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南京市共新增节能建筑1358.08万平米(住宅954.79万平米,公建403.29万平米),完成可再生能源应用建筑面积420.82万平米(太阳能光热377.53万平米,地源20.49万平米,水源22.8万平米),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64.69万平米(住宅34.15万平米,公建30.54万平米),全年共实现节约标煤13.53万吨……
在刚刚结束的全省建筑节能工作考核中,南京以出色的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积极的建筑节能推进工作及良好的工程实体节能质量,获得了90.3的得分,位列考评排名第一。
节能亮点多,管理办法多
亮点一,环环相扣,新建建筑节能全过程监管
从规划设计到现场施工,甚至包括销售环节,节能已经成为新建建筑不可回避的关键词。新建建筑在规划方案审批时,就会被要求进行建筑物采光、通风、太阳能方面的设计。到了现场施工环节,不仅严格要按图施工,而且建筑节能部分必须通过验收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工程验收。而全市开发企业在销售和交付房屋中,使用的“两书一合同”也明确节能条款。环环相扣的节能监管,使建筑节能形成了完善的闭合管理效应。
市住建委的有关负责人介绍,从今年全市节能实体质量抽查的情况来看,南京工程建设各方责任主体节能意识已经越来越明确,节能专项方案的规范性和针对性得到了增强,节能管理的强化,在保证建筑“绿色”的同时,也让住宅工程质量有了更好的保证。
亮点二,示范效应广,24万平方米既有建筑即将改造
近日,南京开展了2012年度全市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示范工作,截至目前已征集到市级改造示范项目17项,总示范建筑面积达24万平米。据统计,2011年,南京共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64.69万平方米,其中住宅34.15万平方米,公建30.54万平方米。另外,近两年还实施了居民住宅太阳能楼道灯改造工作,楼道改造房屋33栋,安装太阳能楼道灯7600余盏。
据了解,在全市既有建筑基本信息和能耗情况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市住建委于去年研究出台《南京市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示范项目实施办法(试行)》,明确节能改造项目和资金管理要求,建立了建筑节能改造的长效管理机制。
亮点三,科技含量高,可再生能源多样化应用
科技,是建筑节能工作不可或缺的技术保障,近年南京不断加大对建筑节能实用技术的科研投入,专门成立了可再生能源应用城市示范领导小组,科学制定相关专项规划和实施方案,加强技术服务配套能力建设,精心组织实施应用城市示范工程。截至目前,南京已完成64项共计352万平方米可折算面积示范项目和保障房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项目,积极推动示范项目的能效测评工作,上报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科技研发及产业化项目2项,组织实施了4项标准和工法,下达《南京地区浅层地热能调查及适宜性分区(地表水、岩土体)》等一批课题,完成了建设部指标要求。
亮点四,能耗监测严,建筑节能有准确数据支持
能耗监测越来越严格,南京于2011年9月建成了市级建筑能耗监测平台。今年上半年,又建立了数据中心管理制度,明确了职责,加强了平台运行维护管理。目前,该平台已初步实现实时获取、分析和存储各类大型公共建筑分项电耗数据,并可全天候监测不同区域在不同时间段的用电情况。同时,还完成了地铁一号线南延线、新城大厦、市委大院的信息配置工作,为建筑节能工作进一步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据统计,近年来,南京共完成了260多家市、区县级机关办公建筑、近300多幢大型公共建筑、5700多幢建筑基本信息和1500多幢的民用建筑能耗统计;率先在全省完成市政府、市委和市政协办公厅、台城大厦等28栋市级机关办公建筑和南京新百、市城建展览馆等104幢大型公共建筑能效审计并进行了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