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华环保宣传网
小课堂收获大效益 世界自然基金会最新报告“把脉”中国低碳城市发展 老铁山保护区为候鸟迁徙开辟安全通道 白山供电公司大力推广能源替代技术 云南电网推进地方政府电力执法成效显著 做一名坚定的环保人 新型“纸糊”太阳能电池成功问世 鸟类迁徙季,读懂它们的“空中阵形” 银行发信托产品 低碳理财从“间接”到“直接” 书画名家再捐墨宝 慈善之举助力古迹保护 日本CCS产业或迎来更快发展 划出生态环保铁军的精气神 盐湖城格尔木将完善循环经济产业链 核技术应用奇妙多多 专家:5万只8瓦节能灯一年能节电近300万度 免费航餐或被取消引争议 黝铜矿可将热能高效转化为电能 实现新型环保的热电发电 2月新规来了,与你息息相关! 河北新能源巨头首次向海外输出光伏专用设备 全球变暖致恶性循环,研究称2050年能源需求将增1/4 太阳能行业增速放缓 企业主攻增长保卫战 新年吃点啥?尝尝这些南菜北运的食材吧 堆石混凝土新技术 节约7成水泥 走进12306 看2020春运售票 秸秆变身“木煤”,经济又环保 大气越来越“闷”将使人类越来越蠢? 美国高科技涂料能变普通玻璃为太阳能板 以绘本形式,向世界讲“红楼”故事 南农教授研发氮肥高效低碳减排模式 获评省十大青年科技之星 每一株花草都不会忘记园丁 江南集团成为“低碳湖北”样板企业 阿拉善SEE主办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主题边会 环保再添新概念 碳捕集有“走红”潜质 戳一下|全国最新秋冬进程图出炉 线上文艺,丰富居家生活 中国减碳技术:探路富氧燃烧碳捕获技术 北京:认养种树成时尚 我国将新能源并网技术研究上升到国家层面 桃花灼灼 生态脱贫 邯钢动力系统创新“邯钢经验”实现低碳绿色生产 小河长化身水质检测讲解员 科学发展 富民强省:循环经济给力“绿色陕西” “一夜跨越百年” 中国首座机场正式关闭 借力美国太阳能中电新能源拓展光伏市场 传播友爱精神 共享绿色和平 北京冬奥组委:打造一届节俭、智慧、绿色的冬奥会 挪威证实巨大的二氧化碳封存潜力 实验|喝完酒后多久开车才不会是酒驾? 英国拨款6000万英镑支持碳捕捉和封存技术发展 奉献精品内容 影视人携手战“疫”

您的位置:首页 >产业观察 >

小课堂收获大效益

来源:中国环境报更新时间:2018-10-10

◎课件设计精心 课堂妙趣横生

由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和青环志愿者服务中心于 2014 年共同发起的“青少年环境知识科普课堂——生命之水”项目,主要面向小学高年级在校学生,通过向小学生宣传水科普知识,进而带动学校、家庭乃至社会合理科学饮水、珍惜水资源,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生命之水”项目在 2015 年走入天津、湖北、广东、山东、河南等地,全年开展了两万场科普课堂,吸引了近100 万名小学生参与。2016 年,项目又扩展到江苏、辽宁、湖南、重庆、广西、上海、哈尔滨等地区,超过250 万名小学生受益于课程。

走进基层、深入课堂,“生命之水”环保公益项目持续广泛地影响青少年受众,辐射全国各地,带动千家万户。

完备的课程体系和详尽的课程安排,使得“生命之水”项目成为各地争先引进的“香饽饽”。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项目开发部项目主管张瑞介绍说,项目课程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所学知识,紧紧围绕水主题,从水的特性、水与生命、水与生活、节约用水4方面进行课程设计。不仅课程内容丰富,而且授课形式活泼,更容易被小学生接受。

各地学校按照统一的教案和课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展开授课内容。课堂上,同学们通过观看视频,聆听老师详细而生动的讲解,并亲自动手参与水质检测试验等方式,切实了解了关于水的丰富知识。

同样是科普活动,“生命之水”项目有何不同?对此,青环志愿者服务中心的负责人朱翔宇最有发言权。在他看来,“生命之水”项目最大的特点就是增加了现场试验的环节,通过课堂测试饮用水的酸碱度,使单一的授课方式转变为动手实践,从而激发孩子们的参与热情。

朱翔宇指出,课程根据孩子的年级进行设计,符合他们的认知特点;课程中还添加了视频、动画、实验及提问等形式,孩子们很感兴趣,接受程度也很高。

◎因地制宜推广 线下线上互动

“生命之水”项目之所以取得良好效果,收获各方的点赞和好评,源于其将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做到了极致。

据介绍,各地在具体的水课堂实施过程中,会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部分调整。如重庆市除了针对小学五、六年级开展课程,还把全市初中一、二年级的学生列为教学对象,扩大影响范围。广东湛江则结合当地实践,向低龄幼儿推广水环境课堂。这些拓展都为“生命之水”项目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无限可能。

具体项目执行中有多细致呢?张瑞说,每一场课堂活动都备有统一的物料和教具,从课上的科普书籍《水与生命》到实验过程中用到的瓶装水、透明水杯和精密pH 试纸等,都会根据各地申报情况统一寄送。

记者还了解到一个有趣的小细节,原来,每位学生完成课堂培训后,都会收到一份培训课结业证书。可别小看这小小的证书,学生回家后,可以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入答题测试,复习课堂上所学知识,完成题目后还有机会参与抽奖。目前已经有近3万个孩子和家长一起参与。

就这样,通过课堂和课后的双互动模式,项目持续推动青少年树立科学的水环境意识,以小手拉大手,带动全社会形成爱水节水的氛围。

◎调动一切资源 多方协作共赢

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如此大规模的环境教育项目,需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广泛撬动各种社会资源共同发力。

在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项目开发部主任龙庆刚看来,“生命之水”项目的成功运作,离不开各地环保宣教部门的积极组织和配合。“许多地区正是通过当地环保局和教育局联合发文的形式,使得项目有机会深入学校,走进课堂。”

有效的部门联动体制,成就了可持续的项目模式。在山东,各市联合县区环保局和教育局协同推进,广泛发动大学生志愿者和社会组织进行项目的沟通协调,通过拓展宣传渠道,扩大项目影响力。仅2017年,就有1870所学校开展了7069场水课堂,近23万名学生参与其中。“项目已成为山东省提高环境教育水平的有效途径和重要平台。”山东省环保宣教中心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在广东,省环保宣教中心联合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共同推进水项目。他们成立了专门的项目组,组织教师进行辅导培训。由于广东省的《小学综合实践》课本中有很多内容可以和“生命之水”的课程相结合,许多自然科学老师愿意参与此课程,学生也能通过学习更加深刻体会教学大纲的内容。

朱翔宇告诉记者,下一步,“生命之水”项目将设计更多“走出去”的活动,带领教师和学生一起实地探访水源地,走进绿水青山间。

绿野仙踪

吴向红是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大良实验小学的科学课老师,也是“青少年环境知识科普课堂——生命之水”(以下简称“生命之水”)项目最早的志愿者。她所带的5年级共有6个班级,每年大约有250多名孩子。

“从2015年项目开始至今,我累计给1000多名孩子上过这堂‘生命之水’的环保课了。从水的起源到节水小知识,不仅让孩子们学会了科学饮水,同时也带动家长树立起节约用水的观念。”说起自己的志愿行动,吴向红感到很自豪。

截至2018年7月,“青少年环境知识科普课堂——生命之水”项目已走进全国19万个班级,覆盖860万人次。在这特别的课堂上,不仅鼓励青少年重视饮用水量、关注水质问题,还从更深的层次帮助他们了解水与生命、水与健康以及水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这是与生命之水的一场亲密互动,也是环境教育的一次实践探索。

热点图文

小课堂收获大效益
小课堂收获大效益
线上文艺,丰富居家生活
线上文艺,丰富居家生活
居家隔离“蕉绿”症发作怎么办?快来自测情绪健康
居家隔离“蕉绿”症发作怎么办?快来自测情绪健康
扬帆起航护沧海
扬帆起航护沧海
自然教育如何融入课堂内外?
自然教育如何融入课堂内外?
优先资源化利用 实现最大化减量
优先资源化利用 实现最大化减量
中国象牙禁令两周后,杀戮和买卖真的消失了吗?
中国象牙禁令两周后,杀戮和买卖真的消失了吗?
疫情催热“云办公”平台 在家办公如你所愿吗?
疫情催热“云办公”平台 在家办公如你所愿吗?
本站部分图片和新闻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版权所有:中 华 环 保 宣 传 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