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华环保宣传网
低碳框架下如何发展现代循环农业 “再电气化”成为推动能源转型关键路径 中国企业驳补贴论 太阳能光伏行业竞争加剧 新能源物流车推广还要迈过几道坎? 污水处理领域之再生水利用拓展千亿元市场 德国可再生能源占电力消耗量一半以上 提质增效需突破哪些卡脖子问题? 李新民:我国目前能源需求超过环境容量 中国皮革业取道绿色、低碳经济 推可持续发展 十大生态环境PPP项目是哪些在哪里? 低碳增长是世界经济持续发展的未来之路 武汉控股8.7亿绿色债获批 资本市场助力抗疫在行动 中国水电获批文 400亿融资袭击A股 提振新能源汽车消费要“软硬兼施” 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产业园昨在南海动工 上海垃圾分类“年报”亮眼 干垃圾减量近两成 固废无害化处理:消除环境安全的定时炸弹 新固废法为城市医废处置设施减压按下“加速键” 新疆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超四成 响应国家号召 矿山机械破碎机向低碳发展 消费提振政策频频出台 家电以旧换新再迎风口 风能协会公布风电装备业排行榜 华锐列榜首 牛津大学:绿色刺激政策更利于经济复苏 中国光伏出口再遭“反倾销”打击 台积电进军太阳能 五年内要做世界前五 中石化再添两座油氢合建站 央企频出手氢能市场 Solarbuzz:2012年组件价格仍将持续下跌 我国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是机遇也是必然选择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亿:大比例电气化是实现低碳发展的可靠路径 五金机电企业与绿色“携手” 开启低碳之旅 如何助推建筑业“碳中和”? 车内异味成汽车质量热点问题 信息技术助推企业走上低碳发展之路 环保企业有了社会责任指南 丰办气候峰会推绿色经济 设中小企绿色贷款方案 医疗垃圾“井喷”在疫情中被放大的处置困境 环保低碳下探索矿山机械行业的发展道路 发展化学储能有助于解决“弃风”“弃光”难题 规避光伏风险 法尔胜调整资产置换方案 是时候出台新能源汽车消费刺激政策了 东莞拟投2500万扶持太阳能光伏产业 北京副中心上线垃圾分类小程序 低碳发展节能减排不差钱,差的是意识 核能行业呼唤公众沟通长效协同机制 航天机电获太阳能200MW光伏订单 东江环保强化医疗废物处置 筑牢抗疫防线 石家庄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 发展循环经济 湖州新能源碳中和应用场景上线 绿色低碳渐成世界潮流 零售业节能减排任重道远 国际能源署:垃圾发电市场规模10年内将超200亿美元

您的位置:首页 >低碳经济 >

低碳框架下如何发展现代循环农业

来源:更新时间:2011-12-14

根据大量实测资料和研究,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在这一大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正逐步成为世界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共识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一个重要的温室气体来源,同时又受到气候变化的严重影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初始国家信息通报》,1994年我国农业温室气体排放量占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的17%,农业CH4排放量占我国CH4总排放量的50%,农业N2O量占我国N2O总排放量的92%。

据估计,2015年我国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将比1994年增加48%。畜牧业CH4排放和农田N2O排放是主要的贡献因素,其分别比1994年增加73%和53%。

尽管气候变化可能带来诸如中高纬度地区农作物增产、全球木材供应增加和取暖能源减少等有利结果,但人类社会将不得不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种种负面影响,如增加农业生产不稳定性,导致农业生产布局结构变化,还可能造成病虫害的流行等。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气候变化对农业的不利影响,是当今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重要命题。此外,农业作为具有自我调节机制的生物系统,也应为温室气体减排和固碳增汇作出贡献。

实践业已证明,发展循环农业是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循环农业通过对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优化设计与管理,实现了农业系统光热等自然资源和可再生资源的高效利用,最大程度地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是农业应对节能减排和促进低碳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四种低碳农业发展模式

目前,各地农村也涌现出诸多循环农业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归纳起来可分为以下四种模式。

资源节约型复合生态系统的生产模式。该模式立足于适量投入、立体种养、高效利用、固碳减排。以稻田复合种养生态农业模式为例,通过稻田养鸭能显著减少甲烷排放,降低增温潜势,其减缓综合温室效应的潜力是常规淹水稻田的1.6倍左右。

环境友好型循环利用系统的生产模式。该模式立足于优化环节、合理循环、减少废弃、防控污染。以秸秆资源化循环利用模式为例。该模式以循环农业的理论为指导,以南方特色食用菌产业为核心,通过循环利用秸秆资源、充分利用废弃物,形成多途径开发模式。其有效链接可实现每亩栽培草生菌可增产增收100元,同时减少稻草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通过产业链延伸效益,生产菌渣有机肥每吨利润60元。农作物栽培中菌渣有机肥替代化肥量30%,减少了化肥投入。

固碳增汇型优化调控系统的生产模式。该模式立足于农林复合、农牧配套、合理调控、促碳中和。以林下经济模式为例,林下发展草菇,原料成本低,可以循环利用,种草菇后的培养基废料可做林地肥料,促进林木生长和增加森林碳汇。

生态文明型统筹协调系统的生产模式。该模式立足于发挥功能、优势互补、统筹集成、和谐发展。以绿色家园建设为例,发展农村户用沼气,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促进农业增效增收。已有研究表明,建造一个8立方米的沼气池,每年可节柴2000千克以上,相当于3.5亩薪炭林或6亩林地的年产林木蓄积累。截至2008年底,全国农村户用沼气已累计发展到3050万户,年产沼气113亿立方米。

现代循环农业发展的五个环节

尽管近几年我国循环农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毕竟我国循环农业发展正经历不断提升的过程,发展低碳经济赋予了现代循环农业新的使命。因此笔者认为,低碳经济框架下现代循环农业的发展应抓住五个重要环节。

发展现代循环农业,要树立新的系统观。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都是由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等要素构成的大系统。要求人类在考虑生产和消费时不能把自身置于这个大系统之外,而是将农业发展与生存环境及人的自身作为这个大系统的一部分来研究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原则。

要从自然—经济大系统出发,对物质转化的全过程采取战略性、综合性、预防性措施,降低农业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的过度使用及对人类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使人类经济社会的循环与自然循环更好地融合起来,实现区域物质流、能量流、资金流的系统优化配置。

发展现代循环农业,要树立新的经济观。就是要用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规律来指导农业生产活动。农村经济活动要在生态可承受范围内进行,超过资源承载能力的循环是恶性循环,会造成生态系统退化。只有在资源承载能力之内的良性循环,才能使生态系统平衡地发展。

现代循环农业经济是用先进生产技术、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和共生链接技术以及废旧资源利用技术、“零排放”技术等支撑的经济,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低水平物质循环利用方式所定义的经济。这就要求现代农业应在建立循环经济的支撑技术体系上下功夫,开创新路。

发展现代循环农业,要树立新的价值观。推动现代循环农业发展则要在考虑自然资源时,不仅要视其为可利用的资源,而且还需要着重构建能维护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在选择科学技术时,不仅要考虑其对自然的开发能力,而且要充分考虑到它对生态系统的维系和修复能力,使之成为有益于生态环境平衡的技术;在考虑人自身发展时,不仅要考虑人对自然的改造能力,而且更要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发展现代循环农业,要树立新的生产观。现代循环农业的涵义就是要从循环意义上发展农业经济,用清洁生产、环保要求从事农业生产。它的生产观念是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尽可能节约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并且要从生产的源头和全过程充分利用废弃资源,使每个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少投入、少排放、高利用,达到废物最小化、资源化、无害化。上游企业的废物可以成为下游企业的原料,实现区域内或企业间的资源最有效利用。

与此同时,要用若干生态链条把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城区与郊区、行业与行业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可持续生产和消费,逐步建成低碳型社会。

发展现代循环农业,要树立新的消费观。从事现代循环农业的区域主要在广大乡村,而从事现代循环农业的人员主要是广大农民,他们既是生产者,又是人口众多的消费者,为此要提倡绿色消费,也就是物质的适度消费、层次消费。这无疑是一种与自然生态相平衡的、节约型的低消耗物质资料、产品、劳务和注重保健、环保的消费模式。

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多次性、耐用性消费,减少一次性消费。创立一种对环境不构成破坏或威胁的持续消费方式和消费习惯。在消费的同时还应考虑到废弃物的资源化,建立循环生产和适度消费的观念。

与此同时,要提高公众低碳意识,推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强化政府激励引导,加速农业产业升级;改造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制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加强农业碳汇研究,加快低碳技术应用步伐;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吸收发达国家先进经验;抓好农业节能减排,开展现代循环农业示范园区建设试点,全面并有序地推动现代循环农业的跨越发展。

热点图文

水中毒物能变宝物?
水中毒物能变宝物?
现场端存在的问题怎么查找、认定和处理?
现场端存在的问题怎么查找、认定和处理?
明晰科学规律 带动水污染防治技术创新
明晰科学规律 带动水污染防治技术创新
上海污水处理标准再提高
上海污水处理标准再提高
辽阳“两线合围”坚决打赢碧水保卫战
辽阳“两线合围”坚决打赢碧水保卫战
垃圾焚烧发电补贴会退坡吗?
垃圾焚烧发电补贴会退坡吗?
广州南沙“餐厨垃圾处理厂”开工!
广州南沙“餐厨垃圾处理厂”开工!
萍安钢铁:加大投入综合治理“水气声尘” 打造国家3A级旅游景区
萍安钢铁:加大投入综合治理“水气声尘” 打造国家3A级旅游景区
本站部分图片和新闻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版权所有:中 华 环 保 宣 传 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