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无锡第二届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周活动下乡进社区,在锡山区羊尖镇举行现场义诊,通过中医师把脉问诊、养生咨询、体质辨识、中药鉴别等形式,让群众更加全面了解中医药,感受中医药的简、便、验、廉。在义诊现场发现,中医药养生保健成为关注的焦点。令人关注的是,尽管中医药养生热高涨,但市民对如何科学养生并不是很知晓,在认识上存在误区。中医专家提醒说,中医养生讲究的是“一人一方”,因人制宜养生,应在中医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保健养生。
“医生,麻烦你帮我看看这是什么中药?怎么吃?”一位60多岁的老伯拎着一袋东西,打开一看,是一朵朵干花,花朵个头很大,长得并不美。和中药材打了40多年交道的市中医院副主任中药师龚金兴,是中药行当里的“老法师”,他仔细鉴别后认为是“天山雪莲”。“天山雪莲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可以泡药酒喝,有活血舒络、滋阴壮阳的作用。”咨询中,更有不少市民询问如何进行中医养生,吃什么中药进补。现场发放的中医药养生书籍最是畅销,只见《药膳营养精华》、《养生保健手册》等不一会就一抢而空。
一位主任中医师说,中医养生注重因人、因时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养生方法,但现在人们往往急功近利,吃了药马上就要见疗效,听到吃什么养生就“一蓬风”都去吃,这种观念是错误的。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目前市场上中药的伪劣品很多,作假手段也是五花八门。如在穿山甲的甲片里加盐以增加重量;在虫草里穿铁丝、牙签;把个体小的三七粘接加工成个体大的三七……这些都是以次充好。更有甚者,造假掺假,如在麦冬中掺入山麦冬,用东贝母假冒川贝母等等。这些都给中医药养生带来了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