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华环保宣传网
首届“环境前沿技术论坛”将于8月6日-7日召开 碳中和大势所趋 资源化风劲泉涌 《江西省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明年3月1日起施行 个人不分类投垃圾最高罚500元 先立后破 有序做好“减碳”工作 一图读懂《山东省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草案)》 北京市今年已建成487座垃圾分类驿站 王浩院士:我国城市水问题治理现状与展望 典型案例 | 行政处罚未经集体讨论 法院依法撤销处罚决定 中国水环境微塑料污染及水处理工艺对其去除效果 西安实施生活垃圾输出区按量补偿 企业可不收集或治理VOCs的前提条件有哪些? 锦州凌河污水处理厂调试运行出水指标稳定 ​《湖南省绿色建筑发展条例》 伟明环保实际控制人项光明增持595.6万股 耗资1.1亿 一季度公司净利3.68亿 广东:关于开展石化行业建设项目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试点工作的通知 台州临海市关于杜桥眼镜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园区企业VOCs深度治理的几点思考 广东:关于2021年工业炉窑、锅炉综合整治重点工作的通知(附清单) 德龙与九江强强联合 将进一步参与唐山地区钢铁资源整合! 深圳大鹏新区推进污染源精细化管理 朔州市空气质量巩固提升2021年行动计划 张希良:未来中国碳市场规模或超70亿吨 碳价仍有上升空间 光大环境通过收购项目公司多数股权取得江苏无锡锡东垃圾发电项目一期 687家 履约率100% 深圳公布2020年度完成履约的碳排放管控单位名单 五莲新能环保发电有限公司飞灰处置项目中标公示 中晶技术︱减污降碳背景下轧钢加热炉的脱硫选择 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实现碳中和需付出艰苦努力 干法脱硫脱硝工艺流程介绍 银川市2021年重点排污单位名录 南山铝业:拟与联合新材料设合资公司 主要从事金属废料和碎屑加工处理、销售业务 揭秘碳市场里的碳商们:“现在一个月能干以前一年的事” 海南:关于试行开展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 2021年太原市级重点工程项目名单 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做好2022年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申报的通知 废活性炭到底是固废还是危废?各类活性炭都有什么特点?如何挑选活性炭? 用这些可持续的家居用品和家具为您的家进行生态改造 人工智能帮助新英格兰渔民更加环保 暑期旅游,时刻绷紧安全弦 生态设计使产品在生产前更环保的方法 这艘环保货船很快就可以出海了 这些地毯可水洗且环保 7 种别致且可持续的装饰升级 reVigor Marketplace托管Earth Flea以销售环保产品 6个简单实用的提示 让您在不伤害钱包的情况下更加环保 埃及新的环保塑料货币将于2021年11月上旬开始流通 早期地球氧气的增加与行星自转速度的变化有关 为大众带来环保交通 普通杀虫剂对蜜蜂任何量都有害 环保婚礼 让您的特殊日子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方法 加勒比地区塑料污染的整体评估 年轻的威德尔海豹需要在狩猎前练习导航

您的位置:首页 >天下关注 >

首届“环境前沿技术论坛”将于8月6日-7日召开

来源: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更新时间:2021-08-04

8月6日-7日,由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办,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协办,首届“环境前沿技术论坛”在北京召开,本届论坛以“聚焦环境前沿技术,共话协同创新发展”为主题,围绕水污染控制、环境监测等重点领域的技术创新需求,邀请国内著名学者、行业专家做主旨报告,分享国内外环境前沿技术,力促产学研协同创新。

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是加强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为促进我国环境领域的科技创新、推进环保产业的发展、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及“双碳”目标的实现,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将主办首届“环境前沿技术论坛”,以面向实际应用需求的技术创新为核心,搭建环境领域学界和产业界的高水平交流平台,研讨技术发展趋势,交流前沿创新技术及成果,推动创新成果转化,着力实现先进研究成果的产业化发展。

本届论坛以“聚焦环境前沿技术,共话协同创新发展”为主题,围绕水污染控制、环境监测等重点领域的技术创新需求,邀请国内著名学者、行业专家做主旨报告,分享国内外环境前沿技术,力促产学研协同创新。

时间:

2021年8月6日-7日

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苏家坨镇翠湖南环路13号院1号楼

参会方式

本届论坛将线上直播和线下会议同步进行。

1.线下参会:应防疫要求,本次大会将严格控制参会人数,不接受现场注册报名(以报名成功短信回执为准),本次会议所有参会代表须实名参会并现场出示健康码和行程码。

2.线上参会:通过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下方链接进入会场。

直播入口二维码!

会议链接:

https://play.yunxi.tv/pages/0d86ea6dd9ac4734bd6a4e462699d43d

重要提示:

会议报到时,如参会人员所在地区变为中高风险地区,或发现自己发热、咳嗽等,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相关规定,请参会人员自觉告知会务组并不再参会。

会议组织

主办单位: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协办单位: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联系方式

会议议程

主讲嘉宾

曲久辉,工学博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清华大学特聘教授,清华大学水质与水生态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国家生态环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主要从事饮用水水质安全保障、污水资源化与能源化、流域水环境与生态安全等研究。发表研究论文600余篇,获授权中国和国际发明专利100余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和技术发明二等奖4项、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1项、国际奖2项,200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14年当选国际水协(IWA)杰出会士,2018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19年当选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报告题目:长江大保护如何深度减排

侯立安,中国工程院院士,火箭军后勤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曾任中央联系专家、全国分离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未来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膜工业协会名誉理事长、北京发明协会副理事长等职务。长期致力于环境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技术管理工作,在饮用水安全保障、人居环境空气净化等方面取得多项突破性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军队、省部级奖励26项;出版专著3部,发表研究论文300余篇。荣立一等功1次、三等功4次,曾获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奖、全军首届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和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报告题目:新膜助力水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

王凯军,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中国沼气学会理事长,国家环境保护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家环境保护技术管理与评估工程技术中心主任,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总体组专家。在荷兰Wageningen农业大学环境技术系获得博士学位,曾任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城市污水与工业废水处理与资源化理论与方法、城市与农业废弃物处理与可再生能源技术开发、环境保护政策、标准研究与产业化方向,累计发表SCI论文近百篇,中文核心论文200余篇;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其他国家、北京市、环保总局科技进步奖共十余项,在城市污水处理、资源回收等方向开展了大量战略性、前瞻性和原创性研究,引领环保行业发展方向。

报告题目:从低碳社会到低氮社会看水处理技术的创新发展

胡 清,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环境化学、环境污染和水文学专业博士。现任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南科大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北京)主任,生态环境部土壤生态环境保护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环丁环保大数据研究院院长(公益兼职)。在大数据与生态环境、城市环境工程、污染场地绿色可持续修复与管理、生态环境发展战略与政策标准研究、环境健康、绿色环保及循环技术等多个专业领域积累了深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国内外实践经验。主持并参与二十余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协助我国多个部委对我国污染场地修复行业进行顶层设计。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次、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次等多个奖项及其荣誉。

报告题目:大数据与生态环境的发展

杨 敏,1985年7月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1992年3月在广岛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发展中国家科学院水与环境卓越中心主任。主要开展水中有害污染物的识别、转化与控制技术研究,在饮用水水质风险评价与控制、工业废水处理等方面取得系统性成果,共发表研究论文350余篇,其中SCI文章20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00余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成果在标准制定与实际工程中得到应用。

报告题目:水库产嗅藻生态位特征及原位控嗅

曹宏斌,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1年进入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工作至今。现任北京市过程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科院化学化工科学数据中心主任、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环境技术与工程研究部主任、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标志性成果责任专家(负责工业)。主要从事工业污染全过程控制技术与应用研究。发表论文30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70余项,成果已应用到煤化工、钢铁、有色等行业的100余项工程中。获国家科技进步和技术发明二等奖各1项,科技产业化特等奖1项,光华工程科技青年奖。

报告题目:反应-分离耦合强化工业废水深度处理

蒋靖坤,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副院长、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副主任;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优秀青年基金、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从事大气污染与控制、气溶胶科学与技术研究。承担了基金委重大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等任务,主持建设北京怀柔科学城空地一体环境感知与智能响应研究平台。发表SCI论文1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际气溶胶领域Smoluchowski奖和亚洲青年气溶胶科学家奖。任美国气溶胶研究学会会刊《Aerosol Sci Technol》副主编和《ES&T Letters》编委。

报告题目:气溶胶测量技术研发与应用

鲍 捷,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博士生导师,x-lab 创新创业跨界教师,国家引才计划-青年专家。先后毕业于清华大学、布朗大学,曾任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后、布朗大学兼职助理教授、加州理工学院访问首席研究员。在量子点光谱传感技术领域,鲍捷教授的技术发明,将科学家长年使用的专业分析仪器——光谱仪,进行3个数量级以上的微型化,形成可植入智能手机的传感器,并在《自然》期刊首次发表。鲍捷教授获教育部青年科学奖、科技部“十二五”突出贡献优秀人才、饶毓泰基础光学奖等荣誉。作为创始人和首席科学家,创立了芯视界科技公司,致力于发展量子点光谱传感技术的应用和产业化,并探索在水环境监测相关领域的应用。

报告题目:量子点光谱传感技术及其智慧水生态应用探索

姚 宏,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年博士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主要从事工业废水低碳脱氮资源回收协同增效关键技术产学研用一体化研究。现任北京交通大学智慧环境联合研究中心主任,环境学科带头人。2019年入选北京高等学校卓越青年科学家计划,2020年入选北京市本土战略科技人才,2021年当选北京市绿色产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国际有毒有害物质联合研究中心分中心主任,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主任,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副主任,IWA会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和中国淀粉工业协会理事等。主持和参加国家水专項、自然基金、北京市科委、教委等30余项,发表论文120余篇,申请专利60余项,已授权36项,推广20余项,建成示范工程近20余项,曾参加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部级一等和二等奖、个人科技奖等多项荣誉。

报告题目:工业废水厌氧氨氧化脱氮减碳技术体系创新与应用

王建龙,现任教于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核废物处理处置、难降解工业废水处理等,在核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培养博士研究生。

报告题目:电子束辐照处理难降解工业废水的原理及应用

陈志强,工学博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领域:污水生物处理技术、污泥减量及资源化技术、受污染水土环境修复。黑龙江头雁计划入选者,2012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哈尔滨工业大学污水处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污水回用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污水处理及有机垃圾资源利用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发表科研论文170余篇,其中SCI 80余篇。

报告题目:农村污水水污染特征及防治技术

王 军,博士,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于2008年在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获理学博士学位。现任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长期针对典型行业废水处理提效、降耗及资源化,发展以功能膜、磁分离等绿色分离过程为核心的创新材料、工艺与装备,推进工程应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课题、国家“863”重点课题及企业横向课题等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其中SCI论文80余篇;获授权专利20余项;参与制定标准6项;获得省部级奖励5项;完成工业废水达标排放、深度处理等相关工程项目近30项。

报告题目:水处理疏水膜材料、工艺及装备创新

薛 涛,E20环境平台执行合伙人、研究院执行院长,北京大学环境学院E20联合研究院 副院长,国家发改委、财政部PPP双库定向邀请专家,湖南大学兼职教授。曾任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环保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目前担任上海城投等上市公司独立董事。

报告题目:“十四五”环境产业发展机遇与风险

京 津 冀 国 家 技 术 创 新 中 心

大学与大学协同 大学与产业协同 创新与创业协同

创新与教育协同 中国与全球协同

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简称“中心”)是我国第一个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由北大、清华、北航、北理工、南开、天大、河大等京津冀高校共建,并与全球一流大学深入合作,以从科学到技术转化为核心功能,以重大基础研究成果产业化、发展原始创新为核心使命,致力于构建全球化协同创新体系,培育专业平台、研发原创技术、培育新兴产业、培养创新人才,打造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战略节点、高质量发展重大动力源。

中心围绕现代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环境保护等先导及战略产业建立科学技术产业一体化的协同创新中心,依托全球一流大学设立前沿技术研究所,遴选世界一流学者作为学术合伙人,研发前沿技术,抢占未来创新制高点;自建及共建工程技术研究所,组建专职工程技术团队,研发原创技术;通过技术入股、技术转让或许可等形式,实施成果产业化,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与全球一流大学联合培养创新创业研究生,学生在大学学习专业理论课,在中心学习创新创业课和以真实项目为基础进行实战训练,专业化培养创新工程师、创新运营师,实现“人才+创新”和“人才+创业”的复合效应。

设立知识产权基金采取学术选择与市场主导相结合的方式支持技术研发,组建转化加速基金采取市场化机制支持产业化,形成覆盖全创新链的资金链,为持续开展高水平科研及转化提供保障。

结合各地科技及产业优势,在天津、河北设立分中心或专业平台,构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在广东、浙江等地建立特色研究院及产业化基地,将北京及国际的高端科技资源与地方经济发展高效结合,形成“北京统筹、全球研发、全国转化”的发展格局。

目前,中心与10多所全球一流大学建立了官方合作关系,聚集了70位世界一流学者担任学术带头人,组建了约 200 人的工程技术团队,每年实施约 50 项世界一流的科研项目,累计转化率超过 60%,培养创新创业研究生约 200 人,初步成为一批世界著名大学共同的创新创业基地。

中心将秉承“因创新而无限,因共享而永恒”的核心理念,坚持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为加快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发挥重大战略支撑作用,形成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提升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一极,并为全球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热点图文

首届“环境前沿技术论坛”将于8月6日-7日召开
首届“环境前沿技术论坛”将于8月6日-7日召开
废活性炭到底是固废还是危废?各类活性炭都有什么特点?如何挑选活性炭?
废活性炭到底是固废还是危废?各类活性炭都有什么特点?如何挑选活性炭?
普通杀虫剂对蜜蜂任何量都有害
普通杀虫剂对蜜蜂任何量都有害
在发展您的家庭的同时尊重您的环保目标
在发展您的家庭的同时尊重您的环保目标
山东莘县迎接中央环保督察安排部署会议召开
山东莘县迎接中央环保督察安排部署会议召开
生态环境部:印刷工业、聚氯乙烯工业等两项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生态环境部:印刷工业、聚氯乙烯工业等两项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排放水质能养鱼 武汉控股黄家湖污水处理厂三期全面通水!
排放水质能养鱼 武汉控股黄家湖污水处理厂三期全面通水!
日供水量突破310万吨创历史新高!成都如何保障用水安全?
日供水量突破310万吨创历史新高!成都如何保障用水安全?
本站部分图片和新闻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版权所有:中 华 环 保 宣 传 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