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中华环保宣传网
污染治理“走捷径”只能“入歧途” 我国绿色金融实践经验值得总结推广 空气污染又有了新罪状 共享快递盒是行业转型的一着棋 建设生态文明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买个切菜墩,也得留点心 讲究方式方法,精准科学依法治污 针对舆情精准施策 广东今年首季度生态环境质量保持稳定 加快完善草原可持续有效生态补偿机制 生态红线落实落地要看执行力 乡村全面振兴,必须守住农耕文明之魂 保护长江是一场持久战 安徽扎实推进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 神农架机场勿在质疑中前行 环境保护促进经济增长的四种途径 新华网评:保持高压态势,像反腐一样治霾 水环境治理要注重流域系统控制 正确把握生态文明建设六个关系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治污变废为宝得“第三方”投入 环评报告岂能若有似无 政策执行要讲究“窗口期” 合肥建成安徽最大雨水调蓄池 “好”“少”“全”“消”是要诀 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绿水青山 当前环境与经济发展形势及其对策建议 系统构建我国土壤生态环境规划与政策体系 坚持陆海统筹,加强流域海域系统治理 生物多样性:实施大范围保护 从环境经济角度看疫情防控 生态环境大数据驱动管理转型 整合优化自然保护地应尊重历史、实事求是 推进绿色发展国际科技合作 “十四五”推动形成绿色消费和生活方式的政策建议 推进绿色发展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保护耕地质量也要划红线 抓好黄河大保护就要奔着问题去 重点流域规划编制务求搞清“四个在哪里” 以系统思维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 国家公园如何兼顾生态保护与社区福祉 如何看待当前及未来生态环境保护形势?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路径 精细规划确保空间均衡发展 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 运用产业链思维治理中小企业 深圳盐田区实施区域空间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改革 民法典成为绿色金融建设新起点 加强危险废物监管 切实防范环境风险 农业标准化是遏制面源污染关键所在

您的位置:首页 >气候变化 >

污染治理“走捷径”只能“入歧途”

来源:中国环境报更新时间:2017-08-09

“走捷径”的最大结果,是收获了看似冠冕堂皇的环保“成绩单”,但实质上环境质量没有彻底改观,环境污染状况没有真正得到改变。

◆许朝军

中央第一环保督察组日前向天津市反馈督察情况时指出,天津市一些地区工作导向存在偏差,滨海新区、武清区“走捷径”,影响十分恶劣。笔者认为,这种“走捷径”之举带来的后果只能是“入歧途”。

治理环境污染是一项艰巨的工程,需要久久为功才能见到效果。对于一些污染严重区域,更需要痛下决心,采取过硬的措施,方能取得治理污染的初步成效。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党和国家才一再出重拳、采取过硬措施,坚决打一场污染治理攻坚战。但即使这样,仍有一些地方在治理污染方面“走捷径”,比如在监测站周边区域控制交通流量、增加水洗保洁次数等。这些做法确实可以让监测数据好看一些,但实质上空气质量却没有根本变化。

可以这么说,“走捷径”的最大结果,是收获了看似冠冕堂皇的环保“成绩单”,但实质上环境质量没有彻底改观,社会公众环境满意度没有根本提升,环境污染状况没有真正得到改变。从工作落实和务实为民、实事求是的作风建设角度而言,这种“走捷径”其实就是一种彻头彻尾的“入歧途”。

治理污染“走捷径”,其本身也是环境整治的“入歧途”。治理污染的根本,就是最大程度消除污染源,降低污染危害,实现青山绿水的绿色发展目标。这背后容不得丝毫的弄虚作假和虚与委蛇,来不得半点麻痹大意和敷衍塞责。否则不仅仅是没有遏制住污染的增量,反而是对污染的放任,以及对落后生产生活方式的无形纵容。在目前绿色发展理念尚未得到根本确立的情形下,采取“走捷径”的方式治理污染,这不仅仅是工作作风和方式方法的“入歧途”,更是治理工作的“入歧途”,不仅无法达到阶段性的治理目标,更为环保攻坚战的推进制造了人为的障碍和负面影响。

导致治理污染“走捷径”的原因并不复杂,比如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认识不到位、当前治理污染责任机制不完善、污染治理评价考核体系自身存在缺陷等。要想根治治理污染“走捷径”,还需对症施治,下猛药治顽症。

首先,要严格环境治理考核问责机制建设,让环境治理成为考核评价基层政绩和履职成效的高压线,从根本上调动基层党委政府尤其是主要负责人的责任意识,消除消极应付、迎检过关的思想。

其次,要强化环境治理成效评价的阳光监督。一方面,要完善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评价的阳光公开机制,公开评价考核过程和结果,接受社会评价质询和监督,确保各类针对环境污染治理的监督检查公开公正,杜绝虚与委蛇、欺上瞒下的“走捷径”行为。另一方面,要让公众监督地方污染治理成效,治理效果如何、环境质量如何,公众最有发言权。如果公众都能积极参与进来,哪里还会有专门为应付督察和检查考核的“走捷径”之举呢?

热点图文

在“绿色基底”上绘制缤纷发展图景
在“绿色基底”上绘制缤纷发展图景
领跑者,跑出环保新标杆
领跑者,跑出环保新标杆
为跨界河湖治理取得突破建言献策
为跨界河湖治理取得突破建言献策
医疗垃圾背后产业惊人,源头监管绝不能松
医疗垃圾背后产业惊人,源头监管绝不能松
系统治水助力水质长效持续改善
系统治水助力水质长效持续改善
钢铁行业如何实现有效减排?
钢铁行业如何实现有效减排?
连云港拆解石梁河水库“三无”采砂船1600余艘
连云港拆解石梁河水库“三无”采砂船1600余艘
晋江出台重点行业监管服务方案
晋江出台重点行业监管服务方案
本站部分图片和新闻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版权所有:中 华 环 保 宣 传 网