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华环保宣传网
环保是贯穿一生的绿色长征 英研发出可捕捉二氧化碳的新材料 四川德阳市罗江区举办少儿环保创意画活动,促进从小树立环保理念 中石油拟斥100亿开发新能源领域 当地球“余额不足”,我们怎么办? 调整能源结构发展低碳经济:机遇与挑战共存 垃圾分类会激发多大的市场? 大金重工超募资金拟发展海上风电项目 生活中的低碳小知识 你get到了吗? 中国低碳城市发展绿皮书2011发布 人工繁育第二代长江江豚度过了100天 第八届“艾景奖”设计大赛启动 图文:“零投入”节能模式大幕将启 守护蓝天的执法先锋 碳捕捉与储存技术发展缓慢 八角形孔窗沸石专门“捉拿”二氧化碳 征环保创意 促青年参与 平原造林测算固碳释氧量下月揭晓 上海六五环境日主题系列宣传活动正式启动 七夕将至 节日当天大家都会吃点什么呢 热热热!140年来最热的6月 专家:与气候变化有关 “秋老虎”势头猛 专家教你平安度过“多事之秋” 中国着力投资碳捕捉技术 优先资源化利用 实现最大化减量 四川建成首个林场级碳计量体系 取得阶段性成果 中英企业携手推进林业碳汇项目 低碳烃羰基化反应获新进展 碳捕获项目发展不足 面临政治和金融障碍 十面“霾”伏苦了谁? 敦煌放归野骆驼佩戴GPS项圈 电荒推动进入节能时代 万家乐成低碳环保标兵 “大数据+”网格监管助力南京江宁区大气攻坚 15省市非民用电价将上调 居民用电暂时不调整 低碳环保 童装业劲刮“质量风” 学而行,行而远 大唐中标首家50MW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电项目 《哪吒》之后 八月还有这些新片 中国碳捕获与封存技术获重要突破 战高温斗酷暑——“走街串巷”的环保人 专家:一吨虾夷扇贝的“碳汇效应”等于10棵大树 上海垃圾分类催生绿色产业链 政策利好,节能环保力推清洁生产和低碳技术 中国冰雪旅游达2.24亿人次 深圳600名骑手新年骑行 “护水骑兵”助力绿色中国 全国首届关爱自闭症儿童公益论坛在北京举行 督查是一面镜子 垃圾分类带火了周边产品 全国环保科普创意佳作出炉 “以小见大”确保安全防线固若金汤 “一轮秋影转金波”:天文专家支招如何欣赏中秋月

您的位置:首页 >天下关注 >

环保是贯穿一生的绿色长征

来源:中国环境网更新时间:2017-10-25

中国环境报通讯员王雯 记者晏利扬

星期三的下午,是浙江省杭州市环保志愿服务总队志愿者开放日,副总队长孙毅和往常一样忙碌着。

他忙着接待前来咨询的市民,忙着联系街道社区开展环保公益活动。对于不久前获得的“杭州市青年英才”这份荣誉,他显得十分淡然。

“环保志愿者不是一个特殊的身份标签,更不是追求时髦为自己置办的道德光环。践行绿色生活,这应当是每个人贯穿一生的绿色长征。”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那还是2004年,杭州市环保局在“六·五”环境日大会上,正式成立了杭州市环保志愿服务总队。从这一天开始,孙毅以青年时报社环保一线记者的身份成为环保志愿者后,就再也没有离开过。13年如一日,他用点滴言行传递着环保的绿意与清香。

◎环保之路从垃圾减量开始

在杭州市环保志愿服务总队不足10平方米的办公室里,堆放着的满满当当的生活废弃物引起了记者的好奇:啤酒瓶盖、铅笔头、牛奶盒、米袋子……这些在普通人眼中应该进入垃圾桶的物品,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杭州市刀茅巷小学有621个孩子,每天喝完的牛奶盒不计其数。从今年开始,我们联系了富阳富伦生态有限公司进行回收,通过专业技术分离成纸浆和铝塑,加工成再生制品。”孙毅拿起一个牛奶盒介绍说。

垃圾,是每个现代人无法回避的话题。当垃圾随着清运车远离时,却以另一种形式存在于光鲜靓丽的城市风景里。

小说《北京折叠》里就有如此描写:城市的一面,是宽阔的绿地花园,边角锐利的写字楼,清晨和日暮的光影;另一面,是垃圾传送带上如溪水般涌出的生活腐烂物,混杂着塑料和金属,甚至连繁花似锦的霓虹灯,都像是食物残渣构成的彩虹。

“作为人类生活副产品,污水是液态的垃圾,颗粒物灰霾等是气态的垃圾。垃圾无处不在,公众参与环保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垃圾减量。源头垃圾少了,就少了清运和处置,也就少了由此引发的环境问题。”孙毅说。

让更多资源不要这么快地成为垃圾,帮它们找到回家的路,孙毅的环保公益足迹,正是从这里开始。

早在环保志愿服务总队成立初期,孙毅就和团队一起利用厨余垃圾变废为宝,寻找垃圾减量的可行性办法。在他的办公桌上,放着几个橘色小瓶子,里面的“环保酵素”是用红糖、水及餐厨垃圾经过3个月的发酵后稀释、净化而成,可以替代含有石油化工成分的洗涤剂。

目前,环保酵素已走进全杭州200多个社区,孙毅围绕垃圾减量所策划组织的“一把伞,一座城”、“贴沙河圆桌会”、“奔跑吧,铅笔头”、“袋暖杭州超市行”等活动,也成为公众参与垃圾减量的主推活动。

如今,他还有更远大的设想——推出面向杭州知名商业综合体垃圾管理状况的微信小程序“后院阳光垃圾减量伙伴地图”。

“社会需要培育绿色发展和绿色生活的榜样,我们就是要调动写字楼、商业综合体这些有能力、有可能来做这个事情的机构。我们记录下了商业综合体垃圾产生量和处理状态,光是银泰解放路店和东坡路店,每天产生的垃圾分别是50桶和120桶,且混合严重,应当在源头将可回收的、有人回收的垃圾分流。”孙毅说。

“每个人都有义务控制自己的污染,从主动垃圾减量开始,推动环境持续向善。”生活在这个山水如画的城市,孙毅觉得,不用为垃圾围城发愁的杭州,更像天堂。

◎环保公益就好比“一杯茶”,天天可以喝天天都践行

尽小者大,慎微者著。

对孙毅来说,环保公益无论出于多么宏伟的初心,也必须先从力所能及的细微之处开始改变,而首先行动的,就是自己。

他给记者讲了两个“不起眼”的小故事。

上个月,孙毅回乡下踏青,他不忘将平时剩下的花生壳带去作燃料还田,践行厨房垃圾减量。他认为,回乡踏青,不能只为消费乡下,更不是带去或留下更多垃圾,否则,世外桃源般的净土都将不复存在。

还有前几日,他接到一个座谈会邀请,要确认姓名以便准备桌签,他告诉主办方可以自己带去。手边的这张桌签,还是他两年前到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做交流时的,随后保留至今。“只是一次会议,就尽量避免让一些物件‘一日游’吧。”

人们总是向往着诗和远方,习惯于看到别处的环境问题,却对眼前和脚下的环保之路视而不见。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颗环保的种子,而孙毅做的,就是帮助公众从身边的细节出发,在环保的宏大叙事中找到自己的微观视角。

“我们不做绝对的环保,也不推崇绝对的公益,多找找普通人跳一跳就能摘得的苹果,不断积小胜为大胜,一步一步向前。当越来越多的‘自己’行动起来后,环境改善就能从愿景变为现实。”

他形象地将此比喻为“一杯茶”的环保公益,天天可以喝,天天都能够践行。

例如在“一把伞一座城”公益活动中,募集来的万把闲置、废旧的雨伞,经过筛选、清洗、修补,被送到西湖边的几处志愿者服务点以及部分社区、学校,供雨天没带伞的市民及外地游客应急使用。另一部分无法再修补的破旧雨伞则被重新拆解,伞面布料经清洗、消毒后,制成环保袋、袖套、笔袋、手机套等实用物件。

“公众应该做更基础的工作,比如绿色消费、绿色采购,从日常生活中找到自己的着力点。”孙毅打开桌上的一个铁盒,里面盛满了铅笔头。

他告诉记者,这是杭州长江实验小学国大校部二年级的学生夏琳送来的。她从妈妈手机的微信朋友圈里了解到“奔跑吧,铅笔头”活动,就用餐巾纸盒等制作了7只铅笔的收纳盒,利用一次在国旗下讲话的机会,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一个学期过去了,孩子们募集了上百只铅笔头。这些铅笔头不仅可以放在教室的文具角流通,还可以加上笔套,在会议记录或餐厅点菜时使用。

就这样,润物细无声。每周六下午,孙毅都会组织环保志愿者们深入杭州各社区,围绕“主动垃圾减量,呵护美丽杭州”、“助力五水共治,争做护河先锋”、“践行绿色生活,助推绿色发展”开展相关活动。其中,在上城区湖滨街道东平巷社区开展的“爱在东平巷”活动已走过第132期,并成为社区公众参与环保的“黄埔军校”。

如今,环保公益的种子正以破竹之势萌出绿芽,并开花结果。

◎做一名探索者、践行者、推荐者、同行者

孙毅在微信上分享的一首诗后面这样写道:我们离土地越近,心就会越平静。

“现代人觉得可以离开土地生活,其实并不然。虽然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但人的一生都离不开干净的水、洁净的空气、安全的食物,所有的生活来源都是土地供养的。环保志愿者要真正热爱脚下的土地,这样才能拥有一颗包容的心,才能建设性地做一些事。”孙毅说。

13年甘于寂寞的坚守,是孙毅对脚下这片土地上每一寸山川河流,最朴素而真诚的回应。也正是这份赤子之心,让他如同迎着阳光的向日葵,追逐绿色之梦。

在探索环保志愿者如何有序参与环境公民培育和绿色社会营造的过程中,孙毅也有着自己的理解:不是空洞的宣传者,不是愤激的监督者,沿着“学习、实践、宣传、引领”之路前行,更注重自我提升和完善,做一名探索者、践行者、推荐者、同行者,与邻为善,与邻为友,与邻为伴。

“环保公众参与,需要更多人去探索和实践。我们期待普通公众在这一过程中激发内心的动力,找到团队和同行者,通过努力不断去丰富和提升环保志愿者的内涵。”孙毅认为,环保志愿者是社会的先锋人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寻找并培养有意愿成为同行者的人。当更多人形成合力的时候,社会才能健康地向前走。

在总队办公室的墙壁上,挂着一副书法,上面写着两个大字:知止。

大智知止。止者,所当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知之,则志有定向。面对环保志愿者这一无限期的人生选择,孙毅常用这两个字提醒自己,也提醒团队中的其他志愿者,量力而行,能做好的,则做到极致。

“总队目前有1.2万余名志愿者,按照就近就便原则开展活动。这也是环保志愿者和其他志愿者的区别,不需要实际走出家门,当一个团队或平台汇集成规模,就成为一项有价值的工作。”

“没有谁能像一座孤岛,在大海里独踞。每个人都像一块小小的泥土,连接成整个陆地。”

在孙毅看来,我们生活的城市,正是约翰·多恩诗中所表述的这样一个命运共同体。而环保公众参与的杭州模式,就是政府、企业、公众、高校等相关方和谐共生,互为体系和环节,如同汇入大海中的水滴,永不干涸。

热点图文

“大数据+”网格监管助力南京江宁区大气攻坚
“大数据+”网格监管助力南京江宁区大气攻坚
博物馆直播为啥这么火
博物馆直播为啥这么火
别只会叫我“新物种”了 快来喊出我的名字
别只会叫我“新物种”了 快来喊出我的名字
奔跑不息的核与辐射监测人
奔跑不息的核与辐射监测人
保障疫情防控的“核”助力
保障疫情防控的“核”助力
服务不打烊 效率不打折
服务不打烊 效率不打折
春运火车票正式开售!这六大注意点你需要关注
春运火车票正式开售!这六大注意点你需要关注
盛夏一线砺精兵 联演联训铸铁军
盛夏一线砺精兵 联演联训铸铁军
本站部分图片和新闻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版权所有:中 华 环 保 宣 传 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