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华环保宣传网
山东禹城以先进理念引领现代农业快速发展 高耗能行业能效管理待细化 河南农民巧用秸秆有妙招 变废为宝 新型微生物电池利用污水高效发电 水泥发泡保温板设备发展低碳经济 微生物治污无需化学药剂 垃圾焚烧二噁英在线检测有标可依 康乐县低碳农业造福千家万户 北京城市副中心最大污水处理厂升级完成试运行 洋县循环经济“引擎效应”凸显 实现财政收入1.8亿 苏州划定“红线”控制用水总量 桂林绿色能源智能电网产业园项目正式竣工投产 为何总有晒太阳工程? 低碳有机肥在杨凌问世 促进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强化一站式、全方位服务实力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应选择软法之治 3620家上市公司环境处罚披露率不到一成 再生资源循环经济建设需要大力扶持 污水还能发挥“余热”? 山东茌平县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实现"废物"再利用 创新驱动环保产业发展,中信环境应邀出席青岛国际水大会 垃圾分类处理企业10年增长18倍 全球倡低碳经济 风能渐成绿色能源主角 怎么管好生态环境PPP项目? 张萌:做山川河流的“把脉人” 我国发展低碳农业应需要南北协调 裕川环境创新污泥处理技术 广东省供销社走市场 推资源循环利用"变废为宝" 中华民族大团结绿色文化园建设启动 倡导发展低碳循环经济 中日联合发布新一代电动汽车充电技术标准 实施循环经济战略是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选择 “十四五”碳市场将进入平稳运行期 河南洧川镇发展“低碳农业”促农民增收 建得快还得转得好 晨阳水漆举行大型“环保水漆时代暨美丽河北交流研讨会” 污水处理厂应向能源工厂转变 科技创新发展:破冰资源综合利用 全国快递业务量已超600亿件 绿色快递蔚然成风 低碳经济与养鸡业发展之路 航运业氮氧化物排放急需严控 楼内养猪楼下产沼气楼上种菜 公寓引进循环农业 中国首次成功治理低浓度砷污染大型湖泊水体 温岭兴建一批截污治水工程 巴西低碳农业计划覆盖全国 “后疫情时期”光伏产业稳中向好 湘潭发电公司粉煤灰综合利用率达119.98% 绿色电力进千家万户,带动脱贫人数上万 十八大代表议生态文明:煤企更应注重低碳发展 新固废法出鞘在即 多管齐下提高综合利用水平 山东茌平:农民跨村致富促进设施农业生态化

您的位置:首页 >环保科技 >

山东禹城以先进理念引领现代农业快速发展

来源:更新时间:2012-12-03

近年来,山东省禹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工作,始终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科学发展、率先跨越”的战略举措,坚持“四化理念”,突出“四抓”措施,整合资源抓规模,强化措施抓投入,健全体制抓管理,发挥优势抓特色,实现了“一优三高”(优质高产高效高收入)目标。先后被授予全国现代农业信息化建设试点市、全国超级产粮大县、全国农业综合开发先进市、全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市等称号。

以现代化理念改造传统农业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需要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武装。我们依托中科院、农科院、企业研发平台等科技优势,把先进生产力送进乡村,让农民群众直接受益。一是涉农信息推动农业现代化提效。探索建立起“四节一网两增”(节能、节水、节肥、节药,现代农业信息网,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资源节约型现代农业模式,把良种推广、市场行情、标准化生产等信息“打包”,通过电脑网络、无线农业信息机、农业信息手机3类终端直接提供给农户,30多万农民及时了解新信息、掌握新技术,切实解决了农业信息“最后一公里”问题。二是科技创新推动现代化提质。王子付奶牛养殖合作社利用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净化环境、促进高产,形成的有机肥每吨价格2000元,牛奶蛋白质提高0.4个系数。加强农产品生态保护,引进昆虫病毒防治玉米螟,利用生物病毒防控美国白蛾,减少用药80%,防治率95%,促进了农产品的生态、安全、优质。三是农业机械推动现代化提档。建立农机投入机制,出台优惠政策,发展农机生产企业30家,全市大中型拖拉机达到2.4万台、联合收割机和免耕播种机2600台,农业耕种播机械化水平达到95%。目前,禹城正与山东省农机科研所合作“农机产业园”项目,项目核心区占地500亩,投资10亿元,建设农机产业创新孵化平台,项目建成后,全市农业机械化水平将得到全面提升。

以工业化理念发展现代农业

实现现代农业跨越发展,必须借鉴工业化模式,实行工厂化管理,拉长农业产业化链条。我们培育形成“六大产业”,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20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6家、德州市级22家。保龄宝、龙力生物2家企业上市。一是玉米深加工产业。以保龄宝、龙力、福田、绿健等10家企业为龙头,功能糖生产能力达到110万吨,产品占国内市场的80%,国际市场的35%,带动玉米种植300万亩,亩均增收100元。功能糖产业进入中国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百强,正在打造中国生物谷。二是豆类深加工产业。以禹王、金冠、鲁樱等企业为龙头,年加工大豆40万吨、大豆分离蛋白7万吨、食品馅料50万吨,被授予中国食品馅料城。三是畜禽深加工产业。以东君、安氏、六和等企业为龙头,规模以上畜禽加工企业40家,成为京津济地区重要的畜产品供应基地。四是木材深加工产业。以贺友为龙头,年产各类环保中高密度板200万立方米,占国内产能的15%,带动木片加工企业360多家,年增加农民收入2.5亿元。五是羊绒深加工产业。以鲁银、德信等企业为龙头,年加工标准纱3万吨、羊绒衫800万件,成为全国最大的羊绒精纺半精纺生产基地。六是蔬菜深加工产业。以鸿兴源、朝日等企业为龙头,年加工蔬菜35万吨,带动蔬菜种植24万亩,年增加农民收入1.8亿元。

以集约化理念抓好资源整合

以集约化理念整合农业资源,集中投入,彻底改变农业基础建设“撒胡椒面”模式。在政策推动、项目建设、市场运作等方面,集中精力,凝聚力量,统筹推进。一是在政策机制上。成立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市级领导、市直部门帮扶龙头企业责任制,每月10日、25日为帮扶企业工作日,帮扶领导和部门深入企业,及时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资金、土地等问题。重点建设项目,实行指挥部推进机制,一事一议,集中突破。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市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各类专项资金,鼓励农民走高产、高效、生态之路。二是在项目建设上。统筹实施高产创建、节水改造、土地整理等16个现代农业项目,惠及农田55万亩。其中,小农水项目建成高效节水灌溉工程10万亩,项目区内实行统一灌溉,水利用率提高到90%,亩均节省水费10元,单次灌溉周期缩短一半。三是在合作组织上。发挥种植大户带头作用,组建各种形式的生产合作社,为社员服务。毛庄村成立乐农农机合作社,1200亩耕地全部种植小麦玉米,解放了劳动力,年节省生产费用15万元以上。全市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900个,其中2家晋升为国家级示范社。入社农户6万户,占农村总户数的55%,入社农民人均年增收6000元,走出一条市场运作、农民增收、集约发展的现实之路。

以品牌化理念提升绿色农业

牢固树立“品牌就是生产力”意识,完善品牌建设激励机制,鼓励农产品商标注册,加大品牌营销推介,积极发展品牌农业、绿色农业。一是打造品牌产品。注册“嘎子”、“好鲜收”等蔬菜商标8件,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39件。二是建设名牌企业。农业龙头企业拥有中国驰名商标7件,中国名牌产品2个,省著名商标9件,省名牌产品12个。汉能光伏发电与青岛九联合作肉鸡一体化项目,开创性地在鸡舍上方铺设光伏电池板发电,建成后将成为全国首例、全国亮点。三是发展名品园区。建成向阳坡蔬菜、绿城花卉、禹西水产等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46处,创建国家级无公害水产品5个,被授予国家级健康养殖示范区。培育形成梁家大蒜、十里望盖韭等特色规模基地20余处,吸引周边1万多名村民打工就业,实现了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双促进”。向阳坡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建成全省首家民办有机农业研究中心,正与浙江海亮集团洽谈合作,建设全国最大的自营有机产业基地。

热点图文

徐州市『无废城市』建设再添法制新保障
徐州市『无废城市』建设再添法制新保障
中信环境技术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中信环境技术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助力流域区域水生态环境长治久安
助力流域区域水生态环境长治久安
深圳机场卫星厅建成首个建筑废弃物减量化中心
深圳机场卫星厅建成首个建筑废弃物减量化中心
卢擎宇:用担当书写无悔青春
卢擎宇:用担当书写无悔青春
萍安钢铁:按下环保提标升级改造“快进键” 提升绿色发展能力
萍安钢铁:按下环保提标升级改造“快进键” 提升绿色发展能力
抹尘净气 筑梦蓝天
抹尘净气 筑梦蓝天
减碳可量化,低碳得实惠
减碳可量化,低碳得实惠
本站部分图片和新闻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版权所有:中 华 环 保 宣 传 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