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河南省城乡建设三年大提升行动计划付诸实施,给河南省唯一的省属建筑科研单位——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简称河南省建科院)带来了广阔发展空间。
无论是郑州市环城快速路立交桥,还是郑州国际会展中心项目,都饱含着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人的心血与汗水。而近几年,河南省建筑科学院已完成各类工程施工及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累计上万项,许多项目为省、市重点工程。
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分院参与了世界上第一条商业化运营的磁悬浮列车的基础工程检测,对大亚湾核电站进行了局部结构加固,企业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扩大。
时隔十年,2012年,全省建设系统率先通过中国实验室认可的实验室——河南省建筑工程质量检验测试中心站和国家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检测中心又顺利通过复审,出具的报告可以同国际43个国家互相认可。
据介绍,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在科研、工程质量检测、建筑环境与节能技术、建筑工程安全技术、特种工程施工以及人工智能检测仪器开发等方面具有很高的权威性。业务范围涉及建筑设计、建设监理、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建筑机械安全检测、建筑室内环境检测、房屋安全鉴定和建筑检测设备开发与生产。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承担了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上百项,主编参编部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主编大部分省内行业标准。
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下辖十四个研究所,另设信息中心、科研中心、材料中心、监理公司等。附设于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的相关机构包括:国家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检测中心、国家建筑工程室内环境与健康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核学会辐射防护分会建筑物室内氡测量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国家级民用建筑能耗测评机构、国家桩基考核基地、公安部防盗门检测中心、河南省建筑工程质量检验测试中心站、河南省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河南省建筑节能检测中心。
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技术力量雄厚,技术人员共350人,其中,高级职称67人(教授级高工17人),中级职称146人,初级职称76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7人,省管优秀专家5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跨世纪创新学术带头人4人,全国建设技术创新工作先进个人建设部创新标兵1人,河南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人。与此同时,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也注重新生力量的培养,形成梯队化的人员年龄结构,形成专业化的有机融合,为团队的协同作战和团队的创新能力不竭涌现奠定基础。
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着深厚的技术积累,曾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室内空气污染检测技术研究与设备研制”等2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建筑室内辐射污染控制与改善关键技术研究”等重大(点)课题11项。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还承担了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测试舱”,省重大公益项目2项,省高技术产业化项目1项,先后获各级科技进步奖105项,获国家专利与软件著作权35项,主编和参编国家级、省部级标准30余部。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的有关专家称,河南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和参编的多项标准规程发布,完善了我省建筑节能标准体系,显示出我省在建筑新技术推广应用方面的前瞻性和权威性,推进了我省建筑工作的顺利开展。
作为河南省建筑节能领域的先行者,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宏奎博士介绍,本着持续快速发展的原则,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正在加快平原新区生产试验基地和上海分院建设。平原新区生产试验基地位于正在建设的新乡市平原新区省科研机构研发产业化基地,现有面积达50亩;上海分院位于上海寸土寸金的浦东新区陆家嘴,主要从事各项业务在沿海及经济发达地区的拓展。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立足河南,辐射全国,我们将紧跟技术发展前沿,不断推动产业化进程与迈向外部市场的步伐,为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的持续科学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刘宏奎博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