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华环保宣传网
亟须出台地下水污染防渗技术指南 落实塑料污染治理任务 推进零售餐饮行业绿色发展 补贴退坡产业发展的必然之举 建立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推进“建筑垃圾分类处理、回收利用和全过程管理” 洪灾管理有哪些自然解决方案? “保护与发展”是一不是二 把生态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 适应空气质量管理需求 完善标准体系建设 疫情应对给全球环境治理带来哪些启示? 保护江豚,从未止步 科学精准防治臭氧污染 海口生态治水经验值得借鉴 应尽快扭转社会环境监测乱象 垃圾分类从高校做起值得借鉴 杨杰孚委员:“垃圾分类”有助切断疾病传播途径 如何增强风险沟通中的社会信任? 农村污水治理四大问题亟待破解 自行监测技术指南为排污许可制度提供支撑 快递包装有了绿色标准 加快气候变化和碳排放权交易立法 完善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保障农业生态环境安全 污染地块修复效果评估问题的解读与建议 长三角示范区22条新政铺设“绿色长廊” 加大改革力度推进诚信监测 支持、推动青海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 长江沿岸港口水质监测亟待加强 从概念辨析和话题语境看“两山”转化 抓住环保利好推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坚定不移推进生态立县战略 助力基层生态环境部门有效研判建设项目重大变动 城市发展应遵循绿色发展理念 产业扶贫要走生态绿色之路 让十里春风温暖更多人的心田 科学谋划县级环境监测机构监测事权 中国可能会改变全世界对核能的看法 “十三五”农村环境整治应抓重点统全局 首部资源税法,让发展更“绿” 重点加强突发环境事件的可能性分析和应对 应对气候变化 “绿色建筑”促减排 如何破解“重化工围江”难题? 沈国军:推动生态保护,也是企业家的使命 加强塑料污染治理 全球携手正当时 京津冀治霾可引入环境污染责任险 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布点采样有哪些要点? 完善绩效考核促进环保PPP项目良性发展 完善环境许可证制度 推动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规范化 应促进臭氧和细颗粒物协同控制 治理制药行业臭气难在哪?怎么治? 明确管理对象 落实履约要求

您的位置:首页 >环保推荐 >

亟须出台地下水污染防渗技术指南

来源:中国环境报更新时间:2019-01-29

石化生产存贮销售企业和工业园区、矿山开采区、垃圾填埋场等区域应进行必要的防渗处理。加油站地下油罐应于2017年底前全部更新为双层罐或完成防渗池设置。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化学品生产企业以及工业集聚区、矿山开采区、尾矿库、危险废物处置场、垃圾填埋场等的运营、管理单位,应当采取防渗漏等措施,并建设地下水水质监测井进行监测,防止地下水污染。

加油站等的地下油罐应当使用双层罐或者采取建造防渗池等其他有效措施,并进行防渗漏监测,防止地下水污染。

——《水污染防治法》

近年来,由于防渗设施缺失、老化或存在缺陷,工业生产过程使用或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地下水环境系统,造成一些环境污染事件。“十二五”期间,全国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发现,部分企业防渗措施不到位,导致土壤、地下水污染现象十分普遍,从源头上杜绝污染物下渗刻不容缓。

《水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相关法律法规文件的出台,充分体现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的思路,以及国家推进地下水污染防治的决心。

对于加油站,根据相关要求,全国各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已采取了有效措施,督促相关企业履行地下水污染防治责任,稳步推进责任主体开展加油站防渗漏改造工作。

对于其他各类建设项目,2011年发布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 610)要求建设项目划分污染防治区,以及2016年修订的导则中细化的防渗技术要求,为新建项目的防渗提出了技术思路。但各类建设项目工艺特征各异,各工段潜在污染物性质不同,除危险废物处置场、垃圾填埋场以及石油化工行业等有较明确的防渗标准或指南,大部分工业行业尚未出台相关标准、规范,我国尚未构建完整的防渗管理体系。

因此,除导则发布之前就已经存在的,仍有大量化学品生产企业、工业集聚区以及矿山开采区等存在防渗失效的风险。对于此类场地,建议根据地下水环境敏感性、地下水污染防渗工程运行状况及地下水污染情况等作为评估条件,开展污染防渗需求评估。当污染源不满足国家或地方防渗技术要求,或渗漏检测结果为不合格,或污染源监测井中污染特征因子超过相应标准的,尽快开展防渗工程设计。

针对需要开展防渗的重点污染源,可根据场地及周边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污染源对地下水环境质量影响程度,分析不同地下水污染防渗技术的适用性与经济性,确定适宜的污染防渗技术,如地面防渗、垂直防渗等。地面防渗是利用不透水层将污染源底部与土壤或地下水进行隔离,主要用于新、改、扩建项目的防渗,而对于尚在运行的污染源,则主要在池体、地面、可转移填埋物的填埋场、无障碍物的平面等进行地面防渗。垂直防渗则是利用垂向防渗帷幕阻断污染源与周边土壤和地下水的水力联系,主要适用于受地形条件或已有建筑、装置、固废堆存(贮存/填埋)等限制,无法进行地面防渗的,以及亟须切断污染侧向传输途径的污染源。

为确保地下水污染防渗工程的有效性,还需制定污染防渗工程有效性监测方案,包括开展重点区域的渗漏检测,布设污染源地下水监测井,或结合污染物类型、防渗层材料、防渗结构、破损条件等参数进行模拟评估。

地下水的污染防治必须树立源头防控优于末端治理的理念,将污染扼杀在源头。亟须尽快出台地下水污染防渗技术指南或规范,使渗漏污染真正实现早发现、早治理,大大减少后期治理的成本,使环保监督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作者系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联合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热点图文

农村污水治理四大问题亟待破解
农村污水治理四大问题亟待破解
全面激活乡村振兴“美丽”基因
全面激活乡村振兴“美丽”基因
虚构的“种草”,是污染购物环境的“毒草”
虚构的“种草”,是污染购物环境的“毒草”
河北大气环境专项行动注重非现场执法
河北大气环境专项行动注重非现场执法
东营市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倾倒处置问题多发、监管不力
东营市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倾倒处置问题多发、监管不力
潍坊高新区4家企业被就地查封
潍坊高新区4家企业被就地查封
大连海关退运“洋垃圾”306吨
大连海关退运“洋垃圾”306吨
巴中捣毁非法野生动物制品交易窝点,查获制品266.8公斤
巴中捣毁非法野生动物制品交易窝点,查获制品266.8公斤
本站部分图片和新闻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版权所有:中 华 环 保 宣 传 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