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华环保宣传网
风电供暖 想说爱你不容易 郑建明“点金”顺风光电 10个月赚10倍 清洁能源发展带来契机 全球能源互联网时代到来 俄罗斯拿下约旦100亿美元核电项目 雾霾紧逼核电建设步伐有望加快 设备市场或迎井喷 “光伏自发电”的春天来了? 中英核电合作:三大核电企业牵手英国 提供永不枯竭的清洁能源 杭州关于加快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 加大对生物质发电企业信贷支持 隰县农民建起光伏发电站 华能格尔木光伏电站年度发电量首次过亿 长沙经开区拟在全区推广太阳能电站建设 “后碳”时代驱动太阳能产业升级 风力发电人造树节能低碳:任何风向都可以运作 世界核电产业所面临的挑战大于机遇 西部地面光伏电站规划装机超8GW 煤炭成为清洁能源不再是梦想 光伏发电到底算不算低碳能源? 近海风力发电施工平台“龙源振华2号”在南通成功过驳 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清洁环保市场大 我国光伏产业标准规范建设 河南安阳:首家民用分布式光伏电站顺利并网 香港高空风力发电项目引来投资新视角 能源革命方向是清洁高效利用 清洁煤电挑重任 2014年英国大型光伏储备项目将超6GW 核电站“烧”完的废料处理之英国 全球能源互联网正向我们走来 节能环保 苹果数据中心采用太阳能电站 煤炭消费总量明年底“由增转降” 太阳能发电进入光热新时代 北京清华醇基燃气 清洁能源备受青睐 发展能源金融 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国电龙源电力破解近海风电施工难题 页岩气发展需要引入民间资本 到2015年大庆至少建30个地面光伏示范发电站 2014年中国风电用电缆行业将迎春天 为屋顶电站算一笔经济账:动力在哪? 大资金50亿元“豪赌”核电重启 风电发展环保政策将制定 海上风电力争突破 风电行业有望迎利好政策 松阳推广生物质燃料 助力“田园经济”发展 国际能源署提出实现低碳能源的5个关键途径 郭夏:光伏发电"上网"不如"上天" 新疆哈密地区风电产业“提速”发展 国内已核准海上风电项目逾4GW 西门子海上风力发电成本将降低30% 技术宅打造太阳能光伏发电高端住宅 陕西三河口建水利工程 邯郸男子设计风能太阳能结合的纯电动汽车

您的位置:首页 >环保推荐 >

风电供暖 想说爱你不容易

来源:更新时间:2013-11-04
最近,雾霾频袭中国北方地区,多地上演雾锁围城。10月下旬以来,哈尔滨、长春、呼和浩特陆续出现连续的严重重度污染天气,专家表示,这与当地燃煤供暖有关。为治理严重的大气污染,中央近日出台一份严厉细致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又拨出50亿元用于奖励京津冀治霾,显示了治理大气污染的决心与力度。不过随着北方供暖季即将全面到来,更加严重的大气污染近在眼前,治理难度加大。

此时,酝酿两年多的风电供暖正从低调示范走向商业运营,最近多地宣布开工建设或正式运营风电供暖项目。国家能源局也在近日表示,将用两三年的时间解决风电消纳问题,而风电供暖将作为一种重要消纳途径。

利用弃风电量制热供暖,一可增加负荷、加强风电消纳;二能使用清洁能源,降低燃煤污染,减少供暖季空气污染。风电供暖能否一把钥匙解决两大难题?

风电供暖模式值得推广

“很多人认为北极是一个最好的国际电力矿场,因为那里有足够的风力资源。甚至有人提议在北极建一个巨大的锅炉,然后建一个风力支持的供暖系统,出售热能。而现在,正有人准备在内蒙古做这件事情,来解决当地的供暖问题。”全球风能理事会秘书长SteveSawyer在北京国际风能大会上表示。

经过两年多的低调运行,风电供暖已经走入了商用阶段。

近日,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要在两三年时间内解决风电并网问题,北方供暖季历来都是弃风最严重的时期,风电供暖将作为一种重要的风电利用方式。早在今年3月,国家能源局就发布了《关于做好风电清洁供暖工作的通知》,表示将在北方具备条件的地区推广应用风电清洁供暖技术,以缓解北方地区冬季供暖期电力负荷低谷时段风电并网运行困难,减少化石能源低效燃烧带来的环境污染,改善北方地区冬季大气环境质量。

“在北方的冬天,最直接的需求不是电,而是热,供暖时期电力需求往往会进入低谷。但是北方的冬天风力资源又最为充足,风力发出来的电送不出去,白白浪费了。把电转换成热是一种很好的办法,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值得推广。”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对记者表示,“风电供暖在技术上没什么问题,但是在成本上还有障碍。另外,用电低谷时火电其实也是过剩的,风电场与火电厂之间的利益分配必须妥善解决,这样风电供暖才能顺利推广。”

“风力供暖其实不是什么新概念,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我们就已经探索应用模式,当时不是风电供暖,而是用其他的方法把风力转化成热能,但本质是一样的。”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对记者表示,“如何利用能源,当时提出了"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究实效"十六字方针,这在今天仍然有指导意义,风电供暖就是因地制宜、讲究实效的体现。我们不仅要鼓励风电供热,在不同的地方,还要提倡生物质能供热,太阳能供热。直接把太阳能转化成热能,并不需要通过电力过渡,这样更方便高效。”

环境保护部最近公布第三季度全国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的前10个城市中,京津冀区域占了8个。为治理大气污染,北京市发布《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试行)》;天津、河北等地也在行动,两地分别发布了各自的《2013-2017年清新空气行动方案》及《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

为激励各地治理大气污染,中央财政已于日前安排50亿元资金,全部用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具体包括京津冀晋鲁和内蒙古6个省份,并重点向治理任务重的河北省倾斜。财政部表示,该项资金将以“以奖代补”的方式,按上述地区预期污染物减排量、污染治理投入、pM2.5浓度下降比例三项因素分配。

但是,上述治理的效果尚未显现,供暖季的污染压力又已经到来。新的供暖季开始之后,对于北方的空气质量,人们充满了担忧。利用“弃风”电量制热供暖,最终是否可以撑起一片清洁的天空?

大规模利用还有困难

自2011年7月起,国家能源局在内蒙古、吉林等地3个风电场进行了风电供暖试点。其中,大唐新能源在吉林白城市洮南建设了一座供热面积为16万平方米的蓄热式电锅炉示范站,利用用电低谷时段的风电“弃风”电量进行加热和储热,在用电高峰时段,电锅炉停运,由储热系统进行供暖,从而实现为居民供暖。

“今年8月,国家电网公司在经营区域,包括新能源消纳比较困难的地区以及长三角、京津冀等雾霾严重地区,全面启动电能替代工作,推进"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电从远方来"。”国家电网公司近日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如果各级政府能够出台鼓励电能替代的环保、补贴等支持政策,比如积极推广电采暖、地源热泵、电动汽车等,电能替代工作将会推进得更快。”

“目前,风电供暖存在成本方面的困扰。”林伯强表示,“风电的成本本来就比火电高很多,如果要用风电替代火电、燃煤供暖,虽然清洁了,但是关掉的火电机组怎么办?超出的费用怎么算?这其中存在经济方面的矛盾,如果要真正大规模推广,相应的利益分配机制必须理顺。”

国家电网公司也表示,目前的试点项目规模不大,运营成本较高,下一步要推广风电采暖技术,应配套相应的机制,以保证参与各方的利益。

“关于风电供暖目前支持政策很少,现在仅仅是示范,规模性的应用还没有。”孟宪淦表示,“如果是用来解决已安装风电场的被弃风电,那有着现实的经济价值与环保效益。如果要靠风电替代火电供暖,目前无论是从经济性还是风电规模上来说,都难以产生实质影响。”

因地制宜开发利用新能源

除了利用风电来解决供暖,人们还期望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

据报道,目前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在建水光互补光伏电站——龙羊峡水光互补320兆瓦并网光伏电站机电安装已完成95%,发电前静态调试工作已经全面铺开。龙羊峡水光互补并网光伏电站总规划容量达850兆瓦,一期开发建设320兆瓦,电站建成后与龙羊峡水电站联合运行,年平均发电量可达4.98亿千瓦时。同时,通过水光互补协调运行,可使送电通道的送出电量每年增加8.4%,年利用小时从4642小时提高到5031小时,可提高送出线路的利用率和经济性,提高光伏发电消纳能力。

对于这种水光互补模式,孟宪淦非常赞赏:“在冬天的时候,水量少了,阳光资源却很丰富,形成了非常好的互补。”

“我们早就提出了"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究实效"十六字方针,水光互补、风电供暖就是十六字方针的体现,是很好的实践。”孟宪淦说,“但现在的问题是,风电一热各地纷纷上马风电,光伏一热又一拥而上抢装光伏,完全不看资源条件。光伏、风电、生物质能、地热都可以利用,利用方式也可以多种多样,关键是要因地制宜,要讲究实际效益。”

对此,林伯强表示赞同:“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存在天然的波动性,要解决这种波动性,提高储能技术是最好的办法。现在大家都在研究先进的储能电池,但技术突破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实现的,现在只能加强"多能互补、综合利用",变相地起到储能作用,缓解可再生能源波动问题。在水光互补电站中,水电可以起到光电储电池的作用,风电供暖中,热水本来就是在储能。各地开发利用新能源,需创新思路突破局限,灵活应用、综合利用。”

热点图文

“零废弃”婚礼引领新风尚
“零废弃”婚礼引领新风尚
环保志愿 | 我文明,我环保,我为港城平安站“大岗”!
环保志愿 | 我文明,我环保,我为港城平安站“大岗”!
美的创始人捐60亿做慈善
美的创始人捐60亿做慈善
第二届中国海洋公益论坛在深圳开幕:让更多人认识海洋
第二届中国海洋公益论坛在深圳开幕:让更多人认识海洋
大漠隐士,一生隐于敦煌
大漠隐士,一生隐于敦煌
第二届中欧校友商道论坛
第二届中欧校友商道论坛
食品安全科普创新公益大赛正式启动
食品安全科普创新公益大赛正式启动
看!这就是未来的生活
看!这就是未来的生活
本站部分图片和新闻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版权所有:中 华 环 保 宣 传 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