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华环保宣传网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设置了重要的阶段性目标 名城岂能无历史 涉危废企业将迎来哪些利好? 生态安全 保护加码 地下水监测出具诊断证明 精准有效用好问责利器 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将达25%以上 “十四五”如何推进超低排放? 服务企业要注重方式方法 流浪地球的三点启示 环境监测要有情怀有能力有智慧 亟须出台地下水污染防渗技术指南 落实塑料污染治理任务 推进零售餐饮行业绿色发展 补贴退坡产业发展的必然之举 建立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推进“建筑垃圾分类处理、回收利用和全过程管理” 洪灾管理有哪些自然解决方案? “保护与发展”是一不是二 把生态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 适应空气质量管理需求 完善标准体系建设 疫情应对给全球环境治理带来哪些启示? 保护江豚,从未止步 科学精准防治臭氧污染 海口生态治水经验值得借鉴 应尽快扭转社会环境监测乱象 垃圾分类从高校做起值得借鉴 杨杰孚委员:“垃圾分类”有助切断疾病传播途径 如何增强风险沟通中的社会信任? 农村污水治理四大问题亟待破解 自行监测技术指南为排污许可制度提供支撑 快递包装有了绿色标准 加快气候变化和碳排放权交易立法 完善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保障农业生态环境安全 污染地块修复效果评估问题的解读与建议 长三角示范区22条新政铺设“绿色长廊” 加大改革力度推进诚信监测 支持、推动青海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 长江沿岸港口水质监测亟待加强 从概念辨析和话题语境看“两山”转化 抓住环保利好推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坚定不移推进生态立县战略 助力基层生态环境部门有效研判建设项目重大变动 城市发展应遵循绿色发展理念 产业扶贫要走生态绿色之路 让十里春风温暖更多人的心田 科学谋划县级环境监测机构监测事权 中国可能会改变全世界对核能的看法 “十三五”农村环境整治应抓重点统全局 首部资源税法,让发展更“绿” 重点加强突发环境事件的可能性分析和应对

您的位置:首页 >污染防治 >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设置了重要的阶段性目标

来源:中国环境报更新时间:2021-03-09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阐述了“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及2021年具体工作要求,提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3.5%、18%。这对于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有哪些重要意义?本报记者采访了昆山杜克大学环境研究中心主任张俊杰。

中国环境报:政府工作报告中阐述“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时提到两个数字,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3.5%、18%,这对于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有哪些重要意义?

张俊杰:13.5%和18%分别代表了“十四五”时期能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两大目标。这两大目标的提出,为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设置了重要的阶段性目标。

在过去20年里,中国温室气体排放增长速度不断下降。2000年-2009年,中国温室气体排放年均增长9.2%,在2010年-2019年期间,这一速度下降到了3%左右。而在13.5%、18%这两大目标的约束下,“十四五”期间的碳排放增长速度还需要进一步放缓,这将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两大目标的实现与经济增长是息息相关的。一般来说,经济增长速度越快,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进步也会越快,碳排放强度也能够快速下降。但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逐步进入比较温和的区间,强度目标带来的压力将会日益突出。

强度目标背后隐含的是总量目标。以实现“十四五”期间碳排放强度下降18%为例,如果在此期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那么碳排放总量年均增长必须低于2%;如果经济增长年均速度降到4%,那么碳排放总量在“十四五”时期就没有增长的空间了。这也就是说,经济发展越好,就越容易实现强度目标;经济增速下降,强度目标下的碳减排压力就越大。在经济增长极端不利的情况下,我们甚至有可能会被迫面临削减碳排放总量以实现排放强度目标的困境。

中国环境报:今年1月1日起,全国碳市场第1个履约周期正式启动。在您看来,为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3.5%、18%”这两大目标,全国碳市场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如何发挥?

张俊杰:全国碳市场应当在实现能耗强度下降与碳排放强度下降两大目标中发挥核心政策工具的作用。

长期以来,中国的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主要依赖于能源、环境、产业等政策发挥的协同效应,逐渐形成了“搭便车”式的政策结构。但是协同性政策并非专门针对碳排放管控而设计。随着国家持续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的雄心,协同性政策下,当前的碳减排能力已无法满足国家的中长期减排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专门针对温室气体减排的碳市场可以成为中国气候治理的主导性政策手段。

碳市场可以起到两大重要作用。首先,碳市场提供了显性的碳价信号,能够引导市场主体优化气候容量资源的配置。其次,碳市场中的配额交易,使得不同减排主体的边际减排成本趋于相等,有助于以最小社会成本实现既定的碳排放目标。

碳市场提供了灵活的激励机制,从而最大程度降低温室气体管控对经济的影响。碳价不仅能够激励生产者将碳排放因素纳入要素投入与工艺技术选择的考量中,也能激励消费者在选择商品和服务的过程中考虑碳排放,并且能够激励技术创新,诱发对气候友好的技术变迁。总体来说,碳市场可以为市场机制在气候变化领域发挥作用提供集约的信息基础。

为了充分发挥全国碳市场的作用,首先应当完善全国碳市场的产权制度建设和市场机制建设,以保障碳市场的活力。在产权制度建设方面,全国碳市场应进一步明确碳排放权的资产属性;在市场机制建设方面,全国碳市场应当利用拍卖等手段来激活一级市场,在碳排放配额免费分配的同时,增强碳市场的价格发现能力。其次,全国碳市场也应该考虑借助碳金融工具来活跃二级市场。金融工具,尤其是碳期货、碳期权与碳远期等金融交易工具可以增加市场交易主体,降低交易成本,对提升市场活跃度有重要意义。

中国环境报: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今年工作时,围绕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提出了一些具体任务,比如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等,您是如何理解的?对具体落实,您有哪些建议?

张俊杰:针对碳达峰、碳中和提出的各项具体任务,体现了国家倡导法治化与市场化两大原则来应对气候变化。

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碳排放达峰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方政府执行中央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的力度。通过行动方案可以明确地方政府的责任,通过碳达峰目标与实施蓝图,让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有法可依、有据可查。其次,行动方案规划减排路线图,通过渐进的方式提高温室气体管制强度,能够给市场主体以充分的适应与调整机会,避免低碳转型使高碳行业与相关从业人员陷入困境。

温室气体排放主要取决于经济总量、产业结构与效率、能源结构三大因素。在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必须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能效减轻对高碳产业和高碳基础设施的依赖,以及通过优化能源结构减轻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除了可再生能源外,也强调了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与核电,应当是在长远气候目标与中国能源资源禀赋的现实之间做的一项权衡。

政府工作报告大力倡导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市场化手段,除了碳市场,还提出了所得税优惠、用能权交易市场、绿色金融三大基于市场的政策工具。充分利用市场化的手段来促进碳减排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这与对环境污染问题的治理有一定程度的不同。

热点图文

如何破解“重化工围江”难题?
如何破解“重化工围江”难题?
深圳新一轮控烟车轮战打响
深圳新一轮控烟车轮战打响
丹江口首次进行危险废物行政代处置
丹江口首次进行危险废物行政代处置
成品油监管严重缺位 机动车尾气检测滞后
成品油监管严重缺位 机动车尾气检测滞后
西安举办执法人员竞赛比武
西安举办执法人员竞赛比武
济南趵突泉公园泉水河道被污染 三天未找到污染源
济南趵突泉公园泉水河道被污染 三天未找到污染源
漓江水质变差了吗?
漓江水质变差了吗?
广西破获特大购销野生动物案 缴获虎纹蛙千余只
广西破获特大购销野生动物案 缴获虎纹蛙千余只
本站部分图片和新闻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版权所有:中 华 环 保 宣 传 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