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00平方米的食堂大厅里,中央空调吹来阵阵暖风,这不是传统的靠压缩机耗电制暖,而是地源热泵系统送来的暖风。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学生食堂三楼大厅节能的变化,是我区推广新能源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区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新墙体材料、合同能源管理……这些曾经陌生的词语已逐渐改变市民的生活。
可再生能源
打造“节约”生活
一排排的太阳能光热板几乎填满了整个居民楼的楼顶,巨大的圆形水箱立在一旁。1月6日,这是记者在位于钦州市的以居民小区楼顶看到的情景。
住在该小区市民谢先生说,热水都是接到房间,插上卡就可以用了,非常方便。据了解,该小区楼顶安装的3000多平方米太阳能平板式集热器,每天可生产55℃热水260吨,使五六千居民受益。小区物业管理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小区使用以太阳能为主空气源热泵为辅的方式供热,每年可节约费用90.5万元,与其他方式相比,约3年收回首期投资成本。同时,每年节约600吨标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600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12吨。
去年8月,防城港市、梧州市、北海市、柳江县、田东县、资源县获批成为第四批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县。至此,广西成为全国获批成为国家可再生能源应用示范城市最多的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