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华环保宣传网
“十四五”规划应做好水文章 财政分权视角下的雾霾治理 用共享经济理念与模式促进国内发展阶段转型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全面绿色转型 共同推动民营企业走绿色发展之路 塑料污染治理是一场世界范围的持久战 “十四五”规划编制应密切关注三个趋势 河北衡水:重点大气污染物实行总量控制 用创新协调绿色理念推进产业升级 防治土壤污染 守护沃土良田 空气不达标 问责须提速 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淘汰落后产能不打折扣 绿色发展观念深入人心 杭州临安区自然生态资源一体化管理 长江经济带环境治理关键在于协同推进 落实环境政策推动国家主体功能区发展 “脱碳”倒逼绿色转型 长三角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挑战与建议 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建成 电动自行车应不应该上路? 别让“车虫”有机可乘 河北严格落实生态环境监管正面清单制度 环保大数据建设需抓住要害 中国温室气体排放快速增长局面基本扭转 协同开展“双评价”和规划环评,科学编制国土空间规划 紧盯目标任务 确保取得成效 江苏出台生态空间管控区域监督管理办法 以资本为纽带促进生态与市场对接 应对气候变化需把握环境与经济关系 以负面清单规范开发边界 为什么市场机制对环境污染没有约束力 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比重下降 新型污染物风险防范体系亟须完善 黄河全流域排查整治工作正式启动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以价格机制改革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提高碳减排市场化制度协调性互补性创新性 精准划定生态红线 要厘清四个关系 设立低排放区重在执法监管 别让停车场成为新的污染源 培育生态资源优势 发展乡村生态经济 生态红线划定要算长远账 激励更多干部担当作为 空气质量督查要走好五步棋 京津冀生态环境治理难在哪儿? 坚决对“洋垃圾”说不 积极推动水专项技术成果产业化发展 广东“一张图”管理建设用地土壤环境 产业园区环评管理改革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建议 开辟创新实践“两山”理念的新境界

您的位置:首页 >环保人物 >

“十四五”规划应做好水文章

来源:中国环境报更新时间:2020-06-16

在“十四五”规划中,应开启建设跨行政区域协调平台的相关工作,打造流域综合治理议事平台。

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已经成为水治理的三要素,如何将水的问题处理好,事关生态文明建设全局。

当前,各地相继进入“十四五”规划前期研究阶段。笔者认为,强化水资源保护、优化水资源配置、修复水生态环境,是“十四五”规划中亟须研究的课题。

首先,把握好延续性和长远性。“十四五”规划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要承接“十三五”时期没有完成的工作,又要面向未来提出前瞻性的工作内容。对以往未完成的目标任务或指标,不能弃之不管而应分析未完成的原因,解决好延续性的问题。在着眼长远方面,应面向2035年这一现代化阶段目标,与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京津冀协同、长江大保护等国家战略有机结合。

具体而言,水流域牵涉上下游、左右岸等多种问题,重要干流兼具航运功能和保障饮用水水源的功能,上下游可能由于行政区域划分,导致管理权限、功能区定位不同。在“十四五”规划中,应开启建设跨行政区域协调平台的相关工作,打造流域综合治理议事平台。

此外,应综合地区的人口、产业、科创等开展专项规划,如在供水方面,考虑新引入企业、新导入人群、人口密度上升等因素,对新增人群活跃区域提前留有备用水源、污水处理能力空间等;在排水方面,综合海绵城市建设、消黑除劣行动等项目统筹河湖管理、地下管网建设等。还要考虑水系之间的互联互通问题,形成足够强的水动力,这还会涉及水权分配、生态补偿等问题。这些应进行储备研究,指导后续规划编制。

其次,统筹差异性和均等化。由于各地水系走向、地形地貌不同,区域发展程度、人口聚集情况等不同,土地红线、水系蓝线等存在交错重叠的情况。因此,在水务规划中,应充分考虑城乡不同地域间供水、排水、水利设施的规模、走向、选址等存在的差异性,将集中化处理和分散式处理相结合。农村地区的供水、污水处理、河道生态建设等需要考虑其财力支持情况。在城市水务规划中,资金支持、技术指导、日常管养等应有意识向薄弱地区倾斜,避免资源过度集中的情况。

第三,重视经济性和市场化。水务规划会涉及一系列大大小小的工程建设,俗话说“三分建七分养”,许多工程的管养费用较高。在“十四五”时期,应该考虑每项工程的经济性是否合理。比如,建设江堤海塘的标准,各地是否需要统一;市政道路地下管网与小区内地下管网是否需要采用同样的材质等。尤其是在财政收入趋紧的时候,更需要精打细算。基于此,需要有意识地引入市场化手段,让能够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的企业介入水务工程中。在涉及水务工程的前期规划中,需要更多领域专家参与,可将涉及社区治理、地区发展、乡村振兴、金融创新等领域的学者观点引入,真正形成“跳出水务看水务”的综合性规划。

第四,寻求主动性和智慧性。水本身具有网络性,因此水务管理更需利用网络化思维进行精细化管理。面对洪水内涝、水体黑臭等情况,水务工作不应停留在被动建设和防堵工作上,而应该主动出击,变水害为水利。这需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搭建现代智慧水务平台,整合河道蓝线、道路红线、农田红线等内容,将已建成水闸泵站、水库管道的运行情况等进行可视化及时感应,对地下管网破损、内涝洪水等进行预警管理。

通过构建智慧河网、智慧湖网、智慧管网等,提升政府管理效率,也有助于提高设施的日常管养水平。比如,在水量调度方面,更应加快提升智能化水平,借助信息化手段提升水治理的智慧化水平。

热点图文

大气污染防治法该怎么修订
大气污染防治法该怎么修订
雾霾之下 也要记得对吸烟说“不”
雾霾之下 也要记得对吸烟说“不”
“塑战速决”不能只靠可降解塑料
“塑战速决”不能只靠可降解塑料
自然生态空间用途转化纳入制度安排
自然生态空间用途转化纳入制度安排
“十四五”如何适应全领域监测要求?
“十四五”如何适应全领域监测要求?
加大改革力度推进诚信监测
加大改革力度推进诚信监测
“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5G+无人机进入生态环境领域
5G+无人机进入生态环境领域
本站部分图片和新闻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版权所有:中 华 环 保 宣 传 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