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市政府召开第98次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天津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及产业发展规划》《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七里海湿地保护与恢复规划》《独流减河绿化工程规划》,研究了郊野公园建设工作,本市建设生态城市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天津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及产业发展规划》
争取实现私人消费领域突破
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既是减少环境污染、建设生态城市的紧迫任务,也是加快汽车产业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战略举措。《天津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及产业发展规划》规划期为2013至2020年,并提出了一系列发展目标:在推广应用方面,到2015年,各类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3.5万辆;2020年达到7.2万辆。在公交、出租、班车、邮政等领域扩大推广应用规模,在警务、环卫及私人用车领域实现突破,形成良好的产业带动效应。在产业发展方面,到2015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企业达到6家,总产能达到6万辆;到2020年,整车生产企业达到7-8家,总产能达到30万辆。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将形成满足城际间、区域间、布局合理、方便快捷的充换电与加气服务网络。到2015年,建成换电站41座、整车充电站5座、电池集中充电站1座、电池配送站6座、交流充电桩1680个、加气站74座。而在技术路线上,本市确定以纯电驱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现阶段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研制开发和产业化,推广普及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节能内燃机汽车和替代燃料汽车。
为实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目标,本市将重点抓好五项工程。其中推广应用工程包括,以公交、环卫、出租、班车、邮政、警务为重点,依托中新生态城、海河教育园、蓟县旅游区、港口等特定区域,实施电动公交车示范运营、新能源出租车示范应用、燃气汽车推广应用等。同时创新推广模式,探索和完善新能源整车销售、裸车销售、新能源整车及电池租赁等商业模式,形成应用典范。争取私人领域试点,实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在私人消费领域的突破。同时,本市还将实施整车与零部件产业化推进工程、技术创新工程、保障体系改善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七里海湿地保护与恢复规划》
力争4年改善湿地缺水等问题
《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七里海湿地保护与恢复规划》主要内容包括水系治理、生态修复、保护设施建设、数据库建立四个方面。其中生态修复将侧重沼泽修复、植被修复、水生生物修复、津唐运河芦苇浅滩修复、七里海鸟岛堆积与修复等方面。力争通过2012至2015四年的工作,改善湿地缺水、水系不畅、植被退化、鸟类数量减少、人为干扰加剧的不利局面。湿地保护与恢复也将使湿地自然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湿地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作用将进一步提高。
《独流减河绿化工程规划》
独流减河将成连续绿色走廊带
《独流减河绿化工程规划》明确了将把独流减河建成连续的绿色走廊带的目标,提出了“一廊四点”的总体布局。“一廊”是以河道宽阔水域为轴线,向南北两岸扩展绿化带;“四点”就是连接“团泊新城”“精武生态公园”“北大港水库”“宽河槽湿地”四个规划节点。通过对滩地、堤坡和堤外林地、果园、田间沟渠进行绿化和适当改造,形成“大绿、野趣、生态、自然”的景观效果。会议还听取了郊野公园规划建设进展情况的汇报。到2020年,本市将在环城四区和滨海新区规划建设16个郊野公园,2015年年底将完成7个郊野公园的建设。日前,东丽郊野公园、西青郊野公园项目先后正式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