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华环保宣传网
凝聚核心智慧 驱动业务成长:中持技术名人堂正式揭幕 大气治污继续闯关 工业窑炉治理明年有把握交卷吗 上海会展业即将重启,化工环保展8月26日如期举行 助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 纯电动环卫车大势所趋 环保在线专访恒通环境重庆分公司总经理郭乐 除尘设备制造行业市场规模与发展趋势分析 再次迎来发展机遇【组图】 中国供热展将于2021年5月12日强势回归 创新系统解决方案助力行业发展 再迎喜讯 | 航天凯天环保预中标宁远县城乡污水治理PPP项目 第二批PPP典型案例公布 7大环卫项目入围 瞄准“四个明显”目标 蓝天保卫战强化督查全面铺开 CIME2020共享共赢矿山产业链平台 论沸石分子筛转轮之于VOCs治理 中平科技开课了 技术和设备“双剑合璧” 工业废气治理渐入佳境 第十八届科仪展在京开幕,助力科学仪器行业共同发展 案例解读:揭开垃圾发电企业涌入环卫市场真相 锁定六大重点 VOCs治理2020年能否完成目标 用科技净化地球,泽铭环境打造综合环境服务提供商 2020世环会为您提供一站式环保技术解决方案! 是的,又是我,给你送5亿环卫招标信息来啦 建不起 用不了?共享模式打破VOCs治理困境 工业余热回收再利用的发展前景解析 春华秋实二十载,山科创造智慧水务新格局 突出精准、科学、依法治污 有效降低夏季臭氧污染影响 泷涛环境成功入选“2019年度北京市知识产权试点单位” 重磅!5G无人驾驶环卫机器人编队惊艳亮相岳麓山大学城 城镇黑臭水体如何治理?这场大会给您想要的答案 民用散煤整治提上大气治污日程 这些地方已经开始行动了 前哨站已打响,第十九届科仪展正在火热招商中… 从2019世环会,看南方泵业的实力与“态度” 治气高压态势持续 大气污染防治设备市场可观 CDEPE成都环保博览会2020年3月蓉城召开,探寻千亿环境监测市场 “悄无声息”搞破坏 臭氧超标成治污焦点 钢铁、火电、化工等频频被点名 重污染企业转型何时是坦途 硬核实力谁更强?2020第十四届中国环保展见证荣耀 京津冀重污染根源清楚了 2020年秋冬治理有了新方向 匠心打造水处理整体方案 龙安泰环保现身CIEPEC 2019 预见2020:《2020年中国光伏发电行业产业链全景图》 “人努力”成就各地蓝天答卷 大气治理仍需久久为功 2020年氢能源政策汇总分析 长三角氢走廊形成以点带面的示范作用 2020年度YBZHAN品牌直播如火如荼的进行中 打造水处理设备新名片 文远环保趟出智造创新路 大气质量来了个急转弯 空气净化器亟需发挥品牌效应 火!海南两片区11亿环卫一体化项目引近20家企业角逐 全国碳市场开市前夕,企业都做了哪些准备和规划? 又是一年臭氧污染高发期 VOCs防治工作已就绪 喜讯连连丨中机恒通环境再中两标! 2021年中国空气源热泵行业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IG CHINA 2020气体展精彩纷呈,期待您的加入! 应急减排清单陆续公布 秋冬大气污染治理之弦绷紧 5010万元/年,中环洁取得汾阳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

您的位置:首页 >传媒视点 >

凝聚核心智慧 驱动业务成长:中持技术名人堂正式揭幕

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2020-01-16

1月15日,围绕“环境技术企业”的战略目标而设立的“中持技术名人堂”在北京总部揭幕。首批在不同业务领域有着深厚理论造诣和丰富工程经验的八位中持高级技术专家被列入“中持技术名人堂”之中。中持股份董事长许国栋、总经理邵凯、副总经理张翼飞等公司领导与高级技术专家们一同出席揭幕仪式。

依托于这些高级技术专家的核心技术实力和洞察力,中持各业务单元和技术团队将得以在立足本地服务实际的基础上,更高效地链接区域专业资源,形成交流协作、开放聚合的可持续成长型创新生态群落,更有针对性地为技术创新提供广阔的理论研究维度和应用实践尺度,并能以此构建更具技术韧性的业务服务阵列,以此持续实现技术迭代的正向反馈,提升客户服务的高感知。

高级技术专家简介

曹业始

代尔夫特技术大学(TU Delft) 环境生物技术博士

水协会士(IWA Fellow)、水协(IWA)营养化去除与回用(NRR)专家组领导小组成员(2009-2019)世界银行环境咨询顾问

曾任新加坡公用事业局(PUB)生物技术组负责人,首席专家,2019年加盟中持新概念环境发展宜兴有限公司。专注于生物废水处理过程开发和污水处理厂工艺管理等研究。参与应用开发研究的项目有:下水道系统的渗漏及其对水体黑臭和污水处理厂运行的影响,樟宜回用水厂(日处理量八十万吨)回用水氨氮厌氧氧化处理技术(获水协(IWA)发明应用研究大奖),新加坡深沟回用水第二阶段项目(日处理量100万吨/天),新加坡水回用厂以提高能源效率为主要目的的过程优化、裕廊回用水处理厂(日处理量24万吨/天)的更新改造工艺等。发表文献包括:《中国城市污水处理瓶颈、原因和潜在解决方案》,《排污系统渗漏及其对我国污水处理厂运行的影响》,《溶解氧对樟宜回用水厂20万吨氨氮厌氧化脱氮过程和微生物群落影响》等。

李彩斌

同济大学环境学院 给水排水专业 学士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城建系市政工程专业 硕士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注册环保工程师、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一级注册建造师(市政工程)

污水处理与回用、有机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与利用等方面专家。“中关村人才”、“海英人才”荣誉获得者,参与的“城镇污泥处理处置关键技术创新、装备产业化及区域解决方案示范”项目,获得环保部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二等奖,参与的“工业集中区废水处理成套技术与关键设备产业化”项目,获得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国家863计划项目“城市污水SBR处理设备成套化研究”子课题负责人、“城市污泥分级分相厌氧消化组合技术研发及工程示范”负责人。国家水专项“重点流域畜禽污染区域解决方案”负责人。参加江苏省住建厅“江苏省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政策研究”项目。参与编制住建部、环保部、发改委发布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指南》,发改委发布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项目建设标准》。环保部“餐饮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项目负责人。

周玉刚

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环境工程学院

高级工程师

先后就职于北京国环清华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北控水务集团,2012年加盟中持股份。市政污水处理专家,在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和深度除磷脱氮方向有一定经验。曾获得教育部优秀勘察设计二等奖、全国优秀勘察设计三等奖。一直从事城市污水、工业废水处理厂站设计、实施相关工作,参与主持设计项目20项,项目实施管理1项,包括参与“一体化多效澄清技术”、“硫自养深度脱氮技术”的研究与实验,参与新概念污水厂设计和睢县第二污水厂设计管理工作,担任江山市第二污水处理厂项目经理等。现致力于污水高效混凝、过滤和分离与深度脱氮除磷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祁淑敏

毕业于中国纺织大学环境工程专业

高级工程师

先后在上海安铨环保公司、北京晓清环保公司、中航空港机电设备安装工程公司、北京建工金源环保发展有限公司从事工艺设计及技术管理工作,2008年加盟中持股份。从事环保行业20多年,在印染、汽车、皮革、电镀、石化废水及市政污水方向经验丰富。近年来参与的项目有:广东溢达提标项目,一汽大众多个水处理项目,珠海BP三期PTA废水处理及膜处理项目,山东石大科技废水项目,襄城单晶硅项目,常山鑫宏电镀废水处理项目,河北宁晋项目,东阳一二期提标项目、河南沁阳三污项目、河北正定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项目,河南新乡工业园区项目等。

陈珺

太原理工大学 学士

北京建筑大学 硕士

中国地质大学 博士

水协会(IWA)会员、美国水环境联盟(WEF)会员

先后在北排集团、北控水务从事污水处理运行管理工作,在大、中型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工艺优化、数据分析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20年正式加盟中持股份。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广阔的视野和敏锐的技术意识,特别是在污水处理技术的问题解决(Troubleshooting)、工艺优化、脱氮除磷工艺模拟、污泥膨胀与泡沫的分析和控制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技术实践,并对污水处理前沿技术发展具有浓厚的兴趣。在过去的20年里,出版过一部专著《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工艺分析与评价》、发表了数十篇技术文章、拥有两项技术专利。

何迎春

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给水排水工程专业

高级工程师

先后在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赛迪上海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麦王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担任主任设计师与技术总监,2017年加盟中持股份。钢铁行业、焦化行业污水处理专家。长期从事工业及市政给水净化、废水处理及循环水处理的工程设计咨询及技术管理工作。主要项目经历有安徽巢湖污水处理厂工程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马鞍山市沙塘污水处理厂可性行研究,宝钢多个废水处理项目,吉林康乃尔化学MTO废水处理及回用项目,中盐红四方煤气化废水回用项目,太化清徐己内酰胺及己二酸含盐废水浓缩回用项目,承德建龙全厂综合废水处理及回收利用项目,伊士曼化学品(南京)DMAE废水处理项目等。

张彦

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电气自动化专业

高级工程师

中国自动化学会环境感知与保护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委员

先后在华北制药唐山公司、中国中车唐山机车车辆公司、北京建工金源环保发展有限公司担任电气自控设计及技术管理工作,2011年加盟中持股份。从业近30年,在电气自控专业方向上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经验,曾经参与多个国家级重点项目建设。从事环保行业工作后设计或审核的项目有:国家体育场(鸟巢)雨洪系统;北京奔驰、卡夫、郑州杜邦、广东溢达、一汽大众等工业水处理项目;神华准格尔、中石油钦州油库、中海油乍得炼化、日照炼化、珠海BP三期等石化水处理项目;兖矿贵阳、重庆万盛等煤化工水处理项目;重庆机场、浙江奉化二期、江苏官林、浙江东阳、河南沁阳、襄县单晶硅、睢县新概念、江西南城工业园区、河北清河等市政水处理项目;秦皇岛等多个污泥项目。参加国家863课题“污水处理全过程监控的智能传感器系统研制”并负责子课题“智能仪表远程数据传输技术和物联网远程监控平台”的研究。获授权国家专利技术两项,在《中国给水排水》等国家级期刊发表论文7篇。

张来

毕业于浙江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

土建总工程师

一级注册建造师

先后在筑友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桑德股份有限公司、博天环境股份有限公司从事土建设计管理工作,2012年加盟中持股份。在钢筋混凝土水池、预应力圆形水池、池体沉井设计、高科技生态办公建筑项目、各种轻钢结构厂房设计与建设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主持完成多个项目土建设计工作:成都一汽大众污水站项目、广东溢达污水厂提标项目、抚顺海城污水处理厂项目、中煤陕西榆林甲醇醋酸系列深加工及综合利用项目一期工程循环水项目、大庆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项目。精通PKPM、SAP2000等多种有限元计算软件以及STS软件,尤其擅长钢筋混凝土超长水池结构设计、大跨度钢结构建筑结构设计,多层框架建筑结构设计,精通抗震设计,精通地基处理方法。担任多年土建专业负责人,积累了各类复杂结构及超限结构的设计经验,并且具有丰富的施工现场处理能力。

技术是企业的成长之纲。基于公司近年来提出的"健康经营、创新发展"战略思考,中持各区域中台和业务层级在向技术创新和科技研发投入关注时从来都是不遗余力。中持技术名人堂的成立,值得让中持整个业务整列为之期待。在揭幕仪式上,许总认表示:“中持成立技术名人堂,旨在发挥高级技术人才的价值,为生态环境建设出谋划策,以技术推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在行业的影响力,”他强调,“中持将继续做好技术交流、学术交流的资源保证,推进技术试验的机制化,推动技术型收入的形成,共同建设环保行业技术企业。”

“中持一路走来所取得的具有行业影响力的成果、留下的具有标志性的作品,都离不开中持各个团队的努力与坚持”,邵总说道,“感谢八位技术专家们为中持培养了更多的优秀人才,未来我们将继续推动技术的研究与创新,共同推进生态环境的进步。”

基于此,中持技术名人堂的成立对公司未来业务成长的意义,将绝不仅限于这八位专家所精专的技术领域。事实上,他们代表的,是所有奋战在业务一线、投身于客户前端的中持技术工作者们。

我们相信,每一支中持技术团队,都是一枚迸发创新力量的种子,而所有今天看起来默默无闻的技术尝试和探索,也都一定会在明天汇集成中持聚势而升的力量,在更多的城市和地区绽放出独特的价值光芒!

热点图文

(海量美图)航拍爱好者眼中的北海湿地美景!
(海量美图)航拍爱好者眼中的北海湿地美景!
南充市民借共享单车低碳出行迎接“世界地球日”
南充市民借共享单车低碳出行迎接“世界地球日”
2017年全国大型环保公益活动在北京举办
2017年全国大型环保公益活动在北京举办
让夜间经济更有文化味
让夜间经济更有文化味
寻找中国自然影像的本土表达
寻找中国自然影像的本土表达
当好环境守护者不简单
当好环境守护者不简单
“新风”进校园,还需几道关?
“新风”进校园,还需几道关?
欧洲多国进入“烧烤”模式
欧洲多国进入“烧烤”模式
本站部分图片和新闻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版权所有:中 华 环 保 宣 传 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