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华环保宣传网
发改委中国城市低碳发展路径实例介绍 调查数据显示 超半数复工企业远程办公 国内首家"低碳环保技术超市"天津滨海新区建成 菜鸟绿色行动计划有你吗?阿里“xin公益文化沙龙”举行 环保展原来可以“更环保” 家具企业实现低碳经济从材料抓起 大型高耗能企业须率先承担重庆减碳任务 千年名湖碧波重现 低碳产业引领仪器仪表行业智能化 自然教育如何融入课堂内外? 神东煤炭集团科技创新力推绿色低碳发展 北京举办“供暖季 我行动”活动 清洁低碳技术“清洁”湖南 “双11”十年 外商也想分杯羹 永清环保掘金脱硝市场等新兴领域 “绿书架”走进雄安新区 气候变化十万个为什么之六:碳捕捉(CCS) 国家发改委:煤电油紧张源于经济结构不合理 环保是贯穿一生的绿色长征 英研发出可捕捉二氧化碳的新材料 四川德阳市罗江区举办少儿环保创意画活动,促进从小树立环保理念 中石油拟斥100亿开发新能源领域 当地球“余额不足”,我们怎么办? 调整能源结构发展低碳经济:机遇与挑战共存 垃圾分类会激发多大的市场? 大金重工超募资金拟发展海上风电项目 生活中的低碳小知识 你get到了吗? 中国低碳城市发展绿皮书2011发布 人工繁育第二代长江江豚度过了100天 第八届“艾景奖”设计大赛启动 图文:“零投入”节能模式大幕将启 守护蓝天的执法先锋 碳捕捉与储存技术发展缓慢 八角形孔窗沸石专门“捉拿”二氧化碳 征环保创意 促青年参与 平原造林测算固碳释氧量下月揭晓 上海六五环境日主题系列宣传活动正式启动 七夕将至 节日当天大家都会吃点什么呢 热热热!140年来最热的6月 专家:与气候变化有关 “秋老虎”势头猛 专家教你平安度过“多事之秋” 中国着力投资碳捕捉技术 优先资源化利用 实现最大化减量 四川建成首个林场级碳计量体系 取得阶段性成果 中英企业携手推进林业碳汇项目 低碳烃羰基化反应获新进展 碳捕获项目发展不足 面临政治和金融障碍 十面“霾”伏苦了谁? 敦煌放归野骆驼佩戴GPS项圈 电荒推动进入节能时代 万家乐成低碳环保标兵 “大数据+”网格监管助力南京江宁区大气攻坚

您的位置:首页 >环保推荐 >

发改委中国城市低碳发展路径实例介绍

来源:更新时间:2011-05-10

随着低碳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低碳城市(Low Carbon City)正在成为全球城市发展的未来方向,如何真正实现低碳发展已经成为城市发展规划中的新课题。

2010年8月10日中国启动了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在广东、辽宁、湖北、陕西、云南5省和天津、重庆、深圳、厦门、杭州、南昌、贵阳、保定8市进行低碳探索。这是继英国、丹麦等国低碳城市计划之后,中国首次发布的国家层面低碳城市计划。目前这些地区的试点方案已经基本得到了国家发改委的认可。

近日,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苏伟接受《中国投资》采访时表示,接下来要把碳强度下降指标在省、市内的地区、行业和企业分解,并因地制宜制定碳强度指标考核评价体系和实施办法。“有条件的省市还可选择部分地区或行业试行碳排放总量控制,探索总量控制下实现低碳发展的路径和经验”,苏伟指出。

这意味着在经历了近两年的低碳概念喧嚣之后,低碳城市建设有望由此进入实质性阶段。此前尽管各地提出的低碳发展思路各具特色,但是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委员会副主任周大地认为,低碳城市建设的最核心一点应该是在控制碳排放的力度上。而另有观点认为,低碳城市评价标准的缺失是制约当前低碳城市建设的因素。随着政策层面的进一步明晰,低碳城市的探索将更具有现实意义。

低碳城市溯源

作为低碳城市示范的主导部门,国家发改委认为,“低碳城市试点”是推动城市发展的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探索,而在谈到选择标准时,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曾经在启动仪式上表示,这些试点并不一定是在低碳经济方面做得最好的,而是既考虑了这些地区已有的低碳工作基础,也充分考虑了地域代表性和不同城市的类型,以便积累低碳发展经验。

事实上,虽然低碳城市的建设已经成为国际潮流,但是如何建设低碳城市尚没有形成一定之规。对于低碳城市目前也没有形成确切的定义、界定方法和相关标准。

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The 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简称WWF)的定义,低碳城市是指城市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保持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处于较低水平。

而气候组织(The Climate Group)给低碳城市下的定义是:在城市内推行低碳经济,实现城市的低碳排放,甚至是零碳排放。

在2009年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绿皮书中则将低碳城市的特征概括为以下几点:经济性、安全性、系统性、动态性、区域性。

有观点认为,低碳城市的理念来源于低碳经济(Low Carbon Economy),而低碳经济的概念则是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倡减少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温室气体排放的背景下提出的。

目前普遍认为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是英国。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了《能源白皮书》,题为:“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Our Energy Future :Creating a Low Carbon Economy),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概念,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同时,英国政府将曼彻斯特、利兹、布里斯托3大核心城市作为“低碳示范城市”,此后,丹麦、日本等都纷纷建立了低碳城市发展计划。

尝试与积累

从国家发改委的低碳试点来看,虽然试点从发展规划、配套政策、产业升级、统计与管理等角度对低碳城市提出了要求,但同时又给城市留出了足够空间,让城市从自身的发展阶段、资源禀赋、产业特色等条件出发,因地制宜寻求低碳发展之路。

具体而言,国家发改委对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提出了5个方面的探索任务:

首先要编制低碳发展规划。试点省和试点城市要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全面纳入本地区“十二五规划”,研究制定试点省和试点城市低碳发展规划。发挥规划综合引导作用,将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节能增效、增加碳汇等工作结合起来,明确提出本地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重点任务和具体措施,降低碳排放强度,积极探索低碳绿色发展模式。

其次要制定支持低碳绿色发展的配套政策。国家发改委要求地方探索有利于节能减排和低碳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实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责任制,探索有效的政府引导和经济激励政策,研究运用市场机制推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的落实。

产业方面,国家发改委要求城市结合当地产业特色和发展战略,加快低碳技术创新,推进低碳技术研发、示范和产业化,积极运用低碳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低碳建筑、低碳交通,培育壮大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还要密切跟踪低碳领域技术进步最新进展,积极推动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或与国外的联合研发。

在统计和管理方面,国家发改委要求城市建立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统计和管理体系,加强温室气体排放统计工作。

此外,国家发改委还要求城市积极倡导低碳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举办面向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的培训活动,提高决策、执行等环节对气候变化问题的重视程度和认识水平。

各具特色低碳之路

由于此次选择的试点城市各具特色,因此目前已经形成的低碳发展思路也不尽相同。5个试点省中,东部、东北、中部、西北、西南各个区域都有一个,在8个市中既有直辖市又有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和地级市,包括除了县级之外的所有城市类型。

对此,解振华表示,试点省和试点市既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又处在不同的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资源禀赋差异比较大,这既有利于积累低碳发展经验,又为大家各显神通,发挥主动性、创造性提供了一个巨大发展空间。

事实上,西部地区环境情况复杂,经济欠发达,受制于过去资源消耗型发展模式,因此不少西部城市都希望通过参与低碳经济的建设,摆脱旧有模式,走出一条绿色发展之路。而经济发达城市则希望借此时机实现产业的升级和生态的修复。

重庆市作为西部直辖市,其将低碳试点工作与产业结构调整、城市规划建设、推进科技创新相结合,通过提升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比重,加快发展低碳交通和绿色建筑、绿色照明,加强低碳技术的研发应用,来建设“宜居重庆、森林重庆”,从而实现低碳发展。

而深圳市则在加快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高技术、现代金融、现代物流和文化4大支柱产业,通过构建节能环保政策法规体系,希望把深圳建设成为创新发展、低碳发展先行区域。

天津市则积极构建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产业结构,形成了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等8大优势支柱产业,它的特点是与新加坡、日本合作,建设生态城市和低碳示范区,探索在园区范围内示范低碳理念。

南昌市奉行“生态立市、绿色发展”的思路,坚持清洁生产与低碳生活并重,通过加快实施发展低碳产业、建设低碳城市行动计划打造低碳生态经济示范城市。

杭州是国内率先提出了打造低碳城市设想的城市之一,该城市提出要加快推进低碳产业、低碳建筑、地铁交通、低碳生活、低碳环境和低碳社会“六位一体”的低碳城市建设。

而河北省保定因较早在太阳能行业塑造了城市品牌,其低碳特色就是建立在新能源和能源设备制造领域发展迅速的基础上,重点打造“中国电谷”和“太阳能之城”,未来他们还将加快推进新型能源在城市基础设施和居民生活领域的推广应用。

热点图文

生活中的低碳小知识 你get到了吗?
生活中的低碳小知识 你get到了吗?
上海垃圾分类催生绿色产业链
上海垃圾分类催生绿色产业链
原来我变笨,是全球变暖的错
原来我变笨,是全球变暖的错
天天都是回收日 我们一起plogging
天天都是回收日 我们一起plogging
上市公司环境事件:八年八千多件
上市公司环境事件:八年八千多件
小雪 |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小雪 |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世界湿地日 让我们一起走近“地球之肾”
世界湿地日 让我们一起走近“地球之肾”
北京“城市绿心”首个项目亮相
北京“城市绿心”首个项目亮相
本站部分图片和新闻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版权所有:中 华 环 保 宣 传 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