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华环保宣传网
三问南旱北涝:探寻“旱涝叠加”的背后 气候变化对传染病传播的影响 重庆PM2.5防治技术获突破 中电远达望获益 吕梁将建循环经济产业园 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实施方案要点总结 高温天气致中国用电量增速回升 后期或逐渐回落 沈阳至丹东铁路一座大桥被洪水冲坏中断行车 文产园区:青岛红星印刷科技与文化创意产业园 苏州难耐“高烧”连发增雨火箭弹 气温骤降11℃ 暴雨天气导致昆明市16个小区12700户居民停电 极端天气不仅影响环境更影响人类饮用水质量 家里的自来水“烫手”,是怎么回事? 强降雨今起再袭山东 应做好防汛和地质灾害防御工作 铜川市用硬法上硬手综合整治推进治污降霾 天能动:天能吴山循环经济产业园试运营 蚌埠市玉文化创意产业园正式破土动工 四川盘江大桥垮塌亲历者:弃车刚跑车桥齐坠河 鹤壁市发挥商会优势谋划“新能源产业园”建设 航空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落户青岛莱西 大田山生态循环园拟建密闭系统解决臭气扰民 苏州阳澄湖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集中开业 西部崛起的卓越园区 成都合联新型产业园 昨达州渠县最高温飙40.3℃ 市民称犹如被“碳烤” 张掖加快项目进度 做大做强新能源产业园 全球变暖助推我国北涝南旱 璀璨明珠镶嵌在滨湖生态版图 湖湾新城处处生态风光 四川山东内蒙古局地遭强降雨 抗灾自救工作展开 苏州市光大国家静脉产业园考察报告 邯郸市力推文化创意产业园实现跨越式发展 福建德化重点建设项目:打造纺织服装产业园 全球气候报告:极端天气正在变得习以为常 大连市循环经济产业区项目在庄河集中开工 北京近四成PM2.5来自周边污染 黑龙江干流水位持续上涨 黑瞎子岛或将被淹没 国家防总:科学调度水利工程 有效应对旱涝灾害 秋季八大时令水果 营养正当时 中国气象局专家:今年高温天气属极端异常 1.38亿国家投资助力青岛新天地静脉产业园 辽宁(本溪湖)再生资源产业园获批省级园区 宿迁市阔步进入“文化创意产业园”时代 吉林省再遭强降雨袭击 60多万亩农田积水 多措施治理车污染 加大尾气治理与监管 现饿死北极熊警醒气候变化 四川盆地西部将迎大暴雨 降水区域与1周前高度重合 四桥并立”海口江东片区 带动打造生态产业园 专家解读:东北洪涝灾害是“副高”惹的祸 蚌埠启动秋季秸秆禁烧 不烧秸秆农田每亩至少获10元奖励 海淀区循环经济产业园再生能源发电厂项目日处理垃圾2500吨 气候变暖步伐正在加快 远超6500万年前 中投顾问:国有化将是光伏产业园的终点站

您的位置:首页 >天下关注 >

三问南旱北涝:探寻“旱涝叠加”的背后

来源:更新时间:2013-08-22

原标题:三问南旱北涝:探寻“旱涝叠加”的背后

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网讯:南方广大地区刚刚结束长达21天、最高级别的高温橙色预警,东南沿海将再次遭遇台风,东北防汛抗洪仍在继续……这个夏天不寻常。未来旱情汛情如何发展?如何应对南旱北涝新形势?记者就此专访了我国气象、防洪、公共管理领域专家。

一问:北方水灾、南方“喊渴”是否还会重演?

7月份以来,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南方地区出现1961年以来最强高温天气,部分地区旱情发展迅速。湖南、贵州、江西、上海、浙江、江苏、湖北、重庆8省市平均降雨较常年同期偏少54%,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少。

据国家防总消息,当前,南方地区的高温干旱可能暂时难以全部缓解,预计秋冬季节,江南大部和西南地区东部降水仍偏少,可能出现夏秋连旱甚至夏秋冬三季连旱。

在北方,嫩江上游发生超50年一遇特大洪水,第二松花江上游发生超20年一遇大洪水,黑龙江中下游发生超30年一遇大洪水。目前,嫩江下游和松花江全线水位仍在上涨,松花江流域性较大洪水还将持续较长一段时间。

这个夏天,不仅中国遭受高温热浪袭击,日本、美国、英国、德国等国也纷纷陷入“高温包围圈”。气象专家分析,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北半球经向型环流增加,极端高温事件可能频繁发生。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李维京介绍,我国雨带变化有明显的年代特征,上世纪50至70年代,主要雨带在北方;到了80至90年代,雨带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从2003年开始,雨带逐渐北移,特别是近几年这种移动趋势很明显。他认为,“南旱北涝很可能会成为未来趋势。”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国家减灾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专家程晓陶指出,天气形势不稳定是正常的,周期性变化完全存在。同时,人为的水污染造成水质型缺水、工业发展对水的需求和保障率要求增加,加剧了干旱缺水问题。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加快,面对同样的干旱、洪涝情况,社会的脆弱性在增大。

二问: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缘何因洪涝死亡还时有发生?

截至8月21日,今年以来全国有7984万人遭受洪涝灾害,死亡575人,失踪340人,农作物受灾8704千公顷,倒塌房屋37万间,直接经济损失约1615亿元。

近日,辽宁省抚顺市遭遇特大暴雨袭击,已造成54人因灾死亡,97人失踪。在重灾区红头山镇,红山小区52岁的潘美虹几天来第一次下楼乘凉。“家住四楼,大水把一楼都淹没了。洪水退后淤泥有半米多深,出不来。”她说。

有关专家表示,近期因洪涝造成的人员伤亡,主要原因是中小河流山洪突发性强、陡涨陡落,以及目前对强降雨的气象预报水平有限,城镇化建设中人为缩窄河道、占用行洪通道等原因造成。

程晓陶表示,总体来看,我国因洪灾造成的人员死亡人数趋势是不断减少的。从1960年至2000年,我国每年因洪涝死亡人数在4000人至5000人左右;自2000年以来,这一数字减少到1000人左右,原因主要是大江大河中下游平原防洪能力全面增强,决口等危险降低。

他指出,经济社会发展至今,依然会发生因洪涝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除了亚洲是世界洪灾影响最严重的区域等自然原因外,快速的城镇化发展,大量占用河道,不给洪水出路,也使洪水风险增加。今后要加快健全防汛减灾体系,进一步完善中小河流治理模式和洪水预警机制。

三问:如何应对南旱北涝新趋势?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许光建表示,由于过去北方洪水内涝等相对较少发生,东北等地城乡建设对洪水防护考虑相对少,面对南旱北涝新趋势,首先要加强应急预案管理,要重视地下管网的建设。

城乡建设,规划先行。在城市,今后在规划上要做好预案,要加大投入,修建马路、地铁等公共设施时要对防洪作出充分考虑;在乡村,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禁止过度缩窄河道,要给洪水以出路。

“很多地方有违章建筑,比如在河床上私搭乱建,遇到紧急情况,很容易出问题。政府应该关口前移,把这些违法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保障行洪安全。”许光建说。

程晓陶指出,当前应尽快在全国范围开展洪水风险评估,以公布洪水风险图的形式将风险告诉公众,各行各业发展规划也要按照风险图规避风险。同时,建立健全精细化的预警机制,进一步提高预警的准确率。此外,有关部门应当建立一些应急避难场所,比如有规划地建设一些高地来应对洪水。

专家们表示,对于南方频繁遭遇的高温干旱,要加强对城市中保洁人员、老人等容易受高温侵袭人群的保护措施,同时,应切实重视水利设施的投入,充分发挥小型水利工程在旱时供水和灌溉方面的突出作用。(于文静陈炜伟林晖)

热点图文

时尚品牌做环保,真心还是假意?
时尚品牌做环保,真心还是假意?
百人签名参与环保绿色地球共同守护
百人签名参与环保绿色地球共同守护
再造失落的伊甸园
再造失落的伊甸园
叶梅:趟过生命的河
叶梅:趟过生命的河
北京苏宁开展“绿动青春 植梦蓝天”公益植树活动
北京苏宁开展“绿动青春 植梦蓝天”公益植树活动
山东省慈善总会首支公益环保慈善义工队落烟台
山东省慈善总会首支公益环保慈善义工队落烟台
一只昆虫能改变人生志向?
一只昆虫能改变人生志向?
每天走出10000+步数的人都干了啥 ?
每天走出10000+步数的人都干了啥 ?
本站部分图片和新闻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版权所有:中 华 环 保 宣 传 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