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到2012年底,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能源生产大国,全国电力装机达到11.4亿千瓦,其中核电在建规模居世界第一。继广东阳江四号核电机组及福建福清四号核电机组相继开工后,2012年12月,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技术商业化示范项目华能山东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示范工程开工,同时江苏田湾核电站二期工程也低调开工,随着核电建设重新启动,预计到2020年,国内核电装备市场规模将达万亿元。
我国核电发展一直坚持“以我为主,中外合作,引进技术,推进自主化”的发展方针,在能源问题日益威胁到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背景下,我国核电技术日益成熟,对核电发展的战略由“适度发展”、“推进发展”调整为“积极发展”。2012年,支持核电发展的政策进入密集发布期,《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中国的能源政策(2012)》、《核电安全规划(2011-2020年)》和《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年)》等相继出台,核电建设进入恢复期。
能源“十二五”规划提出“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的目标,两个核电规划则正式宣告因受日本福岛核事故影响暂停审批一年半之久的中国核电开始重启,并以“新建核电机组必须符合三代安全标准”的要求结束过去多年核电发展技术路线之争。国土资源部日前发布消息,内蒙古发现目前国内最大规模的铀矿床,这一发现为国内核电资源保障供应提供支撑,中国“贫铀”论将有所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