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华环保宣传网
“一个太湖”背后什么在“跑冒滴漏” 兰州石化等重点企业承诺减排降污 行动,才有“美丽中国” 京津冀协同发展应先补上环保欠账 从历史和实践看河长制 对破坏环境者“偷一罚十”又如何 精打细算才有“绿色” 雾霾成因说法不该相互“打架” 火电站环评审批权 下放至省级 “水十条”落实难在哪儿? 雾霾实验室有必要建成世界最大吗? 自主减排,中国有决心和诚意 保护区为啥缺保护 “雾霾经济”之后 黄沙会否接棒 别让排污企业偷着乐 环保产业学会“借资下蛋” 持续推进核安全治理进程 筑牢核安全防线 100万元罚款能否威慑企业非法排污? 重污染天应急预案何以难应急 “新标准”让建筑更“绿” 环评审批“并联”好在哪儿? 环保部门应善抓国家环保督察机遇 兰州石化排污事件当公开解决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 改革验收方式 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治理塑料污染,中国有了“时间表” 推动点源环境管理向精细化发展 确保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行业健康发展 建立自行监测制度 强化环境管理 农村不是污染企业的安乐窝 以绿色贸易为抓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把土壤修复当作良心工程来做 涉案建设项目总投资额如何认定? 让环保失信者寸步难行 从源头管控尾气排放 租车将助力环境改善 垂直管理要明确四个法律关系 土壤保护应避免三个误区 “未验先投”处罚如何适用法律? 加快推进砂石行业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国家环保督察评价标准亟待建立 新版“限塑令”外卖快递限用塑料袋 应急救治设施不能忽视污水安全排放 严格水功能区监管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南方集中供暖,“大锅饭”没那么好吃 地方环境标准是推荐性标准吗? 综合利用产物是产品还是废物? 治霾军令状不能沦为废纸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意见》 摸清底数强化危险废物监管 如何推动疫情期间医疗污水有效处理?

您的位置:首页 >传媒视点 >

“一个太湖”背后什么在“跑冒滴漏”

来源:经济参考报更新时间:2014-10-22

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陈政高说,地下管线老化造成的管道“跑冒滴漏”严重。以自来水为例,我国平均漏失率为15 .7%,有些地方甚至高达30%以上,管道漏失导致我国每年流失自来水70多亿立方米,相当于一年“漏”掉一个太湖,足够1亿城市人口使用。(人民日报)

一年时间,地下自来水管网能漏掉一个太湖,若仅停留在口头的谴责,于事无补,更需要找出漏掉一个太湖的主要原因,看看“跑冒滴漏”的除了水还有什么?

“跑”掉的是惩处。地下自来水管网漏水,有关部门会不知道吗?有人会说,管子埋在地下,漏水很难发现。这句话如果放在20年前,真是个事实,但放在现下则是一句瞎话。科技已经发展,有专门检测地下漏水点的仪器相当精密。看来缺的是没有追责措施,让惩罚“跑”得无影无踪,才有了相关部门的视而不见。

“冒”出的是利益。自来水公司的“心”放在了哪里?放在了水价的上涨上。因为眼中太多盯着利益,才有了异味飘散却还能达标的自来水,才有了高层建筑上的住户滴滴答答的自来水。当自来水的管道里“冒”出的仅仅是小团体利益的时候,谁还关心地下的漏水?

“滴”走的是规划。自来水管网漏水,其实不只是管网构件的低劣和施工质量的低下,还与科学的规划相关———管网铺设我们的规划是出了问题的。管子铺在哪里,什么时候埋设的,经常是本糊涂账。在各自为政中,就有了拉不上的城市拉链,而拉链之下,漏掉的何止是自来水的一个太湖?当对规划的敬畏也随着破烂的管网“滴”走的时候,也就有了目前的尴尬。

“漏”完的是监管。自来水公司有主管部门吗?有,这个主管部门就是各地的水务局,几乎所有涉及水的职责都由水务局担着。如果水务局对自来水公司的监管足够严格,自来水公司的我行我素就会减少很多。在基层,税务局和自来水公司的微妙关系,常常使监管硬不起来,形同虚设。这就需要迅速理清关系,该监管的水务局要监管起来。

一年漏掉一个太湖,“跑冒滴漏”的不只是水,还有责任、敬畏、权益和追责。

热点图文

雾霾会使北方人寿命减少5年?
雾霾会使北方人寿命减少5年?
如何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
如何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
善生态补偿机制需打好“综合”牌
善生态补偿机制需打好“综合”牌
京津冀统一标准可以减少多少VOCs?
京津冀统一标准可以减少多少VOCs?
政策制度的宣传员 发现问题的情报员 问题整改的监督员
政策制度的宣传员 发现问题的情报员 问题整改的监督员
涉及高鼻羚羊角、豹纹陆龟……
涉及高鼻羚羊角、豹纹陆龟……
一个企业带动一片区域
一个企业带动一片区域
强化退捕禁捕 推动生态恢复
强化退捕禁捕 推动生态恢复
本站部分图片和新闻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版权所有:中 华 环 保 宣 传 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