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华环保宣传网
新兴经济体在新能源领域“弯道超车” 在海底“种”珊瑚 太阳能电池背板进口替代有望加速 野生动物给人类的一封信,你看到了吗? 年底前竹鼠、豪猪等45种野生动物将停止养殖 两巨头今起联手抬价 碳酸锂拉开上涨序幕 北京发布教育系统爱国卫生工作方案 环保部:高耗能行业增速呈上升趋势 南京累计收获优良天数281天 保威光伏支架中标海南20MW光伏项目 实体书店里 不只有图书 泉州纺企低碳攻略加大实施力度 市场空间大 企业需支持 布丁酒店首创低碳护照,引领绿色环保潮流 “可咸可甜”的端午节,它的丰富文化内涵你get了吗? “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将凸显四大特点 一河碧水,助力城市发展 格力 节能减排为低碳经济做贡献 办公室这些地方最容易“藏毒” 台湾元素下的低碳革命 闽纺服业加速转型 首个“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启动 赛维LDK公布1.1亿美元回购计划 24小时监控园区雨污排口 电子商务发展迅速 业内建议推广电子发票 倒计时500天来了!一起来点亮TA 打造黄河全流域文化旅游带 鄂尔多斯“低碳谷”迈出低碳发展的步伐 2011年光伏逆变器市场跌破60亿美元 环保产业如何参与碳达峰碳中和? 李佳琦们要“转正”!人社部拟增10个新职业,看看自己能干点啥 平桂飞碟钛白粉厂循环经济产业链条效益凸显 新兴产业带动上半年新能源电池投资倍增 最风雅的樱花季在“云上”等你 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助力环保产业发展 我国将开展首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摸清隐患底数 提升防范意识 波恩气候"空谈":气候基金仍未能兑现 海报|维护地球上所有的生命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将建成投产 4亿居民从中受益 逛动物园是件正经事 京沪高铁沿线七座城市将打造城市旅游联盟 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林下经济年产值将达一万亿元 低碳经济呼吁多元金融体系大力支持 “光盘行动”渐成武汉旅游新风尚 富国天源李晓铭:看好低碳环保板块成长潜力 世界地球日: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北疆电厂海水淡化“吃干榨净”零排放 数一数, 8月能看见几颗英仙座流星 磴口县循环经济实现工业零污染、零排放 公筷公勺摆上桌 科学分餐好处多

您的位置:首页 >气候变化 >

在海底“种”珊瑚

来源:人民网更新时间:2020-09-14

核心阅读

成片的珊瑚及珊瑚礁,是天然的防波堤,能够有效减弱海浪对海岸的冲击。然而,珊瑚礁曾在一些海域逐步消失。

采取科学的方式修复珊瑚,对维护海洋环境和海岸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海南省三亚市凤凰岛西侧海域,多年来,研究人员年复一年地在海底“种”珊瑚。

珊瑚移植筏抵达试验海域后,研究人员换上潜水服,向海中一跃——这是海南南海热带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热海所”)珊瑚养殖组研究人员工作的日常。

在海上试验平台上,热海所所长陈宏正带领研究团队把采集来的珊瑚亲本分解成小块,绑在苗床上。稍后,这些珊瑚苗床将被种入海中。白天试验、晚上研究,他们心底一直酝酿着一个计划——在海底建起一座美丽的珊瑚花圃,培育百万株珊瑚。

海底试验一波三折,危险与收获并存

在凤凰岛西侧海域,成片的珊瑚浮翠流丹、层层叠叠。但在10年前,这里还是另一番景象。只在凤凰岛西侧有少量的珊瑚礁,而活着的珊瑚更是难得一见。

2011年6月8日,凤凰岛珊瑚礁生态修复工程正式开始。这一天,在三亚市原海洋与渔业局的支持下,热海所研究团队在凤凰岛西侧、白排礁灯塔附近的海域试验性地投下了一块约500斤重的人工珊瑚礁,上面附着当年培育的石珊瑚苗。

“在河口地区污染及退化性水域开展珊瑚礁生态修复,无论是技术还是模式,几乎没有现成的路可以走。”陈宏告诉记者,试验一开始,难题就出现了。凤凰岛人工造岛之前,石珊瑚的自然分布深度可达5至6米。而在试验区域,水深4米以下很难见到珊瑚,残存的极少量珊瑚主要分布在深度2米左右的浅水区。研究团队开展调查后发现,由于水动力变弱,沉积物增多,透明度降低,新生的珊瑚苗无法在4米以下的深处附着生长。随后,研究团队及时调整了试验方案。

在海底试种珊瑚充满不确定性,同时危险重重。若不幸遇上台风,刚开始培育的珊瑚苗种,就会在剧烈的波浪冲击下荡然无存。陈宏介绍,试种珊瑚的海域,透明度经常不到1米,水下伸手不见五指。一次水中作业时,他被废弃的渔网缠住,经同伴帮助才化险为夷。

不过,艰苦和危险之后,常常会有惊喜与收获。“我们发现,珊瑚苗在受到伤害时,会形成愈伤组织,周边还会出现大量的新生水螅体。这些水螅体竟能够演化成为珊瑚体,这一发现为研究珊瑚的无性繁殖技术提供了启发。”陈宏介绍,一个水螅体的周围会生长出4至7个新芽,新芽逐渐发展成为珊瑚苗,这大大促进了珊瑚的繁殖速度和产量。

2016年,受台风影响,一部分珊瑚被破坏。研究所便采用无性繁殖的方式,重新培育出4万株珊瑚苗,形成了1500平方米的珊瑚礁群雏形。在2017年年初,研究团队对试种的珊瑚生长情况开展“回访”统计:2016年种下的该批珊瑚成活率大于95%,开局取得了进展。2017年,热海所在凤凰岛海域又培育了10.13万株珊瑚苗。

充分了解每种珊瑚的个性,培育共生物种

解决了珊瑚繁育问题,如何使珊瑚长得美、长得快,成为热海所研究团队最关心的问题。据介绍,每种珊瑚的生存习性都有差异,只有充分了解其个性,才能精准地为它们创造良好的自然条件。

珊瑚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共生生物的陪伴。有研究表明,共生关系是珊瑚礁生态系统赖以维系与生长的基础,热海所办公室主任李玉蓉介绍:“我们发现,货贝与软珊瑚存在共生关系——货贝清除软珊瑚体表的有害微藻,而软珊瑚则为货贝提供生存空间。”

“还有许多共生组合,例如虫黄藻与石珊瑚。石珊瑚需要碳来源,其利用虫黄藻呼吸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酶的作用,发展为碳酸钙骨骼,以促进珊瑚礁形成。”李玉蓉告诉记者,如果没有虫黄藻,也就没有缤纷奇异的珊瑚礁岛屿和沙洲。

也就是说,利用好虫黄藻,有助于石珊瑚的茁壮成长。由于虫黄藻对光照强度有特定需求,热海所研究团队进行珊瑚礁生态修复研究时,充分考虑虫黄藻的光线需求,安放不同的防护设施。

此外,要让珊瑚壮起来、水面亮起来,可以采用许多其他的生物手段。热海所研究培育组组长吕洪生告诉记者,一些海洋生物,对净化海水水质、提高珊瑚生长速度有较好效果。

2016—2019年,在崖州湾等试验海域,研究团队投放了20个牡蛎滤床,总共培育了100万个牡蛎苗及贻贝。一段时间以后,在海南省陵水县新村潟湖,一些海洋生物滤床附近的珊瑚区,透明度平均提高12%以上。“牡蛎滤床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珊瑚礁区的海水质量,提高了虫黄藻进行光合作用的能力。”陈宏解释道。

后来,在珊瑚礁生态修复工作中,研究团队根据生态系统的链式关系,培育与珊瑚密切相关的共生物种,如净化水质的贝类、降低水质富营养化和提高物种多样性的大型藻类,使珊瑚礁生态系统更加完善。

把试验平台搬到海面上,让珊瑚完全拥抱自然

崖州湾海域,3万株红色的柳珊瑚苗种已经成活,1万株本地特有的滨珊瑚苗长势喜人。2013—2020年,7年间,热海所研究团队还在鸭公岛和全富岛之间的海域培育出成片的珊瑚“花园”。近10年间,他们在一些海域内培育了23万株珊瑚。

珊瑚研究和试种的成果,离不开试验平台的保障。早在1996年,陈宏便在海南省陵水县新村潟湖建设培育平台。

2018年,热海所在崖州湾海域建立了新的试验平台——海上珊瑚养殖平台。该平台为木质浮式平台,面积120平方米,配套4个高密度立体养殖专用笼。

“平台具有良好的水质环境,避免了建设陆上养殖车间而消耗大量成本;平台上还配备了太阳能发电系统和试验室,可充分利用太阳光,从而节约养殖车间能耗。”吕洪生说。在漂浮于海面的平台上,珊瑚及共生生物完全“拥抱”自然,其创造的生长环境比室内养殖设施更为优异。

“未来的珊瑚花园,将是同时具备旅游观赏、环境保护、科学研究三位一体的综合性生态系统。”陈宏表示,在接下来的研究中,研究团队将逐步构建物种信息库、建立珊瑚及其伴生物种的人工扩繁体系。研究团队希望,海底珊瑚成群,种下的珊瑚苗能健康繁育、五彩缤纷,为海洋世界增添一抹亮色。

热点图文

摆脱“塑”缚这道考题,黑龙江作答成绩如何?
摆脱“塑”缚这道考题,黑龙江作答成绩如何?
“复工复产”后首个带观众的交响音乐会 “给了从业人员信心”
“复工复产”后首个带观众的交响音乐会 “给了从业人员信心”
迷路白海豚,我送你回家
迷路白海豚,我送你回家
樱花将开,摘下口罩的日子不远了
樱花将开,摘下口罩的日子不远了
这就是秦岭!
这就是秦岭!
景区“重启”,准备好了吗
景区“重启”,准备好了吗
可智能化调度指挥现场执法
可智能化调度指挥现场执法
大练兵投票日报第三期(截至12月23日19:00)
大练兵投票日报第三期(截至12月23日19:00)
本站部分图片和新闻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版权所有:中 华 环 保 宣 传 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