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华环保宣传网
采用主动平衡技术提高电动汽车电池效率和寿命 微塑料已无处不在 “守护美丽海滩 我们共同行动”全民净滩公益活动青岛站成功举办 美华裔教授从细菌获取生物燃油出成果 保定累计建成节能建筑3438万平方米 发展低碳城市 让夜间经济更有文化味 倡导低碳生活节能环保 住酒店请将空调设为26℃ 每天走出10000+步数的人都干了啥 ? 一汽低碳节能技术取得了新成果 绿色合作助力可持续发展 瑞宝利原生污水源热泵空调系统成科博会热点 @求职者 疫期如何找工作?请收好这份攻略 湖北五项举措推进绿色低碳交通运输建设 泰国、印尼学子赴甘肃学“太阳能技术” 心灵“补”手吴坎坎 甘肃:今年将试点建设“绿色低碳公路” 网红书店,到底“毁掉”了多少人? 阳光和催化剂助二氧化碳与水变身液态燃料 安阳打造汽修业绿色钣喷样板 太阳能技术在温室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幸福生活,要拍给更多人看看” 美英两国将携手研发激光核聚变技术 光伏发电帮我脱掉了穷帽子 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 科研人员寻找“植物克星” 第七届广东环境文化节之环境文化绿色营闭幕 合肥一节能专利技术入选国家推广目录 建筑施工企业承诺“守护好空气” 保定创新园:满载建筑节能技术启航 浙江举办第二届生态音乐节 仟亿达案例:高压大功率变频器在火力发电厂应用后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为中国植物建立“户口簿” 光伏发电并网的关键技术及其发展潜力 布达拉宫免门票5个月 可以省下200元门票钱 兴仁供电局安全用电节能低碳宣传进校园 笔墨绘丹青 山水总关情 临颍电业为地方经济发展添“绿色”动力 “一带一路”国家留学生零距离体验环境科学 一家“爱心宾馆”的困境与尴尬 全光谱太阳能电池转化效率可达42% 寻找中国自然影像的本土表达 南方电网今年援琼电量超3亿度 首个国家公园什么样? 小桐子生物柴油制备研究取得进展 开学延期,教学不延期 科学家合成出可替代柴油的生物燃料 腌咸菜、储藏大白菜……你家乡的小雪节气怎么过? 杭州骆家庄,有个私人开设的免费公厕 美开发出能探测到核辐射新材料 能在室温下工作 七夕消费需理性 “浪漫经济”应深挖传统文化内涵 英国专家开发太阳能热发电新技术

您的位置:首页 >展会聚焦 >

微塑料已无处不在

来源:中国环境报第6版更新时间:2019-09-11

本报综合报道 微塑料在环境中无处不在。最新研究发现,在海水、废水、淡水、食物、空气、瓶装水、自来水,甚至是北极的雪中,都检测到不同浓度的塑料微粒。

微塑料常指粒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微粒,但目前在科学上还缺乏严格定义。一般认为,微塑料本身含有的和吸附的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累积,最终可能进入人体。

1升北极雪含1.44万个微塑料颗粒

微塑料在地球上已经无处不在,不仅会出现在自然水体、饮用水甚至动物体内,一项最新调查发现,微塑料还能进入大气循环,并伴随降雪进入高山和极地地区。1升北极雪中,微塑料颗粒竟多达1.44万个。

德国和瑞士研究人员在美国《科学进展》杂志上发表论文介绍,他们在德国多地、瑞士阿尔卑斯山区以及北极地区采集雪样,对融雪进行过滤,再用红外显微镜检测滤液中残留的塑料颗粒。

结果发现,微塑料在这些地区的雪样中均大量存在。德国南部某乡村公路雪样中微塑料最多,浓度达到每升15.4万个;北极雪样中的微塑料也不少,可达每升1.44万个。

研究人员说,考虑到气象原因,相信欧洲地区特别是北极地区的大部分微塑料,来自大气循环和降雪。虽然先前曾有研究发现空气中存在微塑料,但这项研究表明,微塑料可以通过大气循环飘到很远的地方,并经由降雪抵达地表。

“这种额外的传送路径也解释了以往研究中,在北极海冰和深海中发现的微塑料为何如此之多。”论文第一作者、德国亥姆霍兹极地与海洋中心研究人员梅拉妮·贝格曼说。

世卫组织呼吁深入研究微塑料对健康影响

世界卫生组织上月发布的《饮用水中的微塑料》分析报告指出,虽然人体不大可能吸收粒径大于150微米的微塑料,估计对较小颗粒的吸收也有限,但对纳米颗粒等极小塑料微粒的吸收率可能较高,只是这方面数据目前还极其有限。

因此,世卫组织呼吁深入研究微塑料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影响,如开发检测水中微塑料的标准方法,以进一步确定淡水中塑料微粒的来源,以及不同处理方法的效果。

在目前相关研究有限的情况下,世卫组织建议供水部门等机构,优先采取措施,清除那些已知有健康风险的微生物病原体和化学物质,相关措施对于清除微塑料也能起到一定作用。比如,废水处理措施可以去除废水中90%以上的微塑料。此外,政策制定者和公众也应尽量更好地管理塑料和减少塑料使用。

梅拉妮·贝格曼则坦言,有关微塑料对健康影响的相关研究目前还很缺乏,已有研究也主要关注人类通过食物链摄入的微塑料。而一旦确定大气会传送大量微塑料,“自然会引出关于人类吸入多少微塑料及其影响的问题”,相关研究还需继续跟进。

微塑料来自何处?

微塑料主要分为两种。

一部分是原生微塑料,主要来源于合成纺织纤维脱落、合成橡胶磨损、道路标记材料、日用化学品塑料微珠等。

另一部分是次生微塑料,是较大的塑料垃圾分解形成的小块塑料。其中80%来源于陆地,如垃圾填埋场管理不善、污水排放、塑料加工生产和运输、农用薄膜等;海洋来源主要包括渔业和水产养殖活动的废弃渔具,船舶、海上作业平台的生活垃圾等。

热点图文

“一带一路”国家留学生零距离体验环境科学
“一带一路”国家留学生零距离体验环境科学
生态是未来发展一大亮点
生态是未来发展一大亮点
废弃口罩 可别乱丢
废弃口罩 可别乱丢
黄晖: 在水底“植树造林”
黄晖: 在水底“植树造林”
减塑环保,从我做起!
减塑环保,从我做起!
“没想到我发的电也能卖给国家”
“没想到我发的电也能卖给国家”
让奇思妙想在这里得到验证
让奇思妙想在这里得到验证
第十五届(2018)中国慈善榜发布
第十五届(2018)中国慈善榜发布
本站部分图片和新闻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版权所有:中 华 环 保 宣 传 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