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华环保宣传网
垃圾分类与信用挂钩不妨一试 理性认识三年行动计划“收官” 保护臭氧层需积极应对替代技术挑战 抓进展更有效 因地制宜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 保障核电安全要做好“计划工作” 对屡查屡犯企业既要严惩也要帮扶 博物知美 加强生态保护修复 筑牢美丽中国根基 厘清职责共建美丽中国 全国人大环资委:建议加强环境教育内容研究论证 在督察执法中帮扶企业要注重宏观与微观辩证统一 野生动物保护要求更高了 治理塑料污染:需要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的强大合力 突出海洋自然保护地的整体性规划 填补国产卫星无法有效探测区域大气污染气体空白 执行环境管理制度的有效抓手 为跨界河湖治理取得突破建言献策 构建支撑乡村振兴的生态文化 发挥专家作用把脉问诊环境问题 修正《固废法》关于生活垃圾管理的相关条款 履行《公约》义务 参与全球气候治理 强化监管,才能实现无害化 “十四五”如何适应全领域监测要求? 推动多元主体参与合同节水 《流浪地球》何以动人 为什么移送公安要以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为前置条件? 环境空气臭氧标准传递实现有据可依 善生态补偿机制需打好“综合”牌 柴油货车治理需强弱项补短板 保护野生动物 中国持续发力 言出必行 诚而有信 形成治理塑料污染强大合力 实施排污许可制度 推动环境质量改善 医疗垃圾背后产业惊人,源头监管绝不能松 环境执法应坚持人文执法 用地方立法推动治理诉求形成良性互动 应优先考虑保护公众健康 系统精准施策 深入推动太湖治理 省钱事小,节约资源事大 为城市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减压 新固废法按下“加速键” 人类迫使动物习性改变甚至物种进化?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迎来深度洗牌 用好环境信用 助力绿色转移 地方落实“土十条”贵在因地制宜 京津冀统一标准可以减少多少VOCs? “垃圾清理挑战”传播了啥? 中国可再生能源市场为何屡被外企看好? 专家: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可逐步共享区域财税 “优等生”也有要补的课

您的位置:首页 >气候变化 >

垃圾分类与信用挂钩不妨一试

来源:中国环境报更新时间:2019-04-12

◆贺震

自今年3月15日起施行的《合肥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规定,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生活垃圾管理信用记录制度,依法将违反规定投放、收集、运输、处置生活垃圾的行为纳入诚信体系,按照规定予以惩戒。笔者认为,这是有效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一种有益探索,不妨一试。

随着人们生活和消费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也在与日俱增。为解决“垃圾围城”的困局,我国曾选择了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8座城市进行垃圾分类试点,但十几年过去,进展并不令人满意。

处理好城市生活垃圾,关系到人们生活环境的改善,关系到美丽中国的建设。干净、整洁、有序的城市,才是美丽、宜居、文明的城市。因此,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是一项必须做好的工作。推行垃圾分类制度,是保障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源头和基础。垃圾分类的水平,折射着社会文明程度和城市管理水平。

2017年3月,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发布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确定在北京等46个城市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之后,相关城市纷纷出台垃圾分类地方法规或政府规章,制定工作方案。除合肥外,江苏、浙江、厦门等多地出台的地方性法规或政府规章、工作方案,也都提出了将垃圾分类与个人信用挂钩的要求。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强。”当前,“信用”已经融入人们生产生活的各种场景。优良的信用,对个人和企业来说,都是值得信任和倚重的金字招牌。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将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与个人、相关单位征信挂钩,是值得一试的好办法。

将垃圾分类与个人信用挂钩,一下子将垃圾是否分类这等“小事”变成了关乎个人信誉的大事,有人可能觉得太小题大做。但现实来看,很有必要。美好环境靠大家努力,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按照规定分类投放生活垃圾的责任和义务。但长期以来,总有一些人不履行这项义务。为改变这一状况,许多城市在宣传与鼓励上采取了许多措施。“宣传+鼓励”的模式虽收到一定效果,但效果有限。实践证明,仅此还不够,对于那些缺乏自觉性的人,还要辅之以必要的“强制+处罚”手段。

从日本、德国等垃圾分类做得好的国家来看,除了居民素质高之外,这些国家之所以成功,还在于“宣传+鼓励”和“强制+处罚”两种手段的并用,而且是以惩罚性措施为主。改进我国垃圾分类推进模式,从鼓励到“宣传+鼓励”和“强制+处罚”并重,是一个必然选择。一个人的信用好差,并不是外在因素强加的,而由其自身的行为所决定的。将垃圾分类与信用挂钩,对做得好的是激励,对不按要求分类的才是一种惩罚。由于信用联动惩戒具有跨部门、跨领域的广泛性,因而这种惩罚将影响个人的升学、就业、高消费或企业的信贷、申请行政许可、扩大再生产、政府采购投标等,这就必将倒逼每个居民与单位都自觉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从而形成垃圾分类新风尚。

当然,有了好的理念,还需要建立一个科学、具体、可行的操作层面的制度设计,需要建立源头追溯的大数据系统,以保证垃圾分类与个人信用挂钩的举措落到实处,切实见效。

热点图文

为跨界河湖治理取得突破建言献策
为跨界河湖治理取得突破建言献策
医疗垃圾背后产业惊人,源头监管绝不能松
医疗垃圾背后产业惊人,源头监管绝不能松
系统治水助力水质长效持续改善
系统治水助力水质长效持续改善
钢铁行业如何实现有效减排?
钢铁行业如何实现有效减排?
连云港拆解石梁河水库“三无”采砂船1600余艘
连云港拆解石梁河水库“三无”采砂船1600余艘
晋江出台重点行业监管服务方案
晋江出台重点行业监管服务方案
深圳一河水变墨汁:村民河边种菜 污染严重不敢吃
深圳一河水变墨汁:村民河边种菜 污染严重不敢吃
湖北宜昌污水处理厂污水直排长江
湖北宜昌污水处理厂污水直排长江
本站部分图片和新闻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版权所有:中 华 环 保 宣 传 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