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华环保宣传网
十三年磨剑今试刃 益生环保跻身 【干货】为什么你的填料挂不上膜?看完这篇文章你就懂了! 生态环境部召开“十四五”土壤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咨询会 入手荆门焚烧项目,高能环境2月斩获30多亿元订单 供暖季施压雾霾防治 重污染天气强制措施出台 “白洋淀与大清河流域(雄安新区)水生态环境整治与水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取得突破进展 百家企业齐聚上海蒸发结晶展 共享行业技术盛宴 新能源汽车驶入十字路口 补贴退坡或将分档下调 递出一张“芯”名片 成就水处理智造“如克”之名 除尘器民营企业翘楚 华东环保亮相2015浙江环博会 共话绿色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绿色金融与低碳发展论坛在京举办 12大优势一锤定音 还觉得高压清洗车难选吗 MBR膜污染机理及控制因素! 雾霾是“会呼吸的痛” 全世界都在为它行动 臭氧污染防控及柴油货车污染防治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 地热能发电前景可期 四大问题仍待破解 专攻高难度废水膜处理,用高品质践行环保使命 干货!折点加氯法除氨氮的成本计算! 华世洁“分子筛转轮净化一体机”成VOCs治理热宠 佛山鹰之家环保将高调亮相第十二届广州环保展 整体产业链持续走强 新能源汽车按下“快进键” 水务热点抢先看 聚焦9月上海论坛“全议程” 原创|关于污泥干化技术的总结! 北环的2018:新增合同额175亿, 锁定大梦想一路前行 2019实用技术 | DANAS有机废弃物干式厌氧发酵技术及装备 光伏市场迎来爆发年 分布式电站助力平价上网 化工人不能忘|8月23上海将举办中国大化工装备展 农村污水治理难 污水处理车能否成为解决突破口? 权责范围理应更为明晰 环保部被告案引发思考 上海化工装备展今日隆重开幕,风向标盛会揭晓化工大趋势! MBR膜生物反应器工艺:高标高适配 双积分政策正式落地 新能源车企要关注这些变化 以技术力量撬动产业发展 茂升环保打造废水蒸发器精品 华南工业节水与废水处理技术研讨会:提前预登记 精工打造转子泵 秦平机械成品牌和实力担当 火花带闪电 新能源汽车市场碰撞如此激烈 今夏北京雾霾高发 “积累说”解释成因更为科学 关于厌氧反应器的16个技术问答! 风电行业步入提速期 小型分布式将成重头戏 2017亚太生物质能展 8月盛大开幕 PM2.5全国预警预报系统在建中 国内设备企业逐步抢占市场 诠释硬实力 RSP黄泵VR全景功能上线 沸石(分子筛)转轮浓缩技术在治理软包装VOCs废气的应用 大咖齐聚第七届“节博会” 共商公共机构节能大计 固态电池成行业新宠 商业化之路却道阻且长 霾在心中久难散 春雨难清心中雾 2020年中国空气净化器行业市场竞争格局与投资现状分析 金秋十月盐城环保展拉开帷幕 共享产业盛世 绿色技术推广目录名单公示 欣克利角C项目渐入佳境 核电“海外淘”更进一步

您的位置:首页 >环保推荐 >

【干货】为什么你的填料挂不上膜?看完这篇文章你就懂了!

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2019-07-24
生物膜法是一种废水处理方法,具有污泥量少,不会引起污泥膨胀,对废水的水质和水量的变动具有较好的适应能力,运行管理简单等特点。

生物膜法是使微生物附着在载体表面上并形成生物膜,当污水流经载体表面时,污水中的有机物及溶解氧向生物膜内部扩散。膜内微生物在有氧存在的情况下对有机物进行分解代谢和机体合成代谢,同时分解的代谢产物从生物膜扩散到水相和空气中,从而使废水中的有机物得以降解。

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的区别不仅仅是微生物的悬浮与附着之分,更重要的是扩散过程在生物膜处理系统中是一个必须考虑的因素。在生物膜反应器中,有机污染物、溶解氧及各种必须的营养物质首先要从液相扩散到生物膜表面,进而进到生物膜内部,只有扩散到生物膜表面或内部的污染物才有可能被生物膜内微生物分解与转化,终形成各种代谢产物。另外,在生物膜反应器中,由于微生物被固定在载体上,从而实现了SRT与HRT(水力停留时间)的分离,使得增殖速率慢的微生物也能生长繁殖。因此,生物膜是一稳定的、多样的微生物生态系统。

1. 生物膜的形成原理(挂膜过程)

生物膜的形成过程是微生物吸附、生长、脱落等综合作用的动态过程。

首先,悬浮于液相中的有机污染物及微生物移动并附着在载体表面上;然后,附着在载体上的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进行降解,并发生代谢、生长、繁殖等过程,并逐渐在载体的局部区域形成薄的生物膜,这层生物膜具有生化活性,又可进一步吸附、分解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直至后形成一层将载体完全包裹的成熟的生物膜。

根据Characklis、Liu等人的研究,微生物膜的形成通常经历载体表面改良、可逆附着、不可逆附着、生物膜形成四个阶段,具体描述如下:

微生物在载体上的挂膜可分为微生物吸附和固着生长两个阶段。载体加入水体以后,首先进入吸附期。有部分微生物和丝状物质已经附着在载体表面,附着了较多物质的位置往往是载体的凹处,不容易被水流剪切的地方。此时悬浮液中的微生物大量增长,出现较明显的一个污泥层。

经过不可逆附着以后,微生物在载体表面获得一个比较稳定的生长环境,在供氧和底物充足的情况下,吸附在载体上的污泥中的微生物很快就开始生长。

随着培养驯化时间的增长,在载体表面生长的生物膜也迅速增长,逐渐覆盖整个载体表面,并开始增厚。但生物膜的生长并不均匀,在载体比较突出的地方,生物膜比较薄,而凹处则会长出相当繁盛的菌落,可见水力剪切对生物膜的生长具有重要的影响。在载体表面附着生长的微生物种类也很繁多,除了累枝虫、钟虫外,还可观察到丝状菌、球菌、杆菌等,还有一些游泳性的细菌在活动。随着载体上附着了越来越多的生物膜,载体的表观密度逐渐会下降,变得更轻,更容易流态化,同时在下降区的载体下降速度有所变慢。

2. 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因素

生物膜的形成与载体表面性质(载体表面亲水性、表面电荷、表面化学组成和表面粗糙度)、微生物的性质(微生物的种类、培养条件、活性和浓度)及环境因素(PH值、离子强度、水力剪切力、温度、营养条件及微生物与载体的接触时间)等因素有关。

2.1 载体表面性质

载体表面电荷性、粗糙度、粒径和载体浓度等直接影响着生物膜在其表面的附着、形成。在正常生长环境下,微生物表面带有负电荷。如果能通过一定的改良技术,如化学氧化、低温等离子体处理等可使载体表面带有正电荷,从而可使微生物在载体表面的附着、形成过程更易进行。载体表面的粗糙度有利于细菌在其表面附着、固定。

一方面,与光滑表面相比,粗糙的载体表面增加了细菌与载体间的有效接触面积;另一方面载体表面的粗糙部分,如孔洞、裂缝等对已附着的细菌起着屏蔽保护作用,使它们免受水力剪切力的冲刷。

研究认为,相对于大粒径载体而言,小粒径载体之间的相互摩擦小,比表面积大,因而更容易生成生物膜。另外,载体浓度对反应器内生物膜的挂膜也很重要。Wagner在用气提式反应器处理难降解物废水时发现,在载体质量浓度很低情况下,即使生物膜厚达295μm,还是不能达到稳定的去除率。但是,在载体浓度为20-30g/L时,即使只有20%的载体上有75μn厚的生物膜,反应器依然能达到稳定的(98%)去除率,COD负荷可达58kg/(m3·d)。

2.2 悬浮微生物浓度

在给定的系统中,悬浮微生物浓度反映了微生物与载体间的接触频度。一般来讲,随着悬浮微生物浓度的增加,微生物与载体间可能接触的几率也增加。许多研究结果表明,在微生物附着过程中存在着一个临界的悬浮微生物浓度;随着微生物浓度的增加,微生物借助浓度梯度的运送得到加强。

在临界值以前,微生物从液相传送、扩散到载体表面是控制步骤,一旦超过此临界值,微生物在载体表面的附着、固定受到载体有效表面积的限制,不再依赖于悬浮微生物的浓度。但附着固定平衡后,载体表面微生物的量是由微生物及载体表面特性所决定的。

2.3 悬浮微生物的活性

微生物的活性通常可用微生物的比增长率(μ)来描述,即单位质量微生物的增长繁殖速率。因此,在研究微生物活性对生物膜形成的初阶段的影响时,关键是如何控制悬浮微生物的比增长率。研究结果表明,硝化细菌在载体表面的附着固定量及初始速率均正比于悬浮硝化细菌的活性。Bryers等人在研究异养生物膜的形成时也得出同样结果。

影响悬浮微生物活性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种:

(1)当悬浮微生物的生物活性较高时,其分泌胞外多聚物的能力较强。这种粘性的胞外多聚物在细菌与载体之间起到了生物粘合剂的作用,使得细菌易于在载体表面附着、固定;

(2)微生物所处的能量水平直接与它们的增长率相关。当卢增加时,悬浮微生物的动能随之增加。这些能量有助于克服在固定化过程中微生物载体表面间的能垒,使得细菌初始积累速率与悬浮细菌活性成正比;

(3)微生物的表面结构随着其活性的不同而相应变化。Herben等人研究发现,悬浮细菌活性对细菌在载体表面的附着固定过程有影响,而且,细菌表面的化学组成、官能团的量也随细菌活性的变化有显著变化。同时,Wastson等人的研究表明,细胞膜等随悬浮细菌活性的变化而有显著变化。细菌表面的这些变化将直接影响微生物在载体表面的附着、固定。因此,通常认为,由悬浮微生物活性变化而引起的细菌表面生理状态或分子组成的变化是有利于细菌在载体表面附着、固定的;

(4)微生物与载体接触时间。微生物在载体表面附着、固定是—动态过程。微生物与载体表面接触后,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条件,因此必须保证微生物在载体表面停留一定时间,完成微生物在载体表面的增长过程;

(5)水力停留时间(HRT)。HeUnen等人认为,HRT对能否形成完整的生物膜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其他条件确定的情况下,HRT短则有机容积负荷大,当稀释率大于大生长率时,反应器内载体上能生成完整的生物膜。刊huis等人的试验证明了这种观点。在COD负荷为2.5kg/(m3·d),HRT为4h时,载体上几乎没有完整的生物膜,而水力停留时间为1h时,在相同的操作时间内几乎所有的载体上都长有完整的生物膜,且较高的表面COD负荷更易生成较厚的生物膜,即COD负荷越高,生物膜越厚。周平等人也通过试验证明了较短的水力停留时间有利于载体挂膜;

(6)液相pH值。除了等电点外,细菌表面在不同环境下带有不同的电荷;液相环境中,pH值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微生物的表面电荷特性。当液相pH值大于细菌等电点时,细菌表面由于氨基酸的电离作用而显负电性;当液相pH值小于细菌等电点时,细菌表面显正电性。细菌表面电性将直接影响细菌在载体表面附着、固定;

(7)水力剪切力。在生物膜形成初期,水力条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它直接影响生物膜是否能培养成功。在实际水处理中,水力剪切力的强弱决定了生物膜反应器启动周期。单从生物膜形成角度分析,弱的水力剪切力有利于细菌在载体表面的附着和固定,但在实际运行中,反应器的运行需要一定强度的水力剪切力以维持反应器中的完全混合状态。所以在实际设计运行中如何确定生物膜反应器的水力学条件是非常重要的。

3、挂膜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3.1 生物载体挂膜过程中的作用力

生物载体挂膜过程中的作用力直接促成了微生物与载体表面的直接作用,在整个生物膜形成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生物载体在挂膜过程的作用力较为复杂,这里详细分析与生物载体表面理化特性有关的物理力,如范德华力、静电作用力、表面张力、水动力外,还有湍流扩散力、表面剪切力、载体运动引起的力等。

3.2 载体表面亲水性的影响

华南理工大学江帆通过对不同载体挂膜实验得出:GPUC载体表面含有-OH、酰胺基等亲水性基团,而大部分微生物本身具有良好的亲水性,载体表面与微生物表面能够形成氢键结构;同时亲水性载体表面自由能低于疏水性载体的表面自由能,水中的微生物更容易接近亲水性载体表面吸附生长。实验中对GPUC载体与普通多孔载体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GPUC载体的挂膜量及挂膜生物活性均大于普通多孔载体。

3.3 温度对挂膜行为的影响

水温是微生物的重要生存因子,在适宜的水温范围内微生物可大量生长繁殖。每一种微生物都有一个适合生长温度,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大多数微生物的新陈代谢活动都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随着温度的下降而减弱。好氧微生物的适宜温度范围是10—35℃。水温对硝化菌的生长和硝化速率有较大的影响。大多数硝化菌合适的生长温度是25—30℃之间,当温度低于25℃或者高于30℃硝化菌生长减慢,10℃以下硝化菌的生长及硝化作用显著减慢。

江帆分别在10℃、20℃、35℃左右时进行挂膜试验,同时在整个挂膜过程中测定填料上附着的微生物量,根据结果绘制不同温度下的微生物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在10℃时,挂膜启动较慢,经过7d才有明显的生物膜附着,挂膜成熟经过了21d,附着生物量大值为2.1 g/L;在35℃时,经过4d生物膜开始形成,生物膜成熟经历了大约19d,附着生物膜量大值为3.5g/L;在20℃左右时,经过2d生物膜开始形成,生物膜成熟经过了10d左右,附着生物膜量大值为5.7g/L。可见,温度对挂膜的影响不大明显,在15℃~30℃范围内,填料表面生物膜都能够形成,挂膜启动的比较快。

温度是影响生物活性和代谢能力的关键因素,其对硝化反应过程的影响主要在于硝化细菌的生长规律及生物活性上。

温度对生物活性的影响表现为:

一是对生化反应速率的影响;

二是对氧的传质速率的影响。

3.4 载体比表面积、表面粗糙度对生物膜附着性能的影响

微生物的表面积、表面粗糙度形成初期生物膜的主要因素。大的比表面积、粗糙度提高了载体对微生物的捕捉能力。表面粗糙度大的载体对水流具有更强的重新分布能力使反应器内水流对载体上生物膜的剪切力变小,同时为微生物与基质之间的混合和接触提供了有利的内环境,促进了生物膜在填料表面的积累。粗糙表面比光滑表面具有更厚的层流边界层,能提供良好的静态水力学环境从而避免水流剪切力对附着微生物增长的不利影响,所以在生物膜形成的初阶段,较大的比表面积、表面粗糙度可使生物膜的形成速度加快。

原标题:【干货】为什么你的填料挂不上膜?看完这篇文章你就懂了!

热点图文

原创|关于污泥干化技术的总结!
原创|关于污泥干化技术的总结!
污水处理水样采集指导手册|通用版
污水处理水样采集指导手册|通用版
精密测量院在沸石分子筛Lewis酸性位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精密测量院在沸石分子筛Lewis酸性位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关于AAO工艺的详解!
关于AAO工艺的详解!
怎样去除印染废水中的碳、氮、硫,你知道吗?
怎样去除印染废水中的碳、氮、硫,你知道吗?
推荐收藏丨关于曝气池运营全问题 都在这了
推荐收藏丨关于曝气池运营全问题 都在这了
嘉恒化工:电子垃圾处理环保新生产工艺
嘉恒化工:电子垃圾处理环保新生产工艺
收藏!干扰同步脱氮除磷效率的5个因素及对策!
收藏!干扰同步脱氮除磷效率的5个因素及对策!
本站部分图片和新闻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版权所有:中 华 环 保 宣 传 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