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华环保宣传网
以绿色发展力促进经济绿色复苏 加强生态环境治理,让农村又富又美 拥抱大数据时代 守护数字核安全 “十四五”规划应做好水文章 财政分权视角下的雾霾治理 用共享经济理念与模式促进国内发展阶段转型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全面绿色转型 共同推动民营企业走绿色发展之路 塑料污染治理是一场世界范围的持久战 “十四五”规划编制应密切关注三个趋势 河北衡水:重点大气污染物实行总量控制 用创新协调绿色理念推进产业升级 防治土壤污染 守护沃土良田 空气不达标 问责须提速 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淘汰落后产能不打折扣 绿色发展观念深入人心 杭州临安区自然生态资源一体化管理 长江经济带环境治理关键在于协同推进 落实环境政策推动国家主体功能区发展 “脱碳”倒逼绿色转型 长三角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挑战与建议 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建成 电动自行车应不应该上路? 别让“车虫”有机可乘 河北严格落实生态环境监管正面清单制度 环保大数据建设需抓住要害 中国温室气体排放快速增长局面基本扭转 协同开展“双评价”和规划环评,科学编制国土空间规划 紧盯目标任务 确保取得成效 江苏出台生态空间管控区域监督管理办法 以资本为纽带促进生态与市场对接 应对气候变化需把握环境与经济关系 以负面清单规范开发边界 为什么市场机制对环境污染没有约束力 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比重下降 新型污染物风险防范体系亟须完善 黄河全流域排查整治工作正式启动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以价格机制改革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提高碳减排市场化制度协调性互补性创新性 精准划定生态红线 要厘清四个关系 设立低排放区重在执法监管 别让停车场成为新的污染源 培育生态资源优势 发展乡村生态经济 生态红线划定要算长远账 激励更多干部担当作为 空气质量督查要走好五步棋 京津冀生态环境治理难在哪儿? 坚决对“洋垃圾”说不 积极推动水专项技术成果产业化发展

您的位置:首页 >社会民生 >

以绿色发展力促进经济绿色复苏

来源:中国环境报更新时间:2020-05-07

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正在逐渐显现。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预测分析,全球经济将在2020年出现负增长,世界各国经济增长率普遍大幅下调。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经济GDP负增长6.8%,一二三产业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其中第二产业减幅最大,同比下降9.6%,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最大一次单季降幅。经济下行将波及就业、保障、环保等社会民生领域,必须尽快加以应对。

值得注意的是,经济增长短期内的下降,以及中长期的不确定性,将大大加剧环境与经济之间的不平衡性,对绿色发展极为不利。联合国确定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SDG)包括17项目标,据笔者初步统计,其中13项都不同程度受到疫情的冲击和影响。

笔者认为,为了更好地应对不利影响,有必要着眼于重建环境与经济的平衡关系,对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时施策,以绿色发展力促进经济绿色复苏。

绿色发展涉及经济与环境两方面,其本质是实现二者的平衡发展,并保证地区之间协调发展。在经济、金融等多个领域受到疫情冲击而大幅下滑的情况下,生态环境也可能成为受到“次生冲击”的重点领域。

一是由于疫情冲击经济,造成经济下滑,进而冲击生态环境保护。表面上看,经济下滑似乎意味着各种污染物减少排放,有利于恢复生态环境质量,但实际上,经济下滑将打破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平衡关系,造成恶性循环。二是经济下滑将大大削弱社会经济在生态环境保护上的支付能力,这对急需“输血”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而言极为不利,绿色发展将在资金上面临更大缺口。三是能源和电力需求滑坡,导致传统能源供需失衡和价格下跌,这将改变石化能源和非石化能源的性价比,大大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机会成本,进而可能冲击气候变化应对进程。

暂时的经济下滑不会改变绿色发展的基本面,绿色发展仍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领域,是扭转环境与经济长期失衡、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之举。

当前,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失衡主要表现在生态环境质量的供需矛盾上。公众对生态环境质量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绿色发展成为中长期解决生态环境质量供需矛盾的必然选择。经济下滑增加了“灰色经济”卷土重来的风险,给生态环境保护带来很大不确定性,主要表现为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愈加困难,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和治理愈加困难,全社会防范和管理环境风险的能力愈加不足。在此关键时刻,只有坚持绿色发展,才能化解经济下滑造成的短期困难,杜绝走“灰色经济”回头路的可能。

从根本上讲,重视绿色发展有助于解决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结构性问题,包括发展方式粗放、效率不高、创新不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经济增长后劲乏力等。全社会应当思考,究竟应该怎么通过坚持更加科学的绿色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丰收。

第一,疫情冲击了经济增长,也带来了结构调整的契机。有迹象表明,经济结构正在加速绿色转型,尤其是在线经济、非接触经济等新产业形态的异军突起,大大拓宽了经济绿色增长的空间,为坚持绿色发展提供了可能。

第二,疫情的发生给全社会上了一次生动的绿色发展体验课,促使全社会反思过度追求速度和规模的发展模式。这无疑有利于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更加重视绿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为在疫情冲击下仍然坚持绿色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三点最为关键。经过长期努力,绿色发展理念已经得到广泛认同,“四梁八柱”体系逐渐建立并成熟,使得恢复经济常态化的政策措施完全有条件与绿色发展相结合,实现“绿色+”的经济复苏模式。值得注意的是,就在疫情期间,国家发布了两个与绿色发展有关的重要政策:一是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从生态环境治理角度直接落实和提升绿色发展的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建设,这不仅是对过去几年开展的绿色发展实践的总结,更是在总结基础上将绿色发展制度化。二是大力推动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和数据五大要素的市场化配置改革,有助于解放生产力,推动林地、农地、草地、山地等基础生产要素的“生态确权”,将全面激活实现绿色发展所亟须的生态产品市场活力。

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节点,应该继续坚持绿色发展,开展更加深入的探索,推动实现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绿色发展,重点是更好地将市场化机制引入绿色发展进程。

一是建立基于市场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机制。绿色与经济的真正融合离不开生态环境的经济属性,其中最重要的,是各种产品和服务中的生态环境价值必须找到市场化的转化机制,也就是找到能够为市场所承认的出口。

二是推动生态环境信息的公开透明。绿色发展与市场化机制结合,离不开完整而准确的环境信息。有必要实行更加强制的环境信息披露和识别制度机制,将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的环境信息对公众公开。

三是全面实施环境风险管理。在风险管理中引入绿色保险等市场化机制有助于提高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实践证明,绿色保险开展较好的地区,公共环境风险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较低。同时,绿色保险还可以大大减少政府在环境风险管控中的投入。

四是推进绿色发展的区域一体化进程。绿色发展对区域发展的一体化程度提出较高要求,包括环境污染的联防联控、生产消费统一标准、增长动力有机协调等,有必要深入探索实现绿色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

五是推动货币财政等刺激政策的绿色化。经济下行必然催生经济刺激计划和政策,包括发放消费券、启动新基建、创造流动性等。有必要开展经济刺激政策的环境影响评估,最大程度上降低经济复苏的环境代价,最终实现经济的绿色复苏。

热点图文

重污企业,搬还是不搬?
重污企业,搬还是不搬?
提前预警 效果几何
提前预警 效果几何
南方集中供暖,“大锅饭”没那么好吃
南方集中供暖,“大锅饭”没那么好吃
摸清污染源家底 防控环境风险
摸清污染源家底 防控环境风险
控制农业源氨 污染能降几何?
控制农业源氨 污染能降几何?
黑烟车智能监控识别系统全天候监控
黑烟车智能监控识别系统全天候监控
上海松江局执法大队现场处理废气扰民问题
上海松江局执法大队现场处理废气扰民问题
“双随机”执法检查覆盖疫情防控期
“双随机”执法检查覆盖疫情防控期
本站部分图片和新闻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版权所有:中 华 环 保 宣 传 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