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华环保宣传网
重点治污方解城市“渴”症 探索实施造纸行业排污许可 可再生能源全额消纳新政现雏形 “海绵城市”离你有多远 大闸蟹网箱养殖进入限制类条目? 禁食野生动物保障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 垂改后县区环境监测与执法如何有效融合? 以信息公开取信于民才能破解“邻避” 把熏腊肉当雾霾替罪羊是逃避责任 治理污染,法律绝不可少 环保部“亮剑”严打监测数据造假 中国正推进环保改革趟过治污“深水区” 环保焦虑症不能“病急乱开药” 建设深圳先行示范区具有全局意义 污染土壤修复,先做好信息公开 解决环境治理政策落地难 《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发布 垂直管理来临,准备好了吗? 进京大货车这个“霾凶”该治治了 污水处理厂能否向肇事者追偿? 为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点赞 推动危废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借鉴国际经验推进我国排污许可制度改革 升级版“限塑令”能否带来减塑行动力升级? 将沙漠治理纳入 “一带一路”战略规划 应对气候变化让全人类走向生态文明 完善量值传递体系 确保数据溯源可比性 “霾祸”难除 仅靠“限”字令还能挺多久? 地方施压央企应成环保“新常态” 大气污染防治法修改应细化法律责任 科学解读:为什么说“核雾染”不可信? 核电:恶魔还是希望? 巧用专项债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垂管”改革要做好加减乘除 核雾染?毫无依据! 《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应关注的问题 新能源汽车“接棒”尚需火候 以绿色化引领绿色发展消除灰霾 水厂为什么没有紧急停水的权力? 为生态文明建设蓄积能量 构建环境协商治理机制 助力环境治理法治转型 用好污染防治大数据 精准聚焦督促履责 非正规垃圾填埋场污染隐患多 解决环境问题需要大视野大战略 加强土壤环境监测正当其时 多方式多层次推进信息公开 “塑战速决”不能只靠可降解塑料 环评失灵 后患无穷 垂管之下,乡镇环保机构怎么设? 为了“美丽中国”共做加减乘除 白皮书:中国从高从严构建核安全政策法规体系

您的位置:首页 >天下关注 >

重点治污方解城市“渴”症

来源:经济参考报更新时间:2014-06-24

近日媒体从住建部获得一组数据:中国657个城市中有300多个属于联合国人居环境署评价标准中“严重缺水”和“缺水”城市。网民认为,全国近半数城市喊“渴”,更多表现为浪费和污染造成的水资源危机。一些网民建议,完善水污染防治法,加强水源地保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提高工农业用水效率,进一步加大对违规排污行为的惩处力度。

污染型缺水成“心头病”

“当前的水资源短缺分为四类:第一类是资源型缺水,指水资源总量少;第二类是水质型缺水,也称为污染型缺水,水资源污染加重了水资源短缺;第三类是结构型缺水,目前不仅农业用水量过大,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也比较低,生活用水也偏于粗放;第四类是工程型缺水,我国水资源分布南多北少,由于工程建设调度没有跟上,造成区域供水不足。”网民“赖明”说。

不少网民认为,国内近半数城市“喊渴”的主要原因并非水资源总量少,而是表现为水污染造成的水质型缺水。“说白了,就是有水不能用。”网民“万育生”说。

近一段时间,从兰州自来水苯超标,到汉江武汉段水质出现氨氮超标,频繁上演的城市“水危机”屡屡刺痛公众神经。网民“潘文堂”称,我国在过去三十年经历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的阶段,但污染问题已制约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一方面,我们缺水,另一方面,水环境污染又非常严重。在很短时间内,既要解决污染问题,又要解决人的用水问题,目前形势非常严峻。

水污染高发非偶然

在网民看来,相对于资源型缺水,水质型缺水更难解决。

“资源型缺水的解决方法可以从区外调入,而水质型缺水会导致降雨丰富的地区也缺水,这完全是人为因素引起的,是水污染的管理、治理、执法不到位的综合结果。”网民“肖强”说。

网民“邵益生”指出,我国水污染进入高发期不是偶然,而是由长期粗放发展模式导致并逐步积累的结果。部分地方政府单纯为了经济发展盲目上马各种重化工项目,对很多违规排污行为视而不见,不顾这些污水废气对环境造成的破坏,这根本上还是唯G D P观念在作怪。

还有网民表示,企业偷排、不达标排放污水成本太低,也是水污染事件频发的重要原因。

多管齐下解城市水荒

针对如何缓解水资源短缺,网民建议,完善水污染防治法,加强监管力度,加强水源地保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将水质的好坏纳入官员的考核目标,进一步加大对违规排污行为的惩处力度。

网民“香香”提出,水污染防治法的一些规定已不适应客观实际的要求,针对性不强,处罚力度不够。比如,水污染防治法对于严重威胁地下水安全的渗井渗坑排污行为,处罚额度仅为5万至50万元。应进一步修改完善水污染防治法,提高保护标准,加大对污染事故和事故责任人的惩戒力度。

“应加强水源地保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建立健全水功能区限制排污的法律及制度,严格控制排污总量,坚守排污底线,落实减排举措;加强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和中水利用。提高工农业用水效率。对处理后的中水要多渠道回收利用,不要让其再回到河道、湖泊和水库。”网民“张基尧”说。

(记者 明航 整理)

热点图文

雾霾公开课│治霾还需三十年
雾霾公开课│治霾还需三十年
农田退水污染治理难在哪?
农田退水污染治理难在哪?
绿色供应链重结果也重过程
绿色供应链重结果也重过程
精准治霾需制定立体化监管解决方案
精准治霾需制定立体化监管解决方案
专访 | “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融入法律”
专访 | “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融入法律”
高空巡查摸排环境问题线索
高空巡查摸排环境问题线索
严打之下,野味及其制品在网络平台仍有售
严打之下,野味及其制品在网络平台仍有售
济宁开展排污许可制专项执法检查
济宁开展排污许可制专项执法检查
本站部分图片和新闻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版权所有:中 华 环 保 宣 传 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