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华环保宣传网
广东移动实施“智慧管理 节能减排”彰显成效 IBM助力中国化工构建智慧的协同管理平台 丽江将建智能交通系统 660个高清摄像头“无缝”拍全城 中国联通投资6亿 在四川泸州建“智慧城市” 物联网与云计算的紧密合作创造智能办公新环境 青岛培育新兴产业 有望引进高端智能工业机器人 天津无线城市平台2014年将建成 可支持千万用户容量 西南地区首个“智慧教室”项目落户成都青羊区 智能交通 打开缓解道路拥堵的另一扇窗 海盐供电:智能电网宣传形式多样 狠抓落实群众表扬 家电物联网行业崛起 问题仍然不容小觑 智能交通系统启用 严打五类违规 中国联通:云计算标准完善更多是以实践来引领 合肥十二五将发展新型传感器与智能仪器仪表等高端制造业 云计算将被大范围滥用 耗能存争议 工信部用试点经验避免云计算盲目投资 江苏南京智能电网项目获发改委物联网专项立项 美国再工业化 智能化生产为发展方向 物联网技术及智能家居应用市场调研分析 扬州智慧交通初步方案完成 公交站装电子站牌 师旭颖:智慧城市建设五大要义 广州推介智慧城市技术成果 智能交通体系受关注 武汉800多亿打造首个“智慧小区” 克拉玛依市城市智能交通指挥系统完成年内建设进度 山西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进入试运行阶段 云计算发展切忌跟风 标准建设迫在眉睫 物联网改变生活 移动车联网打造全新智慧高速路 烟台:智能交通系统数据共享 遇套牌车自动报警 四川双流: 建起空港现代田园新城 云计算从概念到落地 隐忧仍在 智慧城市助力城镇化 物联网和信息系统受益 中国制造双向发展 自动化智能化并举 中国智能电网建设总投资超2万亿 “智慧医疗”全面开花医疗信息化前景可期 南宁市目前已有58%的公交车安装车载视频监控系统 教育资源实现信息化 大步迈进“智慧校园” 佛山1.8亿元启动南海区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二期)建设 物联网扶持资金范围拓宽 民生类应用空间大 智慧城市板块:城镇化建设受益者 运营商主导 物联网完善智慧工业化建设 北京:智能交通二期工程明年启动 新型城镇化促智慧城市建设 加速安防产业高效发展 网络应用走向扁平化 智能建筑讲求开放与兼容 常州规划“智慧城市” 发展智能工程机械 “十二五”重庆智能电网投资751亿元 车联网是智慧交通的发展新动向 产业迎来政策机遇期 2012年南岸区手机和物联网产业集群发展迅速 能源互联网 智能电网进一步发展 春节长假放心出去玩 智能家居当好安全后盾 辽宁交通共享平台正式投入使用 智能交通建设步伐加快

您的位置:首页 >绿色家园 >

广东移动实施“智慧管理 节能减排”彰显成效

来源:更新时间:2012-12-26

如今,全社会都在大力倡导和实施“节能减排”战略。秉承“正德厚生臻于至善”的企业文化理念,中国移动广东公司(下简称“广东移动”)积极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将“智慧管理节能减排”纳入2012年“幸福广东创享移动”大型主题系列活动的九大项目之一。

2012年,广东移动不仅组建了“绿色行动计划”推进组,制定《绿色行动计划活动宣传内容》,还引入了合同能源管理(EpC)机制,打造“合作共赢”的节能减排方案,令多方受益。

随着创新节能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各种信息化节能管理手段的大力推广,广东移动在企业运营与发展的各个环节都始终惯彻着节能减排的意识,既有效节约了能源、资源,又为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做出了表率,而“无线城市”等信息化技术化手段则再次为全社会的“节能减排”工作添砖加瓦。文/黄启兵

实施“绿色行动计划”引入EpC节能机制

2012年广东移动在全公司上下大力实施“绿色行动计划”。在相关的节能宣传周活动中,广东移动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楼层电梯、员工内部OA系统、139社区空间及139邮箱等多种渠道形式,全方位宣传“节能宣传周”的主题思想。中国移动2012年百名节能员工评选、节能公益短信、“绿箱子”环保计划以及节能减排知识竞赛等生动活泼的形式,让节能宣传寓教于乐,令人受益匪浅。

根据“绿色行动计划”总体工作安排,广东移动引入了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机制(EpC)。EpC是合同能源管理(EnergyperformanceContracting)的英文简称,它源于上世纪70年代美国,是一种节能的新机制。现成为全球性备受推崇的一种节能机制,在我国已被各级政府列为法定的节能机制。EpC的实质是以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投资的一种运作机制,实际上就是将公司的节能效益转化为投资回报,实现合作方的“多赢”。

广东移动积极跟踪新型的节能措施,探索适合自身特色的节能减排措施:选择整体试点方案,按节能目标及效益分成比例,选定合作节能服务公司,在指定试点市公司开展工作。

从2011年开始,广东移动结合基站精确送风空调技术的试点,开始了EpC管理模式的探索,2012年进一步扩大试点规模,在广州、深圳、东莞、韶关一共40个站点进行测试。经过实施,基站空调精确送风技术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参与项目的各方都能从中获益。这一成功案例,为今后广东移动与合作伙伴的EpC项目奠定了基础。

推广成熟技术创新节能技术

要想实现“节能减排”,对于以信息化技术手段为特色的广东移动而言,技术先导尤为重要。广东移动在各类通信设备、基站中推广使用精密空调、铁锂电池、一体化机柜套等成熟节能措施。

比如,广东移动在功耗大、保障等级要求高的基站采用“1台精密空调+1台常规空调”搭配使用的模式,选择精密空调比起普通空调不仅节能20%而且寿命更长,2011-2012年期间,在基站及传输汇聚机房共应用精密空调2325台;又如,在通信基站中采用了在环境适应性、容量保持能力、以及重量等方面都比传统铅酸电池有所提高的铁锂电池,2011年-2012年期间共应用了1585组铁锂电池;再如,在基站中采用将通信设备、电源、蓄电池等集成的一体化机柜,减少制冷空间,不仅降低了基站能耗,也有效减低了运营商的成本,在2011年-2012年期间共应用一体化机柜达981套。

在技术实施的过程中,广东移动还特别注重节能技术的创新。2012年为了验证各类新型节能技术在移动公司应用的可行性,广东移动推进了一系列节能技术试点项目,比如在空调节电器上,分别采用了自适应电磁平衡技术、基站空调恒温节能系统(SES)、温度控制和自动补偿技术空调节电器等等;同时,还推广了蓄电池修复技术、通信基站精确控温节能技术、“反射隔热”基站节能技术。

这些创新型的节能技术在广东移动位于东莞、江门、广州、珠海、中山等地的100多个基站进行应用,成效显著。

智慧管理日常节能“习惯成自然”

“节能减排”重在管理,责任到人。为此,广东移动还通过加强内部管理,从细节入手,积极开展照明光源改造、办公文具节能、车辆管理节能等管理节能方式,多角度全方位的开展节能工作,让节能减排贯穿于企业运营的方方面面。

对于目前已为全社会普遍采用的节能照明光源,广东移动实施非节能照明光源改造,共改造照明光源12432支;对于办公文具的节能减排,则通过修改办公文具管理办法,优化办公文具申购系统,完善办公申购流程,使公司内的员工每人每月消耗办公用品的费用比2011年下降了10%;

对于纸张复印、打印的节能减排,广东移动要求员工在打印、复印文件时,多使用双面打印或复印功能,在工作允许的状况下可循环再使用已单面使用过的纸张,并且定期公布各部门纸张损耗量,经过统计,员工每人每月消耗纸张费用比2011年下降10%;

对于办公用房、营业厅、员工宿舍等物业节能减排,广东移动则继续对低效、耗电大的办公场地的照明设备实施环保、节能技术改造工作,继续降低水、燃油、煤气、天然气等资源消耗,降低物业使用成本,全年实现人均办公用电比2011年下降4%,而水、燃油、煤气、天然气等资源消耗降低5%;

对于车辆管理的节能减排,广东移动继续降低车辆耗油,降低车辆使用成本。据统计,2012年的车辆耗油量与车辆使用成本与2011年同比下降了5%。

无线城市助力全社会节能减排

在自身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的同时,作为一家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大型通信运营商,广东移动还积极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参与全社会的“节能减排”。目前,广东移动正在积极发挥信息化运营优势,全面推进“无线城市”的建设,共筑绿色智慧城市,助力企业和社会节能减排,为社会绿色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据介绍,“无线城市”是依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和TD-LTE技术,融合了移动互联、电子商务、三网融合、物联网、一卡通等多项先进技术,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智慧政务、智慧管理、智慧生活、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环保、智慧家庭”等,为市民的生活方式以及产业的转型升级注入了绿色、节能的“基因”。

在日常的服务当中,广东移动还通过推广电子账单、电子充值、网上营业厅,积极为个人提供低碳的信息化服务,给市民带来“自动化、无纸化、低碳化”的生活新体验。

热点图文

神了!56岁环保人的“破案经” 闻一闻就能嗅到排污蛛丝马迹
神了!56岁环保人的“破案经” 闻一闻就能嗅到排污蛛丝马迹
文化学者马未都参与犀牛保护工作
文化学者马未都参与犀牛保护工作
“2017首都十大杰出青年医生”评选结果揭晓(附获奖名单)
“2017首都十大杰出青年医生”评选结果揭晓(附获奖名单)
震撼!50张万箭穿心的环保宣传海报(一)
震撼!50张万箭穿心的环保宣传海报(一)
“神雾杯”第十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决赛在京举行
“神雾杯”第十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决赛在京举行
直击2017中国可持续时尚周风向标
直击2017中国可持续时尚周风向标
秦皇岛"清洁海滩"环保志愿者服务队开展环保宣传实践活动
秦皇岛"清洁海滩"环保志愿者服务队开展环保宣传实践活动
守护三江源自然之美
守护三江源自然之美
本站部分图片和新闻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版权所有:中 华 环 保 宣 传 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