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华环保宣传网
广西环江土壤修复见成效 植物救土壤重金属污染 广安秋收后 秸秆都到生态垃圾房“报到” 广电惠州垃圾处理成果纳入年度考核 东莞环保局公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 臭氧成"祸首" 广东增城:积极分类者可免费获垃圾袋 济南11月十污染天 大颗粒物为首要污染 苏州高新区:西部生态城打造滨湖旅游亮点 济南大水缸污染有望解决3座垃圾转运站投用 河南:建设绿色秀美山川打造绿化模范城市 山东招远黄金工业废弃物实现综合利用 石家庄监测PM2.5 现初步摸清日变化规律 上海宝山区环保局开展危险废物专项后督察工作 浙江部分山核桃林地土壤酸化严重 影响生态平衡 贵阳明起公布PM2.5数据 空气污染防治工作启动 长沙市环保局提示PM2.5三大高危地带 武汉二妃山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年内达标排放 广州番禺垃圾焚烧厂将推六措施减轻环境污染 中国土壤修复市场蹒跚起步 技术逐渐提升 枣庄:重拳防治扬尘污染 改善空气环境质量 天津市采取土壤“轮休” 改善盐碱化制定监管办法 天津启动废旧商品回收活动 社区便利店旧物置换 平泉主要污染物排放大幅度下降 节能灯污染风险大 回收处理体系尚空白 深圳推垃圾分类居民图实惠 缺奖励热情难回原点 北京天然气双层公交上路 PM2.5排放减97% 苏州开展全市医疗废物处置专项检查 贵阳废电池回收 可不按危险废物管理 广东增城:农村餐厨垃圾堆肥 小区住户自觉分类 晋中市医疗垃圾处理项目进入基础工程施工阶段 临汾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进入实质阶段 佳木斯市多部门联合执法 强化医疗废物监管力度 大连实现垃圾发电 每年可节约标煤近8万吨 河北省推进垃圾处理工作 明确垃圾减量化 柳州市区空气3天轻微污染 或因天气干燥 合肥拟月底公布PM2.5 按小时公布六项污染指数 山东潍坊中心城区PM2.5初步分析与全省同一水平 山东潍坊加强治理空气污染 空气良好率达95.62% 广州:企业从事垃圾处理 政府或给优惠政策 山西省水土流失治理度达到46.5% 宁夏大武口区开展餐厨垃圾治理工作 有机污染也是挑战 南京试捕捉PM2.5致病"元凶" 河南全省地表水质中度污染 空气质量达二级标准 湖北巴东县对农业土壤重金属污染源普查采样 河北省首个县级省模城市复审验收 迁安荣获称号 “变废为宝”垃圾处理模式值得东莞全市推广 环保部司长:不能只注重PM2.5监测 防以偏概全 意大利将因非法垃圾填埋遭欧盟巨额罚款 北京昌平万科城幼儿园旁建垃圾站 或未环评 大雾罩金陵 南京九大监测点PM2.5不合格 渭南市推进节能减排 为创环保模范城达标添后劲

您的位置:首页 >环保推荐 >

广西环江土壤修复见成效 植物救土壤重金属污染

来源:更新时间:2012-11-28

土地涵养万物,孕育生命,被誉为人类的母亲。然而,近年来,伴随我国工业化快速发展,土地不断遭到各种污染的伤害。据了解,因重金属造成的水源和土壤污染已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食品安全、百姓健康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国家无田不富,百姓无田不福。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土壤污染给农业带来了严重威胁。受污染的耕地能否起死回生?农民作为土地修复的真正实施者,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土地修复得以顺利进行?近日记者实地考察了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县的“大环江河流域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工程项目”实施基地,探寻这些问题的答案。

■洪水引发尾矿库污染

□良田变得寸草不生

来到项目所在的环江县大安乡土壤修复技术示范基地,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片片茂密的玉米地。齐刷刷的红麻长得像树一样高,东南景天的幼苗也给土地重新铺上了绿色。然而10年前,这里却曾因一场洪水引发了尾矿库污染,近万亩良田寸草不生。

2001年6月10日,大环江上游遭遇百年一遇的暴雨,导致尾矿库被冲垮。历年沉积的废矿渣随洪水淹没两岸,大量酸性物质和重金属将两岸万亩良田尽毁。据当地农民回忆,当时洪水过后,土地“硬得用铁锹都插不进去”。环江县洛阳镇、大安乡、思恩镇3个乡镇有5100多亩农田受到严重污染,24处地区重金属超标,4000多亩农田受到不同程度污染。昔日良田变得寸草不生,沿岸农民一夜成了失地农民。

灾害发生后,环江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立即组织环保、农业、国土等部门和灾区乡(镇)人民政府等单位组成联合调查组深入灾区进行实地调查,开始了漫长的土壤修复探索和尝试之路。调查发现,受污染的土壤硫铁含量高、土壤酸性强、重金属活性强;土壤养分严重流失导致土壤板结;同时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反酸现象,使农作物成活率低、生长慢、品质低下,部分农作物歉收甚至绝收。

2005年1月,中国科学院派出了地理所环境修复中心主任、我国污染土壤修复领域的重要学术带头人陈同斌博士带领科研团队来到环江开始研究修复方案。2006年1月,研究团队基本查清了污染现状。又经过4年努力,开发出适合当地的修复模式。

2011年,在环境保护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环保厅支持下,环江县人民政府和中科院地理资源所共同实施了“大环江河流域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工程项目”。这项工程是我国修复面积最大的污染农田治理工程,也是土壤修复行业第一个国家级产业化示范工程。

■修复植物与农作物间作

□去除污染保收益

植物修复是农田污染治理的重要技术手段,具有永久性去除污染、不产生二次污染、修复成本低等优势。而且间作修复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不破坏土壤性质,适用于大规模的农田修复,修复后生产的农产品产量和质量都显著提高。

“大环江河流域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工程项目”正是广泛采用了这一技术。如今项目已修复重金属污染农田1280亩,占总污染土壤的10%,其中核心示范区293亩,推广区987亩;项目涉及思恩、洛阳和大安等3个乡镇、7个自然村,修复后的农田收成率达到正常农田的90%。

在初步修复后的农田里,记者看到蜈蚣草与桑树种在了一起、红麻底下就是东南景天。桂林理工学院宋波教授介绍说,这是超富集植物—低累积经济作物间作模式。将超富集植物与农作物间作,超富集植物去除土壤重金属,促进农作物正常生长,保障其品质安全,具有生产和修复同期进行,成本低、环境友好和无二次污染等特点。

据介绍,蜈蚣草可以大量富集污染土壤中的砷、铅等重金属。早在1999年,陈同斌课题组发现了世界上第一种砷的超富集植物——蜈蚣草,其砷富集能力是普通植物的20万倍。而东南景天对土壤中的镉和锌具有很强的忍耐、吸收和积累能力。通过种植这两种超富集植物,可减少污染农田中重金属含量。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刘珍贵博士说:“我们利用超富集植物蜈蚣草、东南景天富集土壤中的重金属,并将其转移、贮存到植物地上部,通过收获植物地上部大量带走重金属,以达到净化土壤的目的。同时我们结合当地农民的耕种习惯,将修复工作与当地的经济作物种植结合起来。这样既提高了修复效率又保障了农民收入,同时也更利于修复技术推广。”

经过近两年修复,污染农田的农产品产量和质量显著提高。修复基地产出的桑叶和蚕丝的重金属含量均符合相关标准;玉米、水稻和甘蔗平均增产154%、29.6%和105%。

除了采用植物间作修复技术,陈同斌博士带领的科研团队还研发建立了超富集植物收获物的安全处置装置。通过添加重金属固定剂,对收获的超富集植物进行安全焚烧处理,焚烧后的残余物进行危废填埋处置,或者提取有价金属。处理过程安全、高效,经过处理的烟气中砷等重金属含量低于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超富集植物减容率可达92%~95%。同时,采用蚕粪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技术,解决了修复产业中潜在的二次污染问题。

为了更好地修复受污染土壤,项目还采用了化学方法,如活化剂、钝化剂等,以辅助植物修复。施用活化剂能让土壤中的重金属活跃度,尽可能多地被蜈蚣草和东南景天吸收;施用钝化剂降低重金属的活跃,让它们尽可能少地被农作物吸收。钝化与活化每年间隔使用,在尽量降低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同时,保障了当地农民的生产逐步得到恢复。

■指导农民掌握修复技术

□政府主导农民参与

有了好的技术,还要有效应用。农民是农田土壤修复工作的真正实施主体,要让他们掌握修复技术,培训是关键。

环江县多次邀请土壤修复专家对县技术人员进行培训。2012年2月,环江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项目相关工作人员赴南宁参加广西大学农学院举办的东南景天种植技术培训班。

回到环江以后,技术人员分组分片进入项目村屯,采取室内培训与田间地头现场培训等方式对农民进行培训,向农民讲解治理重金属污染农田的重要性、土壤修复技术植物萃取、植物阻隔、间套作修复模式和化学修复等技术要领及作用。

春耕时节,项目办工作人员一早就来到大安乡下板六核心示范区。为了抓紧春耕的宝贵时间,他们把农民培训工作方式从室内转向地头。现场详细讲解了“农家肥对重金属污染土壤改良效果以及施用方法”和“重金属超富集植物与农作物间套种技术”。地头现场培训直观易懂,深受农民欢迎。

环江县政府还抓住东桑西移有利时机,积极引导当地农民在修复后的农田扩大桑蚕种植面积,缩小玉米和水稻的种植规模。其中桑树面积达896亩,每亩年产叶量3301.2公斤。每张蚕种产茧量39.2公斤,项目区两年的桑蚕茧产量达335.2吨。农民卖茧收入约1340.8万元,解决了1.2万人的温饱问题,农民重新得以在自已的家乡安居乐业。

据介绍,项目目前共培训农民累计15880人次,发放项目有关宣传资料16760份。培训提高了农民对重金属污染危害的认识,使农民掌握更多的修复技术方法,为项目的深入实施和全面推广提供了技术保障,培训了一支能够实施农田土壤修复工程的农民队伍,走出了一条地方政府主导、科研单位技术支撑、农民主动参与的环境治理保护新模式。

热点图文

“零废弃”婚礼引领新风尚
“零废弃”婚礼引领新风尚
环保志愿 | 我文明,我环保,我为港城平安站“大岗”!
环保志愿 | 我文明,我环保,我为港城平安站“大岗”!
美的创始人捐60亿做慈善
美的创始人捐60亿做慈善
第二届中国海洋公益论坛在深圳开幕:让更多人认识海洋
第二届中国海洋公益论坛在深圳开幕:让更多人认识海洋
大漠隐士,一生隐于敦煌
大漠隐士,一生隐于敦煌
第二届中欧校友商道论坛
第二届中欧校友商道论坛
食品安全科普创新公益大赛正式启动
食品安全科普创新公益大赛正式启动
看!这就是未来的生活
看!这就是未来的生活
本站部分图片和新闻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版权所有:中 华 环 保 宣 传 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