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上海市一直在推进垃圾分类减量工作,但由于政策体系尚未形成,工作目标实施进程中缺乏合理有效的组织路径和技术途径,长效的垃圾分类投放机制尚未形成。“将居民的分类垃圾在收集时又混装在一起的行为严重打击了居民的分类积极性!”政协委员阎凌云在提案中呼吁,尽早出台《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并将垃圾收运处置费与小区挂钩。
阎凌云说,上海有必要建立垃圾分类减量工作经费和垃圾收运处年经费之间的联系机制,在此基础上开展工作。他尤其指出,除了个人,企业方面也要积极参与,如玻璃和马甲袋的回收等,必要时政府可进行补贴。他同时建议,将垃圾分类的工作目标修改为十年减量30%。
阎凌云认为,垃圾分类减量要从源头抓起。他建议中心城区某区试点将垃圾收运处置费以小区人口垃圾产生量拨到物业公司,将计量收费系统延伸到小区或垃圾压缩站,物业公司按垃圾量交费给环卫作业公司,对减量部分优惠收费,超量部分加价收费,以此激励物业公司参与垃圾分类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