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华环保宣传网
推进河流湖泊水生态治理 环保大罚单企业要读懂信号 绿债市场发展提速 局部风险仍需警惕 发展循环经济治理畜禽养殖污染 用市场政府“两只手”推动绿色技术向前 民法典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 车主去车检,会有哪些变化?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观的哲学思维 每年一个“怀柔水库”是如何攒下的? 宁夏将组建三级环境应急救援体系 全球塑料循环体系演化与我国的应对策略 建立实体性与程序性统一的公众参与制度 四川发布“四川省总河长1号令” 廊坊精准管控移动源污染 筑牢国家生物安全制度底线 用制度建设破解治污攻坚难题 夯实责任,有力推进依法治污 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环境部:一季度水质优良断面比例同比上升 依法经营是企业应守底线 雨儿胡同成功改造的积极启示 绿色土地整治构筑生态屏障 抓紧行动迎接新《水污染防治法》实施 云南发布新物种新记录种名录 严重的环境污染是否会限制经济增长? “向污染宣战”关键是落实 把绿色低碳发展纳入宏观经济治理 破除“自留地”思想影响 营造“亲清”政商关系 吉林省辽河流域8个国考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 政策制度的建立和落实要增强协同性 治污要激活村级组织“末梢神经”功能 核行业需持续推进核安全文化建设 石家庄成立生态环境保护指挥中心 专业措施实现对雾霾的最快、最有效控制 光伏行业该正视“皇帝的新装”了 践行生态文明思想 精编海洋空间规划 沈阳划定137个单元分区管控生态环境 山东3年基本完成农村黑臭水体治理 “十三五”时期海南新造红树林1.2万亩 烧烤摊也是治理的考场 防治外来物种入侵 保护生物多样性 污染企业当河长 监管还须做龙王 让新环保法成为劈向污染的“利剑” 推进中非环境合作 促进可持续发展 全球气候治理仍是进行时 生态红线重在严守 发挥环境保护对经济的优化作用 养成绿色生活方式,留住美丽乡村 为美好生活“留白增绿” 推进碳金融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您的位置:首页 >环保百科 >

推进河流湖泊水生态治理

来源:学习时报更新时间:2020-11-25

在山水林田湖草组成的生命共同体中,水是最重要的因子和要素,是生态、生产、生活的命脉。推进河流湖泊的修复与保护,实现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环节。当前,我国河流湖泊治理与保护还有待加强。

一是水生态监测体系建设相对滞后。从我国各地环境、水利部门的情况看,虽然在水文、水环境要素等方面已经开展了常规监测,部分省份也开始了水生态试点监测,但水生生物监测与调查以及生物生存环境评价,诸多项目还是研究性的,没有形成常规的水生态监测站网和评价标准,水生态监测体系很不完善,还没有建立全面、统一的江河湖(库)水生态系统评估体系,配套的水生生物监测标准和方法也不完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未对水生态或水生生物指标做出规定或建议。生物监测能力基础薄弱、专业人员匮乏。河流及河岸带类型多样,给河流生态评估带来一定困难,生物多样性监测背景点位的选择、河岸带评估方法的建立、底栖生物多样性评价方法的优化等,是需要重点研究解决的技术难题。

二是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压力较大。长江流域部分地表水断面水质达不到功能目标要求,京杭运河等水系局部存在污染,太湖蓝藻持续呈现暴发态势,酸雨污染十分严重,一些深层次的污染成因分析和技术攻关有待加强。

三是区域污染防治协作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化。在涉及跨区域、跨流域、跨部门的污染防治问题处理上,区域间协商合作的机制还有待建立完善。比如,沪苏浙三省市近岸海域四类和劣四类海水占比达56.7%,有数据显示长江是近岸海域污染物的重要来源,急需在更宽的范围开展近岸海域污染协同治理。

有鉴于此,要持续深化美丽河湖行动,着力推进水体由水质改善为主逐步转向水质改善和水生态健康保护并重,也就要成为“十四五”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目标,惟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水由“净”到“美”。

加快建设江河湖(库)水生态监测体系。在全国选取合理的地点进行布点并开展监测试点、探索监测内容和方法,选择部分典型河流开展水生态监测试点工作,将浮游动物、底栖动物、鱼类、生物综合毒性等参数纳入监测范围,同时对布点、采样、监测、分析和评价等环节,探索相应的监测方法和实施规范,为开展水生态环境监测与应用提供示范经验。在监测试点的基础上,加快制定适应长江流域的水生态监测技术标准,明确各地水生生物监测与调查和生物生存环境评价的规范、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建立覆盖方案制定、布点采样、现场测试、样品流转、分析测试、数据审核与传输、综合评价、报告编制与审核签发等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推动监测方法及监测结果评价的标准化。充分利用并扩充现有的监测站,在有条件和必要的地点建设固定的水生态监测站点,构建与调查指标相匹配的水生态信息库,实现河流物理形态、河岸带、水文水质、水生生物、空间地理信息数据等各类调研与监测数据的管理和基本统计分析功能,为水生态保护和修复提供基础。

加强蓝藻协同防控。近年来,太湖水频繁倒灌进入环湖主要河道,严重影响“水十条”考核断面水质。要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国家战略高度,开展太湖流域综合治理、蓝藻系统防治以及南太湖蓝藻倒流防控,综合考虑太湖水倒灌对入湖河道的影响,科学确定入湖河道考核断面水质考核方式和考核目标。从蓝藻预警防控、氮磷控制、水生态修复、禁止鱼类恶性捕捞等各方面协同推进太湖蓝藻防治。

建立近岸海域污染协同防治机制。加快推进重点河口港湾陆海联动、江海联防的海洋环境污染综合防治机制,着眼近岸海域总氮总磷超标和富营养化严重问题,加强入海河流和溪闸氮磷排放控制,推进排海污染源规范化整治提升,控制海水养殖、海上作业、港口码头污染风险,完善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监管制度建设,推广船用低硫油、岸电设施、绿色修造船。完善近岸海域污染监测体系,加强入海排污口的信息化监管力度,提升海域环境监测预报能力。推进沿岸生态修复扩容,控制对滨海湿地的过度开发,保护重要滨海湿地资源。同时,加强长三角区域海洋法规制度的衔接,持续助推长江口、杭州湾等蓝色海湾整治。

提升水环境协同治理能力。加快生物综合毒性监测技术、遥感技术、流式细胞计数技术、鱼探仪技术等新技术在水生态监测中的应用及推广,利用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来改造传统的监测技术,提高监测的时效性,加强水生态评估技术研究,为河流湖泊保护规划与修复方案提供科学依据。加大跨区域环境科技联合攻关力度,围绕氮磷污染控制、蓝藻防治、江海联动标准对接等重点专题开展联合研究,建设重点行业治理示范工程,推广治理实用技术。加强水环境监测机构和队伍建设,开展全面系统的业务培训,提高专业技术素质。

建立和健全生态文化体系。充分发掘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理念和生态思想,开展包括水生态文明在内的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繁荣生态文明主题文化创作,培育和激发全体人民建设美丽中国的主体意识。支持和引导环保社会组织和志愿者队伍规范健康发展,完善公众监督、举报反馈机制,构建人机联动的“天眼”监控网络。推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高标准推进美丽河湖、美丽园区、美丽乡村、美丽城镇建设,开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新境界。

(作者系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

热点图文

治霾起争议,火电喊冤
治霾起争议,火电喊冤
治理塑料污染,中国有了“时间表”
治理塑料污染,中国有了“时间表”
严格水功能区监管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严格水功能区监管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超低排放扭转了“煤炭等于污染”的观念
超低排放扭转了“煤炭等于污染”的观念
用地方立法推动治理诉求形成良性互动
用地方立法推动治理诉求形成良性互动
法律保护对象应“关照”所有野生动物
法律保护对象应“关照”所有野生动物
主要污染物减排两三成
主要污染物减排两三成
工地围挡集体“穿绿衣”
工地围挡集体“穿绿衣”
本站部分图片和新闻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版权所有:中 华 环 保 宣 传 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