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日到本周一,由于受到区域雾霾影响,申城pM2.5接连两日超标,极端小时浓度一度超过330微克/立方米。而昨晚起,本市pM2.5再次飙高,截至10时,全市小时浓度平均达153.9微克/立方米。环保部门表示,一周内两度出现pM2.5超标与北方冷空气补充南下有关,接下来如果风向转东北,风力增大,污染物将被吹散。
今天,在冷空气增持加之辐射降温的影响下,申城一早气温两次逼近10℃,而冷空气补充的过程中,区域污染物也被裹挟了过来,本市昨晚起空气污染水平明显上升,截至今天上午10时,全市小时浓度平均达153.9微克/立方米;各pM2.5国控点的数值全面飘红,而位于西北风上风口的青浦淀山湖监测点再次“不幸”成为浓度最高的,目前达189.2微克/立方米。
环保部门表示,进入秋冬转换的季节,申城也就进入了一年中空气污染最为频繁的“易感”季。据介绍,这主要是秋冬季节,北方冷空气频繁侵袭,对处于沿海地区的上海而言,可能造成一个空气先污染再清洁然后又污染的过程,一波又一波的冷空气,带来的可能是一次又一次的空气污染。比如,2010年11、12月上海共有18个污染日,超过了全年污染天数的一半。
环保专家介绍说,秋冬季节冷空气就像一个“污点证人”它的前锋裹挟着一股污染物,加上城市本身排放的污染物,给上海的空气质量造成负面影响;随着冷空气逐步加强,风力增大,积聚在城市上空的污染物又被一吹而散;而到了后期,随着冷空气势头的减弱,申城自身的排放又开始在空中积聚。如此循环交替,从而形成一个秋冬季节空气质量随着冷空气进程而变化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