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云县紧紧抓住被列为云南省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县的绝好机遇,在全面实施10万亩秸秆还田项目取得实效的基础上,逐渐在全县的农田实施秸秆还田项目,既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又加快了收种进度,走出了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新路子。
针对有机肥用量逐年减少,化肥施用过多,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逐渐降低,祥云以被列为云南省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县为契机,积极开展农作物秸秆还田宣传发动和组织实施等一系列工作,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在具体工作中,采取行之有效的两种还田模式。一种模式是水稻秸杆直接还田,当蚕豆播种后,将收割后的水稻秸杆平铺在田里,施用秸秆腐熟剂,催化秸秆腐熟;另外一种模式是将秸秆收集到离农田进水口较近的一角,分层加入腐熟剂堆捂,待秸秆堆沤腐烂后,可作下茬基肥施用。
祥云县自去年实施秸秆还田项目以来,已形成大量补充和更新土壤有机质,秸秆还田后,秸秆中的氮、磷、钾、硅等元素得到转化利用,有效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状况良好,培肥了地力,增加了土壤通透能力,并改善了农田环境,抑制了杂草和病虫害的发生。祥云着力实施秸秆还田项目,秸秆还田不但对单季作物有增产作用,而且肥田后效十分显著,有持续增产的作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生态农业建设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