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华环保宣传网
生态红线划定应坚持以人为本 创新核安全举国体制 加速核安全治理现代化 青海迅速开展震后生态环境应急监测工作 排污企事业单位的环境主体责任应强化 绿色:城市底色 发展主色 构建长江流域统一监测体系 如何推进“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法制建设? 从哪些层面把握环保新常态? 成渝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决策支撑体系建成 “十四五”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改革发展刍议 生态“任务清单”探索环境治理路径 发展环水有机农业 保护江河水质 推进“三江源”毗连区融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 湿地公园建设的功能定位及应对之策 运用哲学思维坚守生态红线 垃圾分类是中国社会文明课程的“单元测验” 以文明城市创建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 环境监测要强化政府主导和部门协同 补短板,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辩证看待收入增速跑赢GDP 城市大气污染治理有了“模板” 规范共享自助洗车管理刻不容缓 加快建立区域医疗废物联防联控联治机制 改善水环境 应对气候变化 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要抓好重点 “谁污染谁治理”,呵护生态需要更多硬举措 应善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 黄河上游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 深化改革是推广先进技术的不竭动力 中国林草建设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 “十三五”时期环境保护面临八大挑战 河道数据观测站如何推动水污染治理? 在空间重构中寻找绿色商机 政策联动助力四个结构优化调整 黄河治理 久久为功 讲好“绿色故事”我们都是“主角” 铜川印发声环境功能区划方案 环境监测如何更好服务环境管理 把建设美丽中国化为人民自觉行动 用好两个清单,支持复工复产 宁夏通报前4月城市环境质量状况排名 绿色供应链体系是“两山”理念落地的创新模式 太原推进南白石河整改落实落细 “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应体现融合创新 生态环境风险防范下的国土空间规划 环境管理战略转型需寻求新突破 防尘不妨多种草 严肃财经纪律是全面从严治党应有之义 治霾的环保投入不能成糊涂账 扎实推进绿色农业高质量发展

您的位置:首页 >土壤绿化 >

生态红线划定应坚持以人为本

来源:中国环境报更新时间:2017-08-16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和管控应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评估论证,确保群众生活质量不下降。

◆陈文艺

生态保护红线是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的底线,因此应具有强制性,一经划定必须坚守。同时,由于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关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在划定和监管过程中,应坚持以人为本,这样才能保障生态保护红线划得实、守得住。

例如,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及其集水区作为重点生态功能区之一,是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重点对象。《水污染防治法》规定,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禁止设置排污口,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

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及其集水区红线一经划定并批准,一级保护区范围内的原住民必须实施搬迁,原已建在一级保护区内的居民房屋必须拆除、关闭,在划定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内从事渔猎、养殖、垦殖的居民将不得不面临改变生产方式或重新择业的境地。

鉴于此,笔者认为,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和管控应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评估论证,确保群众生活质量不下降。

一是进行充分调研。应根据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要求,依据相关规范性文件和技术方法,委托专业机构对拟划红线区域内人口、自然村落(居住点)数量与分布、土地利用状况与权属、所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类型等进行充分广泛的调查,形成科学的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初步核定生态保护红线边界。

二是科学论证。应组织相关部门代表、专家对划定方案、拟定边界进行充分的评估论证,充分尊重并采纳当地居民的意见。在不影响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实现的前提下,对分散在红线区内面积较小的村落(居住点)及原住民生产生活场所、设施、农田、经济林予以适当保留,尽可能减少生态移民数量。

三是给予补偿。应分门别类制定管控措施,合理设置禁止和限制行为,尽量为原住民保留更大的生产生活空间。应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充分考虑居民的显性、隐性或潜在利益损失,及时进行生态补偿。

热点图文

源头分类可有效降低垃圾处置成本
源头分类可有效降低垃圾处置成本
打赢蓝天保卫战要推进科技创新
打赢蓝天保卫战要推进科技创新
中国对塑料垃圾再出重拳
中国对塑料垃圾再出重拳
助力生态文明 推进健康中国
助力生态文明 推进健康中国
保护生态环境,提升游园体验
保护生态环境,提升游园体验
上海徐汇区“一体化”执法破解监管难题
上海徐汇区“一体化”执法破解监管难题
北京开展垃圾分类现场督查
北京开展垃圾分类现场督查
泰安市大气污染防治不力问题频发
泰安市大气污染防治不力问题频发
本站部分图片和新闻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版权所有:中 华 环 保 宣 传 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