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少人的心目中,县域经济多是小打小闹的传统行业,甚至是发达地区转移的淘汰落后产能以致污染行业。不过,在陕西旬邑这个西部县份,新型工业却挺起县域经济脊梁。
近年来,旬邑县按照“工业立县、工业富县、工业强县”的发展思路,以优势资源为依托,以工业园区为载体,以招商引资为抓手,坚持一手抓总量扩张,一手抓质量提升,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不断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使新型工业真正挺起了县域经济发展的脊梁。2012年,预计全年完成生产总值83.1亿元,增长18.5%;规模工业总产值95.1亿元,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1亿元,增长28.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95亿元,增长17.3%;地方财政收入2.76亿元,增长43.7%。
为了进一步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该县成立了以县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旬邑县工业强县工作领导小组。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一揽子政策措施,进一步明确了县域工业发展思路和战略重点。
旬邑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是全国一百个重点产煤县之一,多年来煤炭成为旬邑一大支柱产业。该县充分发挥这一资源优势,按照“强龙头、扩产能、重循环、促转化”的思路,依托煤炭资源优势,促进煤电转化,初步形成了以煤炭为主的工业经济,走煤炭精细化、煤电转化、煤综合利用,实现低消耗、高产出、低排放的绿色低碳经济循环利用的新路子,有力地加快了新型工业化进程,预计到2015年将达到1000万吨以上。
工业要发展,园区是承载。为进一步集聚生产能量,激活发展要素,始终坚持“产业集群化、设施配套化、服务一体化”的原则,制定出台更加优惠的政策措施,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全力打造新的产业高地。为此,该县结合县情实际,先后建成了太村产业园区、旬东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和土桥农副产品加工工业园区三大园区,截至目前,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6亿元,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4.03亿元。累计入驻企业34家。
目前,太村产业园区已完成创业大道、科技一路、书院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在太村园区矿山机械厂打工的太村镇刘家村农民刘军称,以前常年在西安等外地打工,月收入1500多元,现在家门口上班,每月收入2600多元,既增加了收入,又照顾了家庭。现在,该园区已入驻矿山机械厂、蓝海果业公司、佰群果业公司、北山果业公司、大秦农业公司、果蔬冻干厂、凯德瑞旬邑啤酒厂、天鑫肥业公司等17家企业。
以发展苹果、奶畜产品等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为重点的土桥农产品加工工业园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亿元,入驻企业14家,其中,投资1.3亿元的陕西通达旬邑县果汁厂、投资8600万元的旬邑奶畜养殖基地、投资5000万元的旬邑县亦康源乳品厂、投资4000万元的旬邑县万亩饲草种植加工厂,已全部投入生产和运营,投资2080万元的水氏乳品厂已建成投产。
减少排放量,积极发展低碳、循环经济是新型工业发展的方向。为此,该县适时高起点规划建设了总投资13.8亿元的中达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目前,园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6亿元,已入驻企业5家。投资2.2亿元建成2×1.5千瓦旬东热电联产集中供热项目已于2010年11月建成试运行,年综合处理煤矸石、煤泥30万吨,供热能力150万KJ/年,实现产值8800万元,安排当地剩余劳动力400余人。投资1.26亿元的粉煤灰水泥厂、3800万元的炉渣建材厂已开工建设。随着这些项目的建成,该县的工业经济又迈出崭新的一步,整个循环产业经济园区将形成煤电转化、煤综合利用发展新格局。最终实现煤炭资源就地“吃干榨净”,实现“零排放”,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升值。
同时,该县大力发展煤电、油化等新型工业,与延长集团达成石油资源合作开发协议,正在钻探资源井。
从旬邑这个西部县份发展县域经济的路子,我们应该能得到有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