾车杜绝地沟油 山西省环保厅即日起将交叉督查各市环境质量 土壤污染堪忧 修复治理技术如何发力 青岛市建五站点监控水土流失 公告水土流失动态 医疗垃圾变成食品袋塑料水杯? 南宁本月首发PM2.5数据 空气质量优良率92.30% 山西将投入1546万治理重金属污染农田 9个PM2.5监测点 6个在闹市区 山西省将“清洗”重金属污染农田 广西环江县土壤修复项目实施见成效 广西各地环卫部门南宁取经 垃圾处理技术开眼界 新疆伊吾试点回收废旧地膜 积极治理白色污染 山东省明年废旧商品回收利用率要达80% 陕西西乡今年在15个小区试点垃圾减量分类 环保产业进驻长沙经开区 凯天环保建设第四个工业园 山东省莱州市垃圾处理场二期工程正式启用 北京市机场高速配专人捡白色垃圾 北京全市城管专项治理冬季白色污染 唐山:建垃圾处理厂消除“垃圾围城” 全国土壤侵蚀总量占国土面积的近四成 洛阳垃圾分类:及早着手,稳步坚持 柳州市"创模"交出漂亮成绩单 考核名列广西第一 土壤污染加重 “保土工程”将实施 山西省专项整治废塑料加工利用行业污染 江苏启用新空气质量指数 6种颜色评空气质量好坏

您的位置:首页 >环球扫描 >

佛山多日PM2.5臭氧超标 两站点重度污染

来源:更新时间:2012-10-15

受pM2.5、臭氧污染双重夹击

干晴静稳的天气令空气污染物难以扩散,广东佛山连续多日出现pM2.5、臭氧浓度双重超标的情况。昨日佛山空气能见度没有明显改善,全市除了三水监测站、三水云东海,其余8个测点的空气质量都维持在红色中度污染的等级。与上周五出现pM2.5重度污染的情况相比,尽管昨日10个测点的pM2.5都出现超标,但是只有华材职中测点为中度污染。相比之下,臭氧污染持续加剧,实况发布平台出现了大范围的中度污染现象。

8测点飘红

现中度污染

截至17时,发布平台的数据显示,华材职中、惠景城、湾梁、南海气象局、金桔咀等8个测点空气质量指数超过了175,达到中度污染的级别,超标75%以上,其余两个测点都在140左右。臭氧污染几乎覆盖全城,除三水两个测点外,其余测点的臭氧最近24小时最大8小时均值为240微克/立方米(以下单位同),与达标值160相比,超标五成。而pM 2.5的污染范围有所收敛,仅华材职中超标,其余测点都为轻度污染。空气质量发布系统建议老人、儿童、心脏病以及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避免长时间、高强度户外锻炼,一般正常人群适量减少户外活动。

据了解,12日珠三角40个空气监测站中度污染,其中佛山有两个监测站的pM2.5指数达到“重度污染”。这也是入秋以来珠三角空气首次出现“重度污染”的情况。

有关专家分析,根据往年的情况,佛山的6~8月空气质量比较好,而11月~次年2月出现pM2.5、臭氧超标的次数会较多。这与季候风气候有关,雨水、扩散条件、阳光都会影响空气质量。

热点图文

治沙高手“刘红柳”,夫妇二人投身大漠,耄耋之年依然很忙
治沙高手“刘红柳”,夫妇二人投身大漠,耄耋之年依然很忙
大型儿童环保音乐舞台剧《幸福在哪里》在京首演
大型儿童环保音乐舞台剧《幸福在哪里》在京首演
陈文森:以绿色的名义告别青春
陈文森:以绿色的名义告别青春
无悔三沙共筑梦  碧海椰风支教心
无悔三沙共筑梦 碧海椰风支教心
陈水华:痴心只为寻鸟踪
陈水华:痴心只为寻鸟踪
大学生文明旅游背包客牵手当地人共筑文明大环境
大学生文明旅游背包客牵手当地人共筑文明大环境
聚焦环保实践 第六届北大光华公益案例大赛落幕
聚焦环保实践 第六届北大光华公益案例大赛落幕
文旅融合的“非遗”新路
文旅融合的“非遗”新路
本站部分图片和新闻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版权所有:中 华 环 保 宣 传 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