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华环保宣传网
用创新协调绿色理念推进产业升级 防治土壤污染 守护沃土良田 空气不达标 问责须提速 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淘汰落后产能不打折扣 绿色发展观念深入人心 杭州临安区自然生态资源一体化管理 长江经济带环境治理关键在于协同推进 落实环境政策推动国家主体功能区发展 “脱碳”倒逼绿色转型 长三角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挑战与建议 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建成 电动自行车应不应该上路? 别让“车虫”有机可乘 河北严格落实生态环境监管正面清单制度 环保大数据建设需抓住要害 中国温室气体排放快速增长局面基本扭转 协同开展“双评价”和规划环评,科学编制国土空间规划 紧盯目标任务 确保取得成效 江苏出台生态空间管控区域监督管理办法 以资本为纽带促进生态与市场对接 应对气候变化需把握环境与经济关系 以负面清单规范开发边界 为什么市场机制对环境污染没有约束力 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比重下降 新型污染物风险防范体系亟须完善 黄河全流域排查整治工作正式启动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以价格机制改革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提高碳减排市场化制度协调性互补性创新性 精准划定生态红线 要厘清四个关系 设立低排放区重在执法监管 别让停车场成为新的污染源 培育生态资源优势 发展乡村生态经济 生态红线划定要算长远账 激励更多干部担当作为 空气质量督查要走好五步棋 京津冀生态环境治理难在哪儿? 坚决对“洋垃圾”说不 积极推动水专项技术成果产业化发展 广东“一张图”管理建设用地土壤环境 产业园区环评管理改革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建议 开辟创新实践“两山”理念的新境界 怎样形成生态环境大数据思维? 什么是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体系 北京印发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实施方案 遵循生态环境规律,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与水平 提升“两山”转化能力要有实招 排污权初始分配应遵循哪些原则? 化工园区水环境风险防控需强化 “动物温顺”不是稳当谋利的安全网

您的位置:首页 >土壤绿化 >

用创新协调绿色理念推进产业升级

来源:中国环境报更新时间:2015-11-19

◆魏庆

虽然我国产业在世界分工格局中处于重要位置,但仍存在产业发展水平低、集群效应不明显、结构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笔者认为,我国要将这些理念贯穿于产业发展始终,不断推动产业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向中高端升级迈进,构建高精尖产业体系。

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推动淘汰落后产能,划定新增产业红线

绿色是产业永续发展的先决条件,是维护生态平衡的迫切需要。我国产业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对高污染、高能耗、高水耗产业和生产工艺予以淘汰。

摒弃粗放发展模式,坚决淘汰落后产能。面对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资源利用枯竭的状况,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开始转变产业发展方式,减轻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并取得阶段性成果。改革开放30多年来,虽然我国产业已初步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但产业科技含量不高、结构布局不合理、产能过剩严重等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同时,受要素成本加大、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空间布局等限制,一般性产业的发展步履艰难,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模式难以为继,工业生产能效、水效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产能过剩严重、企业成本过高、房地产库存较大、融资结构不合理,是我国产业质量和效益亟待解决的难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绿色发展,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推进生产方式绿色化,加快发展朝阳产业。地方政府要彻底摒弃粗放式产业发展模式,坚决淘汰落后产能。要建立企业退出激励机制和配套政策,深化财税结构性改革,综合运用市场机制、经济手段、法治办法化解产能过剩。

划定新增产业红线,提高进入市场门槛。要对不符合功能战略定位的产业严格禁入,并对部分产业区域、规模和加工、工艺技术、生产环节及产品进行严格限制。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意见》明确要求,要做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的衔接,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提供基本遵循。政府必须明确新增产业和功能的底线,通过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提高新增产业的科技含量。

树立创新发展理念,推动一般性产业向高精尖转型

创新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动机和动力源。目前,我国产业创新能力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不健全,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短板。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产业升级转型的着力点,加快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一般性产业向高精尖转型。

技术改进,就地升级。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必须激发企业创新能力,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广新型孵化模式,鼓励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空间,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传统产业是新兴产业发展的助推器,如果将其注入新技术、新管理、新模式,就会焕发勃勃生机。企业要确立品牌、原创、升级理念,建立创新激励机制,加强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地方政府要扶持企业创新,支持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引导产业向分工细化、协作紧密方向发展,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要坚持以企业自主创新为主体,以科研院所思想创新为先导,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构建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着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

异地转移,拓展空间。企业要立足区域协同发展,着力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率,坚持产业协调融合发展,对不符合功能战略定位、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采取异地转移,拓展区域发展空间。借助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有利时机,发挥城市群功能辐射作用,形成不同类别产业集群。

树立协调发展理念,推进产业融合对接协作

产业融合与协调发展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如农业与工业和服务业的融合,制造业服务化和制造业信息化是制造业创新驱动发展的源泉。因此,“十三五”期间,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线应强调产业融合协调发展。

建立协作机制,保障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机制是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的制度保障。各级政府要支持产业间战略合作和跨行业、跨区域兼并重组,提高规模化、集约化、集团化经营水平,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团。要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建立健全倒逼机制和激励机制,解决要素市场滞后问题,打破条块分割、消除隐形壁垒,尽快建立以承接产业转移园区、产业聚集区为支撑的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产业协同发展机制,确保产业转移落地生根,消除企业转而致死的后顾之忧。具体操作层面,可借鉴伦敦城市群、东京都市圈经验,建立疏解转移有激励、落地新城有优惠、产业对接有支持的协作机制。

搭建承接平台,助力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平台是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的有力支撑。归根结底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是以企业为主导的,政府必须加强引导,推进平台建设,营造承接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的良好环境。搭建承接平台,搞好产业结构分工与计划衔接是根本。如京津冀以《京津冀规划纲要》为依据,出台了各自实施方案和支持政策,明确了路线图、时间表。

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结构决定功能,对接决定融合的深度。要加快区域产业结构调整,针对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即将转移到中西部地区,北京城六区部分产业向河北、天津转移的不同禀赋特点,承接单位应坚持同构性的产业相互融合的原则,注重增强产业间生产方式、工艺技术的联系,注重承接产业与原有产业的结构互补,提高区域产业集聚度。同时,应结合区域产业发展的差异,发挥各自优势,确立龙头产业、主导产业,强化产业内容对接、创新成果对接、创新技术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挂钩对接,打通产业相互不同质的瓶颈。政府应减少部门垂直管理带来的产业融合障碍,通过促进产业间的技术融合、工艺模式融合和政策对接,促进产业内部的协调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电建集团

热点图文

源头分类可有效降低垃圾处置成本
源头分类可有效降低垃圾处置成本
打赢蓝天保卫战要推进科技创新
打赢蓝天保卫战要推进科技创新
中国对塑料垃圾再出重拳
中国对塑料垃圾再出重拳
助力生态文明 推进健康中国
助力生态文明 推进健康中国
保护生态环境,提升游园体验
保护生态环境,提升游园体验
上海徐汇区“一体化”执法破解监管难题
上海徐汇区“一体化”执法破解监管难题
北京开展垃圾分类现场督查
北京开展垃圾分类现场督查
泰安市大气污染防治不力问题频发
泰安市大气污染防治不力问题频发
本站部分图片和新闻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版权所有:中 华 环 保 宣 传 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